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欧六国漫游三:从德国柏林到德累斯顿的时光印记

金山之光

<p class="ql-block">原创:金山之光</p><p class="ql-block">摄影:金山之光</p><p class="ql-block">出游:2025年4月27日</p><p class="ql-block">编辑:2025年7月15日</p> <p class="ql-block">我们继续着东欧六国的旅程,在领略了匈牙利的浪漫与波兰的厚重之后,春日的清晨阳光明媚,奔驰大巴正行驶在前往德国的公路上。</p> <p class="ql-block">德国位于欧洲中部,是欧洲经济的“发动机”之一,工业实力雄厚,汽车、机械制造等领域享誉世界,像奔驰、宝马等品牌早已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早先,领队发了一些关于世界宗教与欧州历史的照片在群里。一路上,领队侃侃而谈,为我们讲述了世界三大宗教——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渊源和发展关系,以及天主教、东正教和新教(基督教分支)的区别。</p> <p class="ql-block">从犹太民族因耶路撒冷被侵占而流落欧洲千年的历程,讲到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衰败;从希特勒纳粹法西斯为“振兴德国”而兴起,到1939年9月1日,德国以闪电战突袭波兰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提及了波兰的卡廷事件——苏联曾杀害波兰2万多名精英阶层,并长期嫁祸给德国,直到数十年后苏联解密相关历史档案才承认此事,这也成为波兰与俄罗斯结下历史恩怨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通过领队的讲述,我们得以了解德国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脉络:从神圣罗马帝国的兴衰,到两次世界大战留下的深刻印记,从犹太人在欧洲的命运沉浮,被希特勒迫害大规模的杀害,到冷战时期的东德、西德分裂与1990年的重新统一,每一段过往都在这片土地上刻下了难以磨灭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服务区休息用餐,我在服务区餐厅买了杯咖啡,吃着随带的小零食作午餐。</p> <p class="ql-block">继续乘车行驶,领队为我们放映《茜茜公主》碟片,以解旅途之闷。</p> <p class="ql-block">8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了位于德国波次坦市郊的无忧宫,它是18世纪德意志王室的皇宫和园林。</p> <p class="ql-block">普鲁士国王腓特普二世模仿法国凡而赛宫所建,有“普鲁士凡尔赛宫”之称。</p> <p class="ql-block">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其建筑设计、内部装饰和园林景观都体现了当时的最高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在18世纪的欧洲,皇室贵族们对东方中国的艺术情有独钟,这份喜爱在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的无忧宫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腓特烈大帝对中国元素尤为痴迷,他不遗余力地四处搜集丝绸,用这些华贵的东方织物精心装饰皇宫建筑,为宫廷增添了一抹来自东方的绚丽色彩。</p> <p class="ql-block">1990年,无忧宫及其周边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傍晚6点多,我们在波茨坦市郊的一家中国酒家的餐馆吃晚饭,这家餐厅有停车厂,里面有保龄球馆,但中餐的味道不怎么样。</p> <p class="ql-block">从这份菜单看,觉得欧洲的物价也不算贵,国内旅游团餐标准每人每顿35元—40元,欧洲旅游6菜一汤,每人每顿12欧元。</p><p class="ql-block">据领队讲,现在德国51%人税后月薪2500欧元,俄乌战争后物上涨较快,由于没有俄罗斯的能源供应,普通居民原来每月50多欧元的能源开支,现在上涨一倍多。德国的经济从原来的欧洲领头羊,现在经济也开始出现萎缩。</p> <p class="ql-block">德国道路两旁干净整洁,但这路边的建筑却陈旧涂鸭。我信步走进一看,原来是一座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晚入住朔内菲尔德小镇公路边上的一家酒店。第二天,约一个小时的路程到达德国首都柏林。</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5年初,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相继攻入德国和柏林,从而德国被分割为东德和西德,东德为社会主义阵营,西德为资本主义阵营。</span></p> <p class="ql-block">作为德国的首都,柏林因地处东德境内,同样被分割为苏占区(东柏林)和由美、英、法共管的西柏林。1961年,东德政府为阻止民众流向西柏林,开始修建柏林墙,西柏林从此被这道墙所环绕,成为冷战时期东西方对峙的一个标志性地点。</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因有人试图翻越,东德不断加强建设,如建造3.5米高混凝土墙,设钢针陷阱、高压电网,瞭望塔士兵24小时值守,还有警犬巡逻 ,后期共设5道防线。</p> <p class="ql-block">1989年11月,受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影响,东德取消公民访问西柏林限制 ,民众开始自发拆除柏林墙。1990年6月正式开始拆除工作 ,同年10月,东西德统一。</p> <p class="ql-block">原长150公里的柏林墙,如今只保留了1公里柏林墙部分遗址作为历史纪念,上面有艺术家创作的绘画 ,成为历史见证和文化艺术景点。</p> <p class="ql-block">由俄罗斯艺术家创造的最著名的涂鸦“兄弟之吻”。内容是根据前苏共领导勃列日𣵀夫和前西德总理昂纳克的一张照片绘制而成。</p> <p class="ql-block">这座为“呐喊”雕像 ,冷战时竖立,位于勃兰登堡门柏林墙西柏林一侧的大街上 。雕像呈现人物双手放于嘴边作呼喊状,意在呼唤东德人投奔自由 。</p> <p class="ql-block">柏林市区的查理检查站建筑遗址。查理检查站在1961 - 1990年间,是东西柏林间三个边境检查站之一 ,是美英盟军军人进出东西柏林的唯一通道 ,也是外国人穿越东西柏林的主要途径 。</p> <p class="ql-block">1961年10月,发生美苏坦克对峙事件 。美国驻西柏林外交使团首席代表艾伦·莱特纳经过查理检查站时,因拒绝出示证件与东德警察发生冲突 ,事件不断升级 。美国和苏联分别派出坦克在检查站附近对峙 ,双方剑拔弩张,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 。不过最终双方冷静处理,避免了战争爆发 。</p> <p class="ql-block">在这繁华的街道中,查理检查站得以保存至今,现已成为热门旅游打卡点。在查理检查站遗址处矗立着一根标杆,一面贴着美军士兵的照片,另一面则贴着苏军士兵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柏林市区的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二战中,教堂受到英美联军轰炸严重损毁,战后保留了教堂钟楼残骸,并在周边新建教堂、钟楼、礼拜堂和前厅,新旧建筑结合,成为警示战争的纪念建筑。</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旧教堂新建的教堂里庄严肃穆,新教堂的格状墙壁由超过3万块玻璃窗组成,玻璃碎片将光线折射,夜晚教堂被彩色光照亮,白天阳光折射后呈现蓝色透入教堂内室。金色的基督圣像高耸在一片蓝色调之中,更有一种独特现代简约气息。</p> <p class="ql-block">作为原东德的首都东柏林,建有多处苏联红军纪念碑,这是位于柏林市中心勃兰堡门和国会大厦旁的第一座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埋葬了大约2500名在柏林战役中阵亡的苏联士兵。</p><p class="ql-block">据记载,苏军攻克柏林30多万多名战士伤亡。同时,苏军攻下柏林把怒火转嫁到德国妇女身上,奸污德国妇女上百万,并有20多万妇女被凌辱致死。</p> <p class="ql-block">曾是东柏林地标的马克思—恩格斯广场,如今已不复往昔的热闹。空旷的广场上,游人寥寥,唯有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塑像静静伫立,神情安详,仿佛在时光的流转中,默默凝视着这片土地的变迁。</p> <p class="ql-block">德国国会大厦,当年的国会大厦纵火案就发生在此,这起事件是纳粹党为实现独裁统治而策划的阴谋,利用该事件成功打压了共产党和其他反对势力,为希特勒建立纳粹独裁政权铺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 ,它是柏林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8世纪末,是普鲁士王国为纪念七年战争取得胜利而建。其风格为新古典主义,顶部的胜利女神驷马战车雕像更是闻名遐迩。勃兰登堡门见证了德国诸多重要历史时刻,如德国统一等。</p> <p class="ql-block">二战后德国分裂,1961年民主德国政府围绕西柏林修筑了柏林墙,封锁了勃兰登堡门,使其成为德国分裂的标志。1989 年柏林墙倒塌,12月31日,勃兰登堡门重新开放,成为两德统一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乘车沿勃兰堡门向东延伸的菩提树下大街前行,我们抵达柏林市中心的博物馆岛广场。眼前,一片浓绿的草坪铺展开来,喷泉的水柱在阳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环绕四周的建筑则以庄重古雅的姿态矗立,将人沉浸于一种古典美的意境之中。</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教堂前,穹顶与双塔的组合在蓝天之下格外震撼,绿色铜锈的穹顶承载着岁月的厚重,阳光下,它静静矗立,散发着古典建筑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里聚集了诸多德国著名的博物馆,以佩加蒙博物馆为首。博物馆前的青铜雕像,骑手与骏马的姿态矫健有力,那被征服的狮子,似乎还在无声地传达着曾经的惊心动魄。</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美术馆的后方,就是柏林大学的校区,行走罗马风格的柱廊之下,光影交错。长长的影子在地面延展,像是时光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柏林大学一般指柏林洪堡大学,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位居世界大学排行前列,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高等学府之一。</p><p class="ql-block">卡尔. 马克思曾在柏林大学学习法律和哲学,在这里形成了其思想体系的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这里没有围墙的阻隔,校园与周边的景致自然的融合在一起。阳光穿过石柱缝隙,就洒落在校区翠绿的草坪上。</p><p class="ql-block">行人可以自由地穿梭于石柱之间,不经意间便能踏入校园的范围。校园内绿树成荫,草坪如茵,与古老的建筑相映成趣。</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学术的氛围并非被禁锢在围墙之内,而是向外自然地延伸。</p> <p class="ql-block">站在菩提树下大街的一座桥头,眼望施普雷河畔,古老建筑与现代楼宇相映成趣。游船缓缓驶过,水面泛起阵阵涟漪,载着游人穿梭于时光之间,将柏林的故事娓娓道来。漫步河畔,每一处景致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让人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柏林火车总站,是欧洲大型高架车站,建立于2006年。</p> <p class="ql-block">走进车站,隧道是复古的砖墙,时钟挂在上面,看着就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乘客们闲坐着宽广的站台上,徐徐驶来的列车在这玻璃顶棚中,营造出色彩鲜艳明亮通透的空间感。</p> <p class="ql-block">柏林在二战中80%的建筑被英美联军炸毁,战后的德国基本上是在一片废墟上重建。在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下以及德国民众的努力,西德的经济迅速崛起。</p> <p class="ql-block">柏林墙推倒后,德国统一,但东西德的经济相差较大,西德人民为支持东德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交了30年的税叫团结税,也被称为统一附加税。</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了德国德累斯顿市郊的酒店。酒店外观设计颇具现代感,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熠熠生辉,“NH HOTELS”的标识清晰醒目。</p> <p class="ql-block">推开房间门,两张整洁的床铺映入眼帘,白色的床单被套干净平整。房间内暖色灯光柔和地洒下,靠墙的桌上摆放着台灯和一些小物件,窗边的桌椅静静伫立,一切都显得那么舒适惬意。</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说,欧洲酒店的床铺都非常狭窄短小,我不禁好奇,人高马大的欧洲人是如何在这样的床上安然入睡的呢?而且他们还常常把两张床铺并连在一起,中间几乎没有任何间隔,这让我更加无法理解。</p><p class="ql-block">每次入住这样的房间,我们都需要费力地把两张床隔开一段距离,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在这有限的空间里,为各自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的睡眠区域,从而更容易进入梦乡。</p> <p class="ql-block">站在窗边向外望去,不远处尖顶教堂在暮色里轮廓分明,周边的房屋与绿植相映成趣,晚风轻拂,这座小镇的静谧与美好,就这样悄然涌入心间。让我对接下来在德累斯顿的旅程充满了期待。</p> <p class="ql-block">早晨8点多钟,我们一行人就来到这座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德累斯顿古城。</p><p class="ql-block">此时,阳光已轻柔地洒在古老的建筑上,为德累斯顿王宫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街道上还没有太多的喧嚣,只有偶尔驶过的色彩斑斓的电车,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一丝灵动。</p> <p class="ql-block">站在森珀歌剧院前的剧院广场,首先吸引眼球的,是广场中心的约翰国王骑马纪念碑。</p><p class="ql-block">黝黑的青铜雕像在蓝天的映衬下,散发着沉稳而威严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这座森帕歌剧院是德累斯顿地标性建筑,精美的雕塑与繁复的装饰,彰显着巴洛克风格的奢华。</p><p class="ql-block">歌剧院内部装饰华丽,拥有出色的声学效果,吸引了众多世界顶级的音乐家和表演团体前来演出。</p><p class="ql-block">它不仅是德累斯顿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德国乃至世界歌剧艺术的重要殿堂。</p> <p class="ql-block">这座茨温格皇宫,融合了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巴洛克元素,外观宏伟壮观,精美的雕塑与华丽的装饰,让人仿佛穿越回那个艺术蓬勃发展的黄金年代。</p> <p class="ql-block">它那面朝护城河水一面城门,顶着象征王权的金色王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傲然着四面来客。</p> <p class="ql-block">漫步街头,各幢古老建筑错落有致。外墙斑驳,窗户雕花精致,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岁月故事。</p> <p class="ql-block">这是德累斯顿的君主出行图,是世界上最大的瓷器壁画。壁画绘制在德累斯顿茨温格宫附近的府邸教堂外墙上,长达102米。</p> <p class="ql-block">描绘了韦廷王朝的历代君主,以骑马队列的形式呈现,展示了萨克森选帝侯和国王的世系,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壁画未遭战火破坏)。</p> <p class="ql-block">穿过熙攘人群,来到圣母教堂前。马丁·路德的雕像庄严肃穆,教堂圆顶在阳光下闪耀。</p> <p class="ql-block">领队站在马丁. 路德雕像前为我们讲解有关宗教知识,马丁·路德他是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对基督教发展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在二战期间,这有着“易北河畔的佛罗伦萨”之美誉的城市,在英美联军连续轰炸中毁损严重,战后利用废墟上的残砖旧石进行修复或重建,使其重现昔日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德累斯顿,这座易北河畔的巴洛克之城,如同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处风景都是一段精彩的篇章。在这里,历史与现代交织,艺术与生活相融,让人流连忘返,心生敬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