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生活中高认知的人永远注人,而不是事儿,你只盯着事,往往就解决不了事,因为高度不够。这其实也是学习的过的人,与未学习的人的一个区别。今天中午,媳妇儿在清洗我们的抽油烟机。因为用的时间久了,底下的滤网都被油糊住了,抽烟效果也大打折扣。她觉得必须得好好清洗一下。其实清洗这种油污确实挺麻烦的,需要用一些硬工具来刷。她把抽油烟机拆开来清洗,结果在拆卸的时候遇到点小麻烦。抽油烟机下面不是有一个装油的小框吗?不知道怎么回事,好像有个螺丝掉了,那个小框就装不上去了。媳妇儿有点着急,说这怎么办,问我要不要找找螺丝。找了好久也没有找到,相比媳妇儿我相对来说比较稳定和灵活,就想螺丝肯定是掉在附近了。果然,我在灶旁边找到了一个小螺丝帽,应该就是从抽油烟机上掉下来的吧,我猜想,结果,装在抽油烟机下面还是挺合适的。我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接着,媳妇儿让我帮她把小框装回去,我就扶着帮她装好了。这时都中午两点多。媳妇儿装好抽油烟机后,对我说:“老公,你能帮我削个桃子吃吗?”当时我其实有点不太情愿,因为这个点我一般都要午睡,已经有些困了。我就跟她说:“我其实很想帮你削桃子,但我现在更需要休息一会儿,午睡一下,这样下午才能更好地工作。”说完我就去睡觉了。其实,这里如果有些家长朋友学过王纪琼院长的课程,可能会体会到,夫妻之间有时候需要多关注对方的付出,关注到人。比如,老公已经帮你解决了一个难题,这时候如果能看到对方的努力,可能会说:“老公,你真的帮了我大忙,家里这些东西只有你能收拾好。”然后再夸一夸对方,顺便削桃子的事儿也就顺理成章地解决了。其实削桃子只是举手之劳,但如果只关注事情本身,沉浸在自己的辛苦里,可能就会觉得理所当然地提出要求,而忽略了对方的感受。这次我没有答应她的请求,还是选择自己去午休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睡醒后,看到她还在忙着收拾抽油烟机。我就说:“你还想吃桃子吗?我来帮你削吧。”于是我就给她削了桃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想表达的意思是,我们在拒绝别人的时候,也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委曲自己这一点很重要。更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看到人,看到人的付出,然后提供更高的情绪价值。就像王纪琼院长说的一个案例,媳妇儿在家做饭,老公回来了。媳妇儿说:“我削到手了,老公。”这时,老公会说:“哎呀,你真不小心!让我看看你削得怎么样了,要不要我帮你包扎一下?”这时,媳妇儿心里是不是很舒服?如果遇到另一种老公,他可能会说:“我要吃饭了,你削手是你的事。这么晚了,我回来就要吃饭了,在外边累了一天了。”这时,媳妇儿是什么感受?你把媳妇儿弄得不高兴了,饭也吃不好,对不对?院长用这种非常生活化的例子告诉我们,我们要始终关注人,而不要只关注事。教育孩子也是一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