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引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自清第一次到瑞士,他写瑞士游的第一句话是:“想到瑞士有些好风景,想不到到处都好风景”。我也套用这句话“想到桂林有些好风景,想不到到处都好风景”。小学读过《桂林山水》的课文,知道桂林的山真美,桂林的水真美。但我到过桂林后却不知道描述这里的山是怎样的美,水是怎样的美。它的一山一水都在我的心底摇荡,它是南方烟雨中的清纯女子,亦或青春少年。我只能把所到的地方一处一处写来,几天下来,我说我非常适合在桂林生活。</p><p class="ql-block">从湖南到桂林,有两条路。一条湘桂古道,也叫潇贺古道。即从永州的道县经江永县到广西的贺州,这一线是五岭中的都庞岭和萌诸岭之间的谷地和丘陵。另一条是水路。潇水和漓水发源地的兴安,在这里有一条灵渠,秦朝时修建。一条人工渠和一个提水坝,将两条河连通。其中向北的潇水贯穿整个湖南,入洞庭湖到长江,向南的漓水流入桂林,再入西江。一条运河连接了湘桂两省,也连通了长江流域和岭南地区。查历史,桂林在明之前属湖南的永州(零陵),明朝时才划归广西,自古这一块山水相连,文化相通。</p><p class="ql-block">我和灿从长沙坐高铁去桂林,这是湘桂的第三条通道,四个小时的车程。并不是车慢,而是这条路上的每个县都要停,高铁象个公交车,因为这条高铁就是为这一线的发展而生的。</p><p class="ql-block">从进入全州起,我就留意路边的山。在全州路边有一条延绵的山脉,高大,绿色,山脊上有很多发电的大风车,这种山是我们看得最多的山,如龙一般奔腾不断。接近桂林市域时,这边的山有点不同了,眼前的山象一支整齐的队伍被打散了,高高低低,并不排队,而是一个庞大的马群,一只一只或者一群一群,一种自由奔驰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一)象山 </p><p class="ql-block">到桂林北高铁站下车,入住市区天街酒店。这个时候还只四点。灿说按旅行社安排,下午是桂林市区自由行,决定去象山景区。</p><p class="ql-block">象山景区在漓江边。景区边的滨江路很有特色。街两边是高大的樟树,两边的树枝相互牵手,把道路变成了遮天的绿色林荫大道。因为这里温暖湿润的气候,路边樟树的枝干上长满寄生的藤蔓或者厥类,象是穿上了一层特殊的外衣。公园门口一株大的榕树,枝叶散开罩着一个很大的空间,树下是一处很好的休闲广场。小一点的榕树身上长满向下的树须,象老人的胡子一样垂下。这种树有些树枝倒着往下与地面相接,就会变成新的树,榕树也就有了独木成林的特性。</p><p class="ql-block">象山因有一个水边的圆洞,有如象鼻掬水而命名,这是中外闻名的景点,也是桂林的标志。当亲眼看到这个象鼻,是真的有点激动。水边拍照的人很多,不停的把自己融入漓江和象鼻,取景拍照。好在江边开阔,拍照的角度很多,虽人多但并不拥挤。一个这样的天然小洞,引得众人趋之若鹜,这种文化的力量太大了。</p><p class="ql-block">看过象鼻,再爬上象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轻松爬上山顶,看漓江蜿蜒,看远山奔马,看城市房舍,江风拂过,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二)两江四湖</p><p class="ql-block">晚游两江四湖。“两江”指漓江和桃花江,“四湖”指木龙湖、桂湖、榕湖和杉湖。两江四湖环城水系全长近八公里,所环绕区域是城市的绿心。南宋诗人刘克庄咏叹桂林“千山环野立,一水抱城流”的梦想,两江四湖把它变成现实,桂林也有了“威尼斯水城”的浪漫。</p><p class="ql-block">游船从漓江边的渔人码头起航。此时夜色已临,城市灯光开启,漓江两岸灯火灿烂。沿途有两座小山。一为伏波山,柱状的山体在夜色中耸立。唐朝时在其山上修建有汉朝伏波将军马援祠而得名。二是叠彩山。唐朝的元晦游这座山后,写了篇《叠彩山记》,“山以石文横布,彩翠相间,若叠彩然”,故以为名。夜色中,满山的彩灯真的是叠彩纷呈。伏波山,叠彩山与象山呼应。它们如三株翠绿的桂树,栽在漓江边,夜色里就是三枝火树银花。</p><p class="ql-block">在叠彩山这边游船进入四湖区域。第一个湖是木龙湖,江与湖面有四米的高差,船闸用升降机将船提到湖里,这就是船乘电梯。进入湖区就是光彩的世界。灯光漫射,音乐响起,岸边水榭中舞女翩翩,游人因这夜色里的溢彩而大为兴奋。进入桂湖,湖边的舍利塔被灯光照得光彩夺目,塔的每一个细节都得到光的精细刻画,这个英俊秀丽的塔让所有人都惊诧不止。榕湖中渔翁与鸬鹚的互动,挂着红色风帆的游船,船冲激出的水面在灯光下的波动,给人一个亦真亦幻的时空。杉湖中的日月双塔在灯光下富丽辉煌,在船的行进中左右互动。</p><p class="ql-block">四个湖中都有桥与两岸相连。每座桥的造型都不相同。有简洁的拱桥,有古典的塔桥,有半圆的月桥,有钢铁的吊桥,各式各样。每座桥都被灯光装饰得美轮美奂。当船进入桥洞,感觉刚好撞上船顶,但每一次都刚刚好的滑过。有一位女孩子一直站在船甲板上,她的同伴一直为她摄影录像,我想,这群女孩子已经融入这五色光影中出不来了。</p><p class="ql-block">从杉湖转回后进入桃花江。桃花江是为建设这片绿地而人工开凿的河道,有了这条河,整个这一块的水就活了,地也就成了碧水环绕的新绿。这条河与漓江相通,为把船由湖到河的转换,船闸采用了涨水闸的方式,随着船闸水位的下降,船闸把游船“抱”了下来,船在桃花江边靠岸。</p><p class="ql-block">天开始下雨,在雨中打了个滴滴回到酒店。桂林流光溢彩的夜景,正如白居易在《江楼夕望招客》中写的“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p> <p class="ql-block">(三)尧山</p><p class="ql-block">第二天。酒店早餐。这里有米粉,是自助的那种。碗中放有煮熟了的米粉,客人自助加汤加调料,我觉得这种方式很好。米粉是圆线的那种,鲜白光滑Q弹,我只加了少许的葱花和酸豆角,不用酱和辣椒,很清爽的自助桂林米粉。</p><p class="ql-block">八点,在大厅等旅行社的车。一个小伙子开了一台比亚迪电车来接我俩。他说姓黄,恰好与我八百年前就是一家的姓,一下就亲切起来了。他说他是旅行社派的专来为我俩服务。哈哈,这种贵宾式单独服务还是第一次。</p><p class="ql-block">上午游尧山,城外8公里处,九百多米高,桂林最高峰。广告语是“不到尧山顶,不见桂林景”。天下着雨,我们是雨中上尧山。对山中的云雾我是向往的,我一直认为披着雾纱的山水才有欲盖弥彰的撩人之处。坐索道上行,当到山腰时天空是清朗的,云层罩着城市,云雾间隙中一个绿树屋舍道路的城市风光图清晰展现。这是我最喜欢的云中山水图。</p><p class="ql-block">到山顶,石块铺成的步梯,上面一个吊着很多风铃的拱廊,铃当在风中清脆作响。旁有一指示牌,说从这里可以看到远处一座山如卧佛。这边是白茫茫的云雾,想着等云开时再来。</p><p class="ql-block">往上走,一个很大的坡上满是红色的花。花坡上还有三张艺术门立着,很浪漫的设计。再往上是一个电视差转台。在桂林城中最高的山峰有一个电视塔,这是合理的。沿一条小道到西观景台。这里视野开阔,只是山下全是云雾覆盖。但这边的云雾是快速流动的,偶尔也有城区风光闪现。静静地等了一会,看了很久的云的世界。往回走,看到一个庙宇式的地方,没停留。</p><p class="ql-block">回到花坡处。在这里看到了索道中看到的城区,但雾气飘在上面,不再清晰。不知不觉已有一小时,坐索道下山。在接近山脚时,近处和远处那种零散的山开始清晰起来。</p><p class="ql-block">登尧山未能俯瞰城市,只看到了遮遮掩掩的桂林。出了景区,猛然想到两个失误:尧山以山上有尧庙而命名,现在山上有尧庙吗?本想等雾散去看卧佛,又爽约了。</p> <p class="ql-block">(四)古东瀑布 </p><p class="ql-block">古东瀑布,距市区25公里,属大圩镇。小黄介绍说大圩镇是漓江边的一个千年古镇,也是很火的旅游点,因行程未安排,我们只是路过。</p><p class="ql-block">攻略上介绍,古东瀑布是距桂林市区最近、面积最宽、最具特色的一处森林公园,也是登山探险、森林寻幽之佳境。它由大山谷里的天然涌泉倾泻而下,在百米内形成13级瀑布。一般瀑布都是悬崖上奔泻,只可远观,但这是一个独有的可亲水攀岩的瀑布,正合游人亲水愿望。这个瀑布一直是桂林人最爰的玩水处。</p><p class="ql-block">从公路边进入景区,这里有一片很大的树林区,给人进入森林氧吧的感觉。我想,无论怎样热的天,一进入这个树林,一定会是清凉幽静的。</p><p class="ql-block">景区的第一个点是一个森林中的湖,青山环抱,湖水碧绿,湖水深入山谷,不知湖有多大。我和灿先沿湖边步道走,停下看到这仙境般的湖面,改为坐湖中的竹筏。竹筏在湖中如一片黄色的枫叶,在水中飘过。竹筏上都挂有一到两串红灯笼。我觉得在这青山绿水中,红色是最好的点缀。同筏的一个男子情不自禁地唱出“唱山歌呃,这边唱来”,刚唱到这里,同伴们就齐声接上了。人一到水中央就自然兴奋,这就是湖中游船的乐趣。</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瀑布是可以玩水的,景区准备了安全帽和草鞋。我和灿只作徒步游。</p><p class="ql-block">山谷阴凉湿润。天下着小雨。路边长着大片的海芋,这种绿色大片叶的植物,比我家院子里的更多更大,觉得好亲切。</p><p class="ql-block">到达瀑布区。水从上面下来,平坦的地方水温柔流过,有坡的地方水倾泻而下。沿瀑布有石级步梯供游人徒步。水中有铁栏杆或铁索保证安全。看那些水中的游玩者,那种得意和欢娱溢于言表。</p><p class="ql-block">这个瀑布还真有文化。一处一块石头将水分成两股,在下面的水潭中融合,取名叫“空谷连理”。平静水潭处唤作“真水无香”。瀑布上下相连取名“书生展卷”。最宽的瀑布叫“绣幕牵丝”。在涉水上岸处写上“上岸要快,姿式要帅”。在瀑布边的石头上立有很多绿色的青蛙模型。青蛙一只脚单立,两只手高高举起,好一个“青蛙王子”的骄傲。</p><p class="ql-block">到瀑布顶后继续往山上走。一个景区服务点,上台阶处摆放有几只石蛤蟆。服务员说这是壮族人的神,不能拍照。我知道水中青蛙王子为什么那么骄傲了。</p><p class="ql-block">景区釆用沿瀑布上,沿山坡下的闭环。下山路上有跨越峡谷的彩虹桥、飞索、小火车三段,另有一条独立的步行道,给游客多种选择。这些一段一景的方式让游人体验速度与激情的浪漫。</p><p class="ql-block">旅行社安排了景区内中餐,体验当地壮族簸箕宴。在圆桌上放上一只大篾簸箕,底部铺上绿色芭蕉叶,菜放在簸算里,这就是壮族的特色宴。桌上有口味正宗的冬瓜汤,猪鸡肉木耳杂碎合在一起的合肉,正宗香味的腊肉炒四季豆,还有红烧虾。两人享受这么丰盛的大餐,真有点受庞若惊。</p> <p class="ql-block">(五)兴坪</p><p class="ql-block">从古东往南前往阳朔。到阳朔路程40公里,中间隔着的高大山脉叫海洋山。当车来到一个山口,小黄把车停下,说这是一个路边景点,叫天池。<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一个居高临下,俯瞰群山的位置,</span>群山包裹着一个闪着波光的水库。山一层一层推向天边。我们站的山口正对着山下的水库,看过去显得很远。水库边的房屋,绿色的竹丛在视野中是很小的点,但在清新的空气中还是很清晰。最让我眺望的是远处的山。一层一层上升和递进,大山由深绿到浅绿到蓝色的演变,让我联想到天边大山中的人间烟火。这里仅有一条公路穿过。一个大山环绕的池底的小村,叫西塘村。小黄对我说,这个地方应该是神仙住的地方。我说:山中有雾,水中有鱼,独居世外,这就是真正的仙境。</p><p class="ql-block">过西塘往兴坪镇走。在右边的视野里,一直是连绵的山峰。这些山不是天池那里的大山,而是陡峭的,绿色的屏风般立在那里。一路上都是这种山,我感觉进入了山的另外一个版本。</p><p class="ql-block">到兴坪。小黄老家在这里,回到家乡,小黄很兴奋。漓江在这里绕了一个大弯,古镇依山傍水。兴坪集镇早在三国时即为熙平县治所,管辖阳朔一带,隋代改熙平县为阳朔县,兴坪遂为阳朔县所辖。这个小镇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有400年县治资历。</p><p class="ql-block">这里群山独立,碧水如带。江岸翠竹垂柳,随风飘拂,江水倒映疏林和群峰。叶剑英元帅游览后曾称赞道:“果然佳胜在兴坪。”美国总统克林顿到过这里的渔村,引得很多外国人到此“追寻总统足迹”。</p><p class="ql-block">下午五点去漓江边拍20元人民币背面漓江图。在江边右岸有很多观看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去拍摄图案中的那一组山峰、一条江、一支竹筏、一个老渔翁以及江边一线凤尾竹。刚下过大雨,江水有点浑黄,老人捕鱼的景没有,其它都在。在观景点手持人民币与眼前的风光对照,拍照打卡。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一个山谷中的江面能展现出一个如此宽广的山水画长卷,不得不感叹艺术家的眼光。</p><p class="ql-block">兴坪人以县治光荣了四百年,现在山水都成了人民币,可以世世代代兴盛下去了。兴坪这个名字注定是兴旺发达的。</p><p class="ql-block">河边有很多人拍旅拍照。那些拍照的女孩子都是盛妆打扮,古典衣裙给人飘逸和仙气。一位打渔的老人帮灿拍了一张人像照,很高超的技术,很美的画面,灿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对女孩子来说,要发朋友圈,一张满意的旅拍照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河边一个竹筏上站着很多鸬鹚,但每一只鸟的一只脚上都有一根绳子,只有放出去捕鱼时,鸬鹚才是自由的。本是河中自由飞翔自由捕食的天鸟,被人训练成捕鱼的渔夫,看到鸬鹚被挷住脚变成捕鱼工具,这是鸬鹚的幸还是不幸?</p><p class="ql-block">晚餐定在古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老街长约一公里,从古镇东南延伸至榕树潭、兴坪码头。</span>先看了一个古戏台,这里供奉有关公神像。这个戏台已有260年的历史。古街很繁华,与旅游景区风情街一样,扎染,茶具,糕点,服饰,酒水等,还有几家旅拍店。导游小黄送了奶茶,他的摄影朋友正在街上为人拍照,也免费为我俩拍了合照。</p><p class="ql-block">晚餐在主街的江小鱼饭店,一个临江小店,装修有酒吧风格。上了五个菜:有干锅鸭,夹肉切角的煎豆腐,豆笋皮炒肉,油麦菜,西红柿炒肉,大菜是鸡蛋豆腐鱼汤。小鱼与小块白干、煎鸡蛋一起水煮,色黄、豆白,小河鱼在汤中躺着,看相好,味道鲜,真有一网打尽的想法。两个人五个菜,努力吃,吃撑了。</p><p class="ql-block">出饭店,到镇上主街走走,街道有四车道和辅道,很宽阔,两边的楼房高大。在一个店子的院子里看到了一株220年的榕树,枝叶铺开撑起一片绿荫,树下摆放着桌椅,是一个很有情调的小广场。</p><p class="ql-block">我们住古街对面的小河背村的民宿,林缘居四楼。阳台正对着古镇,坐在阳台沙发上任夜风吹拂。对面的山黑黑的,正如很多端坐一起的老者,在夜空下谈古论今。</p><p class="ql-block">早起,洒店早餐也是桂林米粉。清爽Q弹微酸,我喜欢。灿还要了两根玉米。</p><p class="ql-block">小黄开车送我们到竹筏游的码头,坐竹筏游漓江是来兴坪的必修课。</p><p class="ql-block">昨晚下了一晚雨,河水宽阔,快速奔流,水色有点泛黄。带着动力的竹筏迎水而上,水奔流而下冲撞竹筏,江面形成一波一波的横纹。这时有三艘快艇驶过,激起一股一股纵向扩展的水波,这种水波将竹筏冲得上下起伏,左右摇摆。</p><p class="ql-block">眼前的山横起看是一组山墙,仔细看是那种独立而陡峭的个体组成,很多的山挤在一起。山壁陡峭,山上长满树木,每座山都有少许石灰岩壁露出,正如水墨画,绿色中杂着灰白黑的皴笔,也如男子身上露出的几块腹肌,亦或女子衣裙上的佩玉。山脚河边是茂盛的风尾竹,无疑是山的绿色裙子。</p><p class="ql-block">沿途的景点有元宝山,山浑圆如元宝;相公山看日出;夕阳下黄布山流金溢彩的倒影;九马画山,一片巨大的石壁上,众多的黑白相杂的崖体上可数出九匹马,称为九马画。</p><p class="ql-block">竹筏游在九马画山处返回。一江水,一环山,一线凤尾竹再次重演漓江山水长轴画卷。冲击出股股大浪的快艇刚好返回,这个回程与去程完全重复。我们靠岸时,云来风起小雨滴下。看那些刚刚起航的竹筏,他们在即将到来的风雨中,一定会有独特而难忘的经历。</p><p class="ql-block">如果没有风雨,河水平静的时候会是怎样的景色呢?</p><p class="ql-block">记得小学课本上是这样写桂林的山水的。</p><p class="ql-block">……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p><p class="ql-block">……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p><p class="ql-block">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p><p class="ql-block">这篇课文的灵感绝对是取自兴坪漓江。</p><p class="ql-block">在名人眼中,兴坪漓江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韩愈)“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入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叶剑英),“几程漓水曲,万点桂山尖”(董必武)</p> <p class="ql-block">(六)银子岩</p><p class="ql-block">看桂林山水,除了外面的山水,还有山洞里的山水。下午去看阳朔附近的银子岩溶洞。旅行社这个安排好。</p><p class="ql-block">从兴坪去阳溯的路上,眼前的山都是课文里写的那种。路边的不是山脉,而是山丛。从形状上看是一根一根的竹笋从地中冒出,山大小不一。这种山与张家界的石柱岩不同。张家界的是山破碎成森林,这里是独山成景,多山成林。每座山都是翠绿的柱子,耸立在田畴和村庄中,又象是每个村子的屏风。唐朝吴武陵在《县厅壁记》中记载“阳朔经四百里, 孤崖绝巘(yǎn险峻), 森耸骈植, 类三峰九疑,析天柱者,凡数十里。”北魏旅行家郦道元把这里的山总结成“危崖”、“独柱”。</p><p class="ql-block">在穿行山间时,小黄问我山是否有压迫感。我说这种小山正好是屏风,很清爽很亲切呢。小黄说,那些没看过山的江浙人,说山那么大,山向他扑过来,说压抑得很呢。哈哈,这真是奇妙的现象。</p><p class="ql-block">路过一个叫“人仔山”的地方,这座山上有一根石柱,前看为少女,后看为孕母,中看为石柱,很有人文价值的路边景。刚好雨后雾腾,将远处山萦绕。雨雾里,山象刚出锅的馒头,热气蒸腾的。大雨中,就是很多巨人在淋雨。雨停云开后,山成了各路神仙。</p><p class="ql-block">接近景区时大雨倾泻,雨下得酣畅淋漓。正好可以到地下避雨。</p><p class="ql-block">银子岩,开放有长达四公里的地下溶洞,国家4A景区。景区为每个游客提供一个电子导游耳机,全程讲解,很专业的声音伴行。</p><p class="ql-block">从洞口进入,阴凉潮湿。宽广的洞室,洞顶中垂下一支一支的钟乳石。洞中有几处高大的洞室,设有旅照服务点。你站到拍摄机位,凭纸条编号出洞后即可领到靓照。其中,溶洞中的钟乳石壁面如银锭贴面,银光雪亮,也如银瀑倾泻而下,故名银子岩。溶洞四公里路程,走过这个地下迷宫要有几个小时。</p><p class="ql-block">走出溶洞,看到眼前平凡无二的石山,我有感而发。我说世界上有三种人,一是云中的人,二是地面的人,三是地底下的人。谁也想不到在这个山中每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欢呼雀跃。</p><p class="ql-block">出口处一个明代官员座像,手拿银锭,笑容可掬。我也大笑,因为官员拿银子笑得这么可爰,会引起纪委注意。我说商人拿银子才合理。</p> <p class="ql-block">(七)阳朔</p><p class="ql-block">从银子岩出来去阳朔县城。这段路程很近,沿途是一组山的风景,称为十里画廊。一般的画廊都是河景,乘游船观景,但这里是山景,沿公路巡游。这里形成了电动车出租的产业。这时刚好是雨后,山清朗。其中一座山的顶上有个洞,称为月亮山,灿在这里从一个婆婆手中买了一个花环,戴在头上,小黄为我俩拍照打卡。</p><p class="ql-block">中间是遇龙河,这条河是漓江的支流,正处在阳朔的十里画廊的中间段。</p><p class="ql-block">下雨,河水浑黄,看到很多竹筏收工,满河面上竹筏,收竹筏的机器将竹筏在水中捞起,转到传送带上。河名叫“遇龙”,源于书生赶考在此遇龙过河的传说,景区的广告词就是“在此遇龙”。我觉得这个广告词可与十里画廊挂钩,扩充为“十里画廊,在此遇龙”。</p><p class="ql-block">在桥头古榕餐馆中餐,仍是两人五个菜,以啤酒鱼为主。坐窗前,看河边风景,很好的观光餐。</p><p class="ql-block">饭后往县城走,路上有很多骑电动车的游人。特别是那些年轻的男女,在这山的画廊里意气风发。灿很期待这种十里画廊游。灿说要我租辆电动车,她坐在车屁股上,一手搂着我的腰,重温年青时的那种浪漫,我当然也期待。</p><p class="ql-block">入住阳朔县城山与城酒店。时值大雨,十里画廊电车游的梦想被水泡成汤了。小黄把我们送到西街古街,西街自由行是旅行社安排的。</p><p class="ql-block">查地图,这里有两个人文景点,中山纪念堂和徐悲鸿故居。雨中寻找中山纪念堂,找到一栋三层的黄色小楼,墙上面竖着写有“中山纪念堂”,未开门。纪念堂旁是社区办公点。灿用导航去找徐悲鸿故居,导航给了我们一条从小巷中穿越的捷径。</p><p class="ql-block">故居在县政府门口,四合小院,整理得非常精致。两栋平房,一个小偏房。院子门口一株老玉兰树,老树新绿。西南角空坪立有徐悲鸿半身塑像、印章石。此院是1936年时任广西主席李宗仁为徐购得。徐悲鸿在此创作出大量抗日主题作品,其中的《奔马》所代表的民族精神,成为徐悲鸿的代表作。</p><p class="ql-block">雨一直下,在老街一茶店门口坐,听音乐。雨渐停,沿江边看水景,看旅拍。服装出租店承包户外摄影。在旅游中,每个女孩子都有一个“靓照梦”。在摄影师的耐心指导下,她们像花一样灿烂开放。穿着民族服装的女孩子成群结队走过,是一道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一直想吃螺丝粉。第一次遇见螺丝粉是在广东韶关,不知正宗否,在桂林一定要验证一下。在古街路边店点了个螺丝粉。粉端上来,里面真的有螺丝,即南方水田中的田螺,用牙签拔出螺丝中的肉。汤粉加螺丝,没有任何传说中的气味。上次在韶关吃过螺丝粉,里面没螺丝,我以为米粉卷为螺丝状,从没想过这个螺丝就是田螺。传说螺丝粉与臭豆腐一样,臭味相投。查百度,说那种气味是竹笋发酵出的特殊气味,为广西人最爱。但这里的螺丝粉没任何臭味。哈哈,吃个正宗螺丝粉可能要到它的出生地柳州。</p><p class="ql-block">西街古街与兴坪古街相比,更长、更精致、更大气,店面更丰富。我俩只是看看,欣赏一下店铺文创。看那些年轻人成群结队,在各种店间如蜜蜂采蜜,蜻蜓点水,徒有羡慕也。逛到一个茶具的店子,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茶杯,有五块和十块的,还有茶壶,各式各样的,是茶具大集合。喝茶本身就是一种“品”,茶具都是一种工艺品。我买了一只褐色釉的小杯,放旅行包作喝水用。</p><p class="ql-block">阳朔县城是漓江边的一个山城,在很多石柱山的四周挤满了高楼大厦。有漓江穿城而过,有清秀靓丽的奇山环绕,当然是人间仙境。“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一个小县的风头盖过了一个大城市。我们入住的酒店七楼有一个富有艺术特色的旅拍厅,灿在这里拍了一组以山和古城为背景的照片,满意开心,在朋友圈中收获满满的点赞和羡慕。阳朔街头有个豹女郎的塑像,高大,起码有5米,穿红色西装,白色鞋子,一个高挑个的女子,头是豹子头,含着纸烟,很高傲的姿式。这个粉红豹女应是阳朔的代言。</p><p class="ql-block">又是一夜雨。这是出游的第四天。酒店早餐有米粉,也是自助,这里的服务员将米粉现煮,米粉更软更Q弹,汤汁淳和,温润。今天接团的是一个女子,我们随一个大巴加入15人的团队游遇龙河。</p><p class="ql-block">再次路过十里画廊到遇龙河。几天的雨将河灌得宽阔。竹筏游只开一个码头,且都是八人的大竹筏。游客穿上红蓝相搭的救生衣,欢喜雀跃上筏,撑筏的师傅用一根竹竿撑筏。竹竿有七八米长,筏子中间有条缝,竹竿从这里下水,一杆插到底,用力撑,竹筏慢慢地向前行进,根据用力方向掌握筏的方向。河水面宽阔,两岸是高大浓密的凤尾竹,河正对的景是一组山峰,青色的山,高低错落,组合成一个骆驼样子,称为骆驼山。看过骆驼山,竹筏即返程,前面是一个很大落差的水坝。如果是乘小竹筏的,可以一直往下直到阳朔县城。在这个宽阔的水面,挤满了十多艘竹筏,游客唱歌,拍照,试撑竹竿,很是热闹。在这种情境下,大家的欢娱超过了看景。一种小时候戏水的记忆,旅游的放松,对竹筏间的争渡的好奇,还有穿着民族服饰的女孩子们的雀跃,我觉得这是一个水上大派对。</p><p class="ql-block">回桂林市区。车上导游是瑶族女子,讲少数民族习俗。瑶族是男嫁女娶。生女大宴三天。男孩子试婚三年,学手艺,婚后改女家姓,操持家务,主厨。外干活全是女子,女子不能进厨房。侗族的木房子,榫卯结构,越摇越紧,虽东倒西歪,但那是最稳固的沉淀。广西人无鸡不成宴,网上调侃广西人的普通话,把“自治区”说成“四只鸡”。</p> <p class="ql-block">(八)龙脊梯田</p><p class="ql-block">送走一批游客后,仍是这个25座的大巴,导游带我俩和成都的一家三口去桂林北面的龙胜。龙胜梯田世界闻名。</p><p class="ql-block">龙胜县与湖南、贵州相连,是一县接三省的地方。这里是高山区,是那种连绵不断,高耸入云,一层一层相叠,远望去远山为蓝色的那种山区,与湖南的南山牧场相邻。</p><p class="ql-block">进入山区后,一直下雨。山中雾和路边瀑布一路伴隨。沿大山深入百公里,下到一个河谷,沿一条河走,河水奔腾,这条河叫金江。江边一个村子叫长发村,女人一生不剪发的村子。过河,沿山坡“之”字路上到山腰。住宿的店子来车再接到寨子。寨子里一条石板路一直往山上走,到寨子最上头一栋很大的房子,是一个民宿,叫逸景苑酒店。</p><p class="ql-block">与女老板聊天。灿问她娘家是哪里,女子说这就是她娘家。这个寨子是壮寨,也是女娶男嫁的婚俗。她家三姊妹招了三个男孩子,称丈夫为哥弟。她有两个女儿,一个读中南大学,一个在桂林市读高中。这里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有摄影师来,九十年代就开发了,很火的旅游点,特别是疫情前,一年中每天游客都爆满。这个寨子叫平安寨,千多人口,很多家都建有民宿,靠旅游富了。其中一家专门接待外国游客,生意一直很火。</p><p class="ql-block">晚餐为旅行社安排的特色餐,在另一个店子。先是做油茶。把茶叶、辣椒、姜和大蒜仔多次捣碎,加入食用的油烧成汤,再与爆米、葱、盐等一起喝,这就是油茶,是当地特色茶点。白色的爆米花和绿色的葱浮在油水上,很清新的色彩。它有绿茶的清香、食用油的滋润、爆米花的酥软,很有特色的小吃。</p><p class="ql-block">晚餐食材分两种。一是旅客动手做的竹简饭和竹筒鸡。米和肉沫放到竹简里,鸡肉放到竹简里,然后在火上烤熟,就是竹简饭和竹简鸡。将食物放到竹筒里由游客操作,作为民俗体验。另一种是店家准备的菜,有洋葱烧甲鱼、竹笋炒腊肉,以及烤鸭。还有米酒,用一个方形小塑料壶装着,这种壶广西人叫“公文包”。就餐的是我俩和成都的三口之家,五个人享受了一个豪华餐。</p><p class="ql-block">这里连续下了三天雨,很大的水从山顶流下,在寨子中穿过,整个山脊上的梯田都灌满了水,成为白水田。寨子对面的大山是水洗过的绿色。山腰的云雾是山的飘带,白色透明,在两山的峡谷中轻盈地飘荡。山顶上的云象是山中飘出的炊烟,一缕一缕的向上升起,这种水洗中的淡绿和乳白,是一幅最为灵动的水墨画。</p><p class="ql-block">山是云的脊,田是山之梯。</p><p class="ql-block">这里的梯田是长长和窄窄的线条,一线梯田并排插三四行禾,梯田一层一层的,在一个大的山坡上画出无数的横向曲曲折折的线条,特别是山坡的突出和凹进,这个线条就更加灵动和活泼了。这里的一些梯田田埂上还布满了红色的小灯,晚上的梯田就是一条条彩带。</p><p class="ql-block">在这个灵动的线条里,梯田坎是绿色的,水田泛着白色的光。清代内阁大学士陈宝琛的诗“百转千盘下翠微,梯田足水自然肥”,正好写到这个景象。梯田的层层叠叠和白色的水田,一幅大山上的农耕画卷。</p><p class="ql-block">水田环绕的是黑瓦木墙的寨子,寨子的房屋高高低低,左左右右,前前后后,是梯田中的人间烟火和大山中的灵魂。</p><p class="ql-block">这个寨子和梯田已有2300年的历史。这个大山顶上的仙境,一年四季有无数的风景。除了今天看到的梳秧节的水天一色,还可以想象这里秋天的满山金黄。</p><p class="ql-block">雨一直没停。早餐仍然是米粉,已经习惯了这种清新Q弹的饮食。每次都是把汤喝完的光盘行动。</p><p class="ql-block">上午是拍旅照,旅行社赠送的。</p><p class="ql-block">景区有九龙、五虎、七星三个景点。九龙是指这座山有九条坡从山顶往下,如九龙奔腾下山。五虎是山头的梯田两边分开,有如老虎背的花纹,数一数有大大小小五只老虎守护着寨子。梯田的山头都留有一个绿色的圆台,七个山头的小圆台,称为七星伴月。</p><p class="ql-block">在九龙五虎观景点拍旅拍照。穿上苗族服饰,满身的银饰和图案,一个黑色牛角帽扣头上。第一次拍旅照,露出一排从不露面的牙齿,对着镜头大笑,挺开心的。</p><p class="ql-block">在另一个店子中餐,同样是当地特色的食材,地道的山区风味,丰盛的七个菜,又是欲罢不能。</p><p class="ql-block">三个小时的车程返回桂林。在市区,导游有一个游“桂花公社”的一小时购物。“桂林,桂林,桂树成林”,桂林人把桂花做成芳香的食品,这个行程没有强制购物,但大家都对桂花食品大胆开放,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附记:</p><p class="ql-block">在两江四湖景区的杉湖边,也就是日月双塔旁,有一个黄色墙面的四合院别墅,这是李宗仁1948年在桂林建的办公点,称为李宗仁官邸,当时李宗仁当选为国民政府副总统,也有人称之为桂林总统府,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在民国早年,李宗仁统一了广西,积极开展新广西建设,广西气象一新。在抗日战争中他指挥了台儿庄大战,其功绩彪炳史册。蒋介石败退后,李宗仁寓居美国,1966年回国,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充分肯定。</p><p class="ql-block">在回国前的三年,也就是1963年7月14日,李宗仁接受《欧洲时报》采访,他说:“我像蒋介石和国民党一样,是一个失败者。……我由于自己的失败而感到高兴,因为从我的错误中一个新中国正在诞生!”</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和白崇禧都是桂林人,一个是帅才,一个是将才。在漓江边也有一个白崇禧故居,但未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李宗仁官邸前坪有一块石碑文记,标题是:青春戎马,晚节黄花。这是对李宗仁的历史定位。宋朝的韩琦在《九日小阁》诗中咏菊花: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