2025 5 12 葡萄牙 辛特拉宫 佩纳宫 摩尔人城堡

太平洋岛国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旅馆离辛特拉市政厅很近,每次进出都能看到美丽的辛特拉市政厅。市政厅应该属于哥德式和文艺复兴式的结合。哥德复兴风格起于十九世纪后期,保留了哥德风格的尖塔,但尖塔的功能,装饰性大于结构性。带有<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艺复兴浪漫主义情怀。常用于</span>19世纪后的城市公共建筑如大学或市政建筑,</p> <p class="ql-block">辛特拉宫是葡萄牙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纪皇家宫殿,从15世纪初到19世纪后期或多或少有王室连续居住。</p> <p class="ql-block">高33米的双锥形烟囱是它的标志,辛特拉的每个角落都能看见那二个白色的烟囱。</p> <p class="ql-block">辛特拉宫的建设风格融合了哥特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和文艺复兴风格,1995年被列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摩尔时期(8-12世纪)摩尔统治者在那儿建宫殿。1147年,葡萄牙开国国王 阿方索·恩里克斯收复辛特拉,宫殿成为王室财产。 历代帝王修建增建辛特拉宫。1910年 ,葡萄牙革命。末代王后 玛丽亚·皮亚流亡国外,宫殿成为国家博物馆。 1755年 ,里斯本大地震, 部分损毁,按原貌修复。 </p> <p class="ql-block">栱型的门,五彩的景</p> <p class="ql-block">若昂一世国王和兰开斯特王后菲利帕的宫殿大厅。直到19世纪,这里一直是朝臣集会、举办宴会、音乐晚会、公共招待会、宗教盛宴甚至葬礼的地方。1755年的地震摧毁了部分墙壁和天花板,但不久后就重建了。</p> <p class="ql-block">天鹅厅是皇宮中最大且最重要的宴会厅,用于皇家宴会与外交接待。因天花板以27個彩繪著天鵝的八角形木質面板裝飾而得名。每隻天鵝都戴著金色的王冠項圈,姿態各異、高貴優雅地憩息在自然的水草環境中。據說若昂一世的女儿公主伊莎貝尔<span style="font-size:18px;">喜愛天鵝。1430年,伊</span>莎貝尔远嫁法國,這個裝置寄託了父亲对女兒的思念之情。天鹅厅名字和天花板上的天鹅装饰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当时辛特拉由兰开斯特女王菲利帕直接管辖,属于所谓的“女王领地”。头戴王冠的天鹅是女王弟弟英格兰国王亨利四世使用的徽草。</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厅,建于16世纪以前,因其墙壁和天花板曾覆盖镀金装饰,象征王室的财富与权力而命名。</p><p class="ql-block">曾经是塞巴斯蒂安国王的卧室,也曾用接待高贵的客人。</p><p class="ql-block"> 如今镀金装饰已不复存在。现存装饰 有17-18世纪的银床。</p> <p class="ql-block">圆拱式的窗口</p> <p class="ql-block">皇宫小教堂,最初建于阿拉贡国王迪尼斯和伊莎贝尔统治时期(13世纪),但在阿方索五世国王(1432-1481)统治时期进行了改建和扩建,并在18世纪和19世纪进行了大规模改建,而墙壁上的装饰则在20世纪根据发现的碎片进行了修复。</p><p class="ql-block">穆德哈尔风格的天花板是葡萄牙现存最精美的范例之一。</p> <p class="ql-block">走廊窗外的山景,最高处的是摩尔人城堡</p> <p class="ql-block">中国厅里有中国艺术品,澳门参议院献给玛丽亚一世的 象牙宝塔陈列于中式房。</p> <p class="ql-block">厅</p><p class="ql-block">-摩尔风格,墙面覆盖平行管状几何瓷砖,</p> <p class="ql-block">喜鹊厅</p><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绘有 136只喜鹊,每只喜鹊叼着“Por Bem”(意为“出于善意”)的缎带。 </p> <p class="ql-block">徽章室;方形房间(每边长12米)占据了曼努埃尔一世国王于16世纪建造的塔楼的整个主楼层。八角形的穹顶(1517-1518年)上装饰着葡萄牙贵族家族的盾徽,顶部是皇家盾徽。徽章室墙壁上铺着葡萄牙特色青瓷砖,展现了18世纪的英勇场景。(见视频)</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贵族身份由72个最重要的家族的纹章代表。这些纹章的目的是确保个人能够通过其血统,即其祖先来识别自身。</p><p class="ql-block">曼努埃尔一世本人则通过其八个儿女的纹章来展示他的后代,而后者的纹章则在婚后完成。</p><p class="ql-block">他的先辈们,则通过其祖父杜阿尔特国王的功銘和社会地位。至于国王,他是最高裁判者,负责确保这一秩序的维护。</p> <p class="ql-block">1857-58年,佩德罗五世(1837-1861)在位期间,一些隔间被改造,以容纳国王和未来的斯蒂芬妮王后(1837-1859)。天花板上可见带有王冠和字母组合“PS”(佩德罗和斯蒂芬妮)的盾牌。当时,通往现在的曼努埃尔厅的门被封闭,为王后的卧室提供了必要的私密性。</p> <p class="ql-block">1860年至1880年间,斐迪南二世和埃德拉伯爵夫人的卧室。19世纪90年代初,该房间成为阿米莉亚王后的卧室。</p><p class="ql-block">辛特拉宫收藏了一件非洲黒紫檀木四柱天蓬床,那可是个宝。那张床是17世纪制作的床。非洲檀木,木质坚硬、纹理细腻,且具有深沉的黑色光泽,是当时欧洲贵族追捧的高档材料。 <span style="font-size:18px;">17世纪是葡萄牙海上帝国的鼎盛时期,非洲的木材、象牙等资源通过贸易进入欧洲,成为王室和贵族彰显财富的象征。那张床的</span>床柱和床框上饰有精细的雕刻,如几何纹样、植物藤蔓或宗教符号,反映了17世纪葡萄牙殖民时代与非洲、亚洲贸易带来的异域艺术影响。 </p> <p class="ql-block">玛丽亚一世卧室。玛雅丽亚一世,18世纪葡萄牙女王,因丈夫与长子相继去世而精神崩溃,被称为“疯女王”。红色丝绸床幔与床单象征王室权威。</p> <p class="ql-block">玛利亚·皮亚公主的梳妆室 </p><p class="ql-block">镜子是镀金的,门是彩绘玻璃门的。她是 最后一位居住在辛特拉宫的皇室成员,1910年革命后流亡意大利。 </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厅很特别很漂亮的。半室内半庭院,形成光影交错的静谧空间,适合避暑休憩。 中央有一座 16世纪白色大理石喷泉,水柱从墙面小孔喷出,形成清凉的水帘。 喷泉顶部装饰 镀金青铜海神雕像,象征大航海时代的探索精神。 室内天花板装饰,中心是创世神话,四角是四季春、夏、秋、冬的拟人化形象。边缘是希腊罗马神话场景,如海神波塞冬、狩猎女神狄安娜。墙面用青花瓷砖讲述众多葡萄牙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阿拉伯厅的镀金海神雕像。 </p> <p class="ql-block">议事厅。可能是给法官或国王顾问等人,设计一个豪华和庄严的环境。</p> <p class="ql-block">这是迪尼斯国王和阿拉贡“圣后”伊莎贝尔(13世纪)宫殿的其中一间房间,据说阿方索六世国王(1643-1683)在其晚年曾被囚禁于此,在此度过 9年软禁生涯,直至去世。这块陶瓷地板是整座建筑中最古老的地板之一(约1430-1440年)。</p> <p class="ql-block">私密的小隔间,用来存放珍贵的物品。</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p><p class="ql-block">阿方索六世(Afonso VI,1643–1683)是葡萄牙布拉干萨王朝的第二位国王,统治时期(1656–1683)充满政治动荡、军事胜利和宫廷阴谋。3岁时因高烧导致瘫痪和精神障碍,行为古怪,难以理政。 由母亲摄政。1662年,荷兰封锁里斯本,葡萄牙海外殖民地(如锡兰、孟买)被割让给英国作为联姻嫁妆。 1662年,权臣夺权,推翻摄政集团,掌控朝政。 重组军队,提升战斗力。1665年年,葡萄牙大胜西班牙,葡萄牙独立战争,阿方索因此获绰号“胜利王”,1666年,阿方索娶法国讷穆尔公主玛丽-法兰索瓦丝,但因其精神问题无法履行丈夫职责。 弟弟佩德罗,与王后私通,并联合贵族发动政变(1667年)。 阿方索被废黜,先是被软禁在亚速尔群岛7年,后转移至辛特拉宫关了9年直至1683年去世。 死因存疑。</p> <p class="ql-block">通过螺旋楼梯可抵达中央庭院,无需逐一穿过每个房间,即可进入若昂一世国王和菲利帕王后的宫殿。</p> <p class="ql-block">中央庭院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庭园</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厨房一角</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辛特拉宫,直奔佩纳宫。</p> <p class="ql-block">(网上照片)</p><p class="ql-block">佩纳宫,位于辛特拉山顶,以其色彩斑斓的外观和多元建筑风格闻名,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并入选葡萄牙七大奇迹 。最初是一座圣母小教堂。1493年葡萄牙国王若昂二世(João II)曾来此朝圣。 1511年,曼努埃尔一世(Manuel I)在此建造了一座圣杰若米修道院(Jerónimos Monastery)。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修道院严重损毁,仅剩教堂部分幸存。 </p> <p class="ql-block">1838年,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的丈夫费迪南二世(德国萨克森-科堡-哥达王子)买下废墟,决定将其改造成夏宫。 斐迪南是一个政治家,也是个艺术家。他擅长于蚀刻、陶器和画水彩画。费迪南二世希望建造一座媲美德国新天鹅堡的梦幻宫殿。 玛丽亚二世女王在佩纳宫完工前因难产去世,未能入住。 1869年费迪南二世再婚后,宫殿由其第二任妻子继承。1889年被葡萄牙政府收购,1910年革命后成为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佩纳宫是浪漫主义建筑的典范,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摩尔式、曼努埃尔式等多种风格。 </p> <p class="ql-block">佩纳宫的特色是鲜艳的色彩,红、黄结合,再加上蓝色的瓷砖和灰色的石材。</p> <p class="ql-block">红色是教会,黄色是国王。</p> <p class="ql-block">王室餐厅,原为修道院食堂,天花板保留 肋状拱顶,餐桌可容纳24人,陈列镀金餐具。 </p> <p class="ql-block">贵族大厅,很气派,很漂亮。72根蜡烛的镀金枝形吊灯,搭配日本和中国瓷器陈列。</p> <p class="ql-block">礼拜堂;保留原修道院的雪花石膏祭坛,15个壁龛雕刻基督生平场景。 </p> <p class="ql-block">绿色房间</p><p class="ql-block">这是佩纳宫中第一个拥有壁画装饰的房间,其壁画以绿色明暗对比法绘制,至今仍保留至今。这里曾是客厅的前厅。</p> <p class="ql-block">埃德拉伯爵夫人的更衣室。</p> <p class="ql-block">小教堂。</p> <p class="ql-block">豪华的餐厅</p> <p class="ql-block">吊灯</p> <p class="ql-block">1860年至1880年间,斐迪南二世国王的更衣室。1895年佩纳宫通水后,这里被改建为阿米莉亚王后的浴室。这间浴室也代表了当时木质装饰、瓷砖、英式马桶和盥洗设施的普及时期。</p> <p class="ql-block">宫廷侍从室</p><p class="ql-block">宫廷侍从室。宫廷侍从是由贵族成员担任的宫廷职位。</p> <p class="ql-block">壁龛</p><p class="ql-block">佩纳圣母修道院的原始壁龛,其墙壁和拱顶镶嵌着小石子、贝壳和瓷器碎片,内有圣杰罗姆的泥塑。</p> <p class="ql-block">在修道院损坏,这片狭小的空间一直被用作监狱,关押受罚的僧侣。后改建成了酒窖。如今可见的木质隔断厕所。</p> <p class="ql-block">钟楼,回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费迪南二世国王改建的咖啡厅。</p> <p class="ql-block">贵族楼</p><p class="ql-block">曼努埃尔修道院的上层最初被划分为十四个房间,由一条内部走廊连接。斐迪南二世将这些房间改建为带有拱形拱门的房间,作为他的私人住所,后来他与第二任妻子埃德拉伯爵夫人共同居住。1890年后,这一层由阿米莉亚王后居住,直至1910年。</p> <p class="ql-block">曼努埃尔二世布面绘画描绘了仙女和讽刺作品</p> <p class="ql-block">1860年至1880年间,斐迪南二世和埃德拉伯爵夫人的卧室。19世纪90年代初,该房间成为阿米莉亚王后的卧室。新摩尔风格灰泥装饰,另有17世纪的紫檀木天蓬床(17世纪)。</p> <p class="ql-block">阿梅莉亚王后办公室,陈列精致瓷器与洛可可书桌。</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小卧室,放着主人的画作,茶具和小台灯。</p> <p class="ql-block">佩纳宫有个200公顷的大花园,茂密的森林,幽静的小径。</p> <p class="ql-block">今天第三个景点,摩尔人城堡。</p><p class="ql-block">北非来的摩尔人曾统治葡萄牙五百年。1147年,阿方索一世在圣塔伦太阳门城堡偷袭一支摩尔人军队成功。此战后,他正式宣布自己为葡萄牙国王,象征葡萄牙的独立。 阿方索继续向南扩张。第二次十字军东征,阿方索攻䧟里斯本。阿方索𨘋请骑士团加入,以巩固边疆防御。 阿方索一世通过一系列对摩尔人的军事行动,不仅巩固了葡萄牙的独立地位,还大幅扩展了领土。他的征服为葡萄牙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基础,而里斯本的占领尤其关键,使其成为未来葡萄牙帝国的核心城市。阿方索的军事策略和外交智慧使葡萄牙成为伊比利亚半岛第一个完成“收复失地”的王国。辛特拉摩尔人城堡建于八-九世纪。城堡位于海拔420米的山脊上,可俯瞰整个辛特拉地区,并监视大西洋沿岸的敌舰动向。 在第二次十字军东征攻占里斯本,摩尔人城堡随后投降撤兵。</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爬了三个墩,来自万里长城之国的国民,浅试即回。下面还有活动。</p> <p class="ql-block">入住辛特拉的酒店时,前台给了张卡片,邀请住客参加明天傍晚6-7点,去另外一家酒店,听音乐,品葡萄酒。</p> <p class="ql-block">邀请来自于辛特拉馬莫里斯酒店,又名Sintra Marmoris Palace,该建筑最初是 19世纪 的一座私人庄园,由 阿尔维斯家族建造,作为他们的豪华住宅。 1974年葡萄牙革命期间,庄园曾被短暂废弃。后来家族成员返回并进行了扩建,以适应他们的生活需求。 2015年后,由于家族成员年迈,庄园被出售。2017年被改造成豪华酒店。</p> <p class="ql-block">我们回来的晚,又不知道那家酒店的位置,等我们到那儿,已经过了上半场。表演的是葡萄牙的法多音乐。法多音乐是葡萄牙的民间音乐,往往是-个歌手,两个吉他手,共同演出。那天演出的是位女歌手。虽然一句也听不懂, 但能感受到音乐所要表现的傷感、忧郁、惆怅和渴望。女歌手完全沉浸在歌曲所表达的情绪之中。</p> <p class="ql-block">院子里住着一对孔雀,孔雀妈妈生了三个小孔雀。</p> <p class="ql-block">  酒店有14000平方米的花园,我们走进去转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晚饭就在我们旅店的对面吃的。那天很冷,穿着在里斯本买的棉衣,再披上饭店准备的毯子,御寒。葡萄牙是南欧国家,没想到五月份还能那么冷。在波尔图就补冻了一次,在一家商场,买了二件棉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