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篇】化学学科活动纪实:从"新"出发,向"素养"而行——三新课堂转型实践启示录

李平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2025年7月16日,我们有幸邀请到张旭东老师,来为化学学科老师们进行讲座与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旭东老师是正高级教师,江苏省特级教师,中国化学学会会员,江苏省高中化学命题研究中心组核心成员。江苏省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员,无锡市优秀教育工作者,无锡市化学试题研究中心组成员,无锡市青蓝工程优秀指导教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马彦利老师在本场研修培训中,承担主持人工作,组织协调本场交流研讨活动,保障活动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旭东老师本次讲座主题为《三新背景下课堂转型策略及实践样态》。江苏是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省份之一,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实施新高考改革,2021年进行了首届新高考,采用“3+1+2”模式。其教学经验和高考经验更为丰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本次讲座从三个方面对课堂转型和实践策略进行分析。一是现状分析,再是对新基础教育改革策略进行解读,最后研究课堂转型策略及实践样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化学学科的理解是化学教学的重要基础。那么,何为化学学科的理解?就是对于化学知识本源性的认识,可理解为对学科知识的形成、内涵、功能、局限性等方面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化学学科理解是落实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目标,依赖于学科的理解、丰富化学知识,依赖于学科的理解完善化学学科思维。发形成学科的思维,在情境中去解决问题,然后理解学科的日益与价值,这是我们实施的路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旧老课堂的对比研究中,老课堂是注重知识、知人情感,围绕课本,教师讲解、学生领先,重视学习结果、注重知识的体系。而新课堂,是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注意情境式的学习,任务群的学习,注重学习人类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由旧到新,这就是要理念上的变革,要有将知识转化教育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转型课堂教学中所需要的几个问题,张旭东老师给大家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对于几个重要环节,给大家了理论思路与实践案例,本次讲座可谓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讲座的最后,张旭东老师对我们未来的新课堂做出了展望。期待大家能对新课堂做出实践,创造美好的教育和教育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张旭东老师的讲座培训后,我们进行了具体实践。通过集备研讨对“新课堂”进行实践应用,并进行分享汇报,各位老师集思广益,共同完成课例的设计并进行分享,各组内容可谓精彩纷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张旭东老师对本次集体备课活动进行点评和指导,为“新课堂”的应用做出指导,使各位老师们对课堂转型和实践策略有更深刻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各组分享后,张旭东老师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变废为宝 获氢留硫》优质课例作为补充,引发现场热烈讨论,思考对比自身案例与张老师案例的异同,学习气氛再次达到高潮。</p> <p class="ql-block">《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感谢张旭东老师以真知灼见,点亮教学之路,其案例之精、见解之深,恰似“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愿诸位老师借此交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在教育沃土中深耕细作,共赏桃李芳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