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次在暑期去中国美术馆参观,因为天气炎热,想着平时那里都很安静,还能在平静的欣赏中,享受美的熏陶,便在中午前往。没想到一进门就感到冷气袭来,一层因正在布展无法参观,还有不少家长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打破了已往的平静。于是,我只好默默地直接上到五层去看墨韵文脉一一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p> <p class="ql-block">尽管因为布展,在这次展出的240件珍品中,我未能看到“绘塑同光”部分,只有缘参观了“书刻同辉”的展品,但是其展出前言的文彩令我顿时兴趣盎然一一</p><p class="ql-block">马家窑彩陶上神秘的刻划符号,闪烁着先民智慧的火花,昭示着汉字萌芽的雏形;秦公鼎上庄重的青铜铭文,镌刻着春秋肃穆的史实,是书写的规范与印记;汉简帛书中的率意笔势,记录着边塞将士的烽火狼烟、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字里行间流动着书写的生命力;隋唐写经的谨严风骨,以恭敬虔诚之心,体现着佛教文化与书法的艺术融合;明代肃府本《淳化阁帖》刻石,更如一座碑林,将张芝的龙蛇飞动、索靖的银钩虿尾、王羲之的中和遒逸、王献之的豪迈纵横,串联起刀锋、笔锋交融的书法图谱……这百余字就以汉字与书法的源流与演进,铺陈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从石碑到碑帖,再从印章到丝绸、纸张等上的文字,都似文明长河中的璀璨星辰,共同诉说着汉字书写从萌芽到成熟的转变,从实用到审美的转向。</p> <p class="ql-block">徜徉于有些幽暗的展馆里,真切地感受到:这些文物艺术珍品不仅以书法为载体呈现,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载历史记忆的</span>文明基因库,既书写着文化传承,又凝结着艺术之美,是铸就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纽带,亦是中华文明历久弥新的强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