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河西镇中心卫生院三伏贴、督脉灸!

武哥

<h3>  三伏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实践医学、针灸学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早在清朝初期张璐的《张氏医通》中即有夏日“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防止哮喘复发的记载。三伏灸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具体做法是,通过利用全年中阳气最盛的三伏天,根据所要预防的疾病,在对应穴位贴上中药,以达到灸治的效果。<br>  三伏灸的时间有严格规定,即初伏、中伏、末伏。“三伏”是指三个农历节日,古医书载,伏日必是庚,庚属金,与肺相配,医学认为,寒来暑往,时序变迁,对人体关系至大,《内经》提出,“春夏养阳”可以预防冬天疾病的发生,哮喘、过敏性鼻炎和体质虚弱易感冒者等都属于肺经范围的疾病。</h3> <h3>三伏灸是利用“冬病夏治”原理,在夏天治疗冬天好发的疾病,以预防和减少病症在冬季发作。三伏灸是广受好评的传统中医疗法,但并不能包治百病,它主要适用于两类疾病:一是过敏性疾病,如哮喘、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及小孩冬天易得的感冒;一类是跟虚寒有关的疾病,如胃痛、结肠炎、关节痛、虚寒头痛、肾虚引起的腰痛及其他疾病。</h3> <h3>2025年三伏灸时间:<br>初伏:7月20日~29日,<br>中伏:7月30日~8月8日,<br>末伏:8月9日~18日。</h3> <h3>灸后注意事项:灸后2小时内勿接触冷水、游泳或洗浴,防止毛孔张开受凉。忌食生冷(如冰饮)、海鲜、辛辣及肥甘厚腻食物(如牛肉、鹅肉。当天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睡眠以固护阳气。若出现皮肤水泡:保护创面防感染,小水泡可自行吸收,大水泡需就医。若头晕、心慌:立即停灸,按压内关穴并补充温水。特别提醒:70岁以上或合并慢性病的老人,初次施灸前务必经中医师辨证体质,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避免自行盲目灸治!</h3> <h3>地址:同心县河西镇中心卫生院二楼中医科!<br>施灸时间:周一~周五早上8:30~下午15:00。<br> 节假日及周末除外,<br>温馨提示:请自带生姜3斤左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