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NADH由烟酰胺、腺嘌呤、核糖和磷酸组成,分子量约为709.4。它是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的还原态,在细胞内以特定的构象存在,这种结构赋予它独特的化学活性,使其能高效参与各种生化反应。NADH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这一特性对其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传递电子和氢至关重要。在细胞内复杂的生化环境中,NADH的结构稳定性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如温度、pH值和酶的作用等。但细胞内的微环境通过精细的调节机制,维持NADH的结构稳定,确保其正常功能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NADH的生成与代谢途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NADH主要在细胞的线粒体中生成,其过程与细胞呼吸密切相关。在糖酵解阶段,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此过程产生少量NADH。随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参与柠檬酸循环(又称三羧酸循环)。在这一循环中,丙酮酸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大量NADH和FADH2。这些还原当量携带的电子和氢,通过线粒体呼吸链(电子传递链)进行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驱动ATP的合成。这一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是细胞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每分子NADH通过氧化磷酸化可产生约2.5分子ATP,为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提供充足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除了细胞呼吸途径,NADH还可通过其他代谢过程生成,如脂肪酸β - 氧化、氨基酸代谢等。在脂肪酸β - 氧化中,脂肪酸逐步分解为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NADH和FADH2,进一步为细胞供能。NADH在细胞内并非一成不变,它与NAD+之间存在动态平衡。在氧化还原反应中,NADH可以将电子和氢传递给其他分子,自身被氧化为NAD+;而NAD+在接受电子和氢后,又可还原为NADH。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对维持细胞内的氧化还原稳态和能量代谢平衡至关重要。细胞内的多种酶参与调控NADH与NAD+的比例,以适应不同生理状态下细胞的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