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游览区,位于三亚市区西南23公里处,以美丽迷人的热带自然海滨风光,悠久独特的历史文化和浓郁多彩的民族风情驰名海内外。“天涯海角”一词,早时是用来表达一种异乡的情结,经过千百年的积淀,承载了丰富深刻的文化内涵。清雍正年间崖州知州程哲在景区的海滨礁石上题刻了“天涯”二字,民国时期王毅将军又在相邻的巨石上题写了“海角”二字。1961年郭沫若题写“天涯海角游览区”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1日我们登七仙岭,晚上短暂观看保亭红牡丹丰收节晚会后,便乘车前往三亚市入住。第二天(7月12日)上7点30分,我们吃早后乘车前往深海产品、丝绸、达仁堂等3个购物店参观,下午15点我们才赶到天涯海角AAAAA景区游览。(上面集体照为雄哥拍摄)</p> <p class="ql-block">“南天一柱”是天涯海角景区著名标志之一,以高约7米高耸的圆锥形奇石矗立于海边,背倚大海,坚韧不拔、顶天立地,任由惊涛骇浪冲刷,巍然屹立不倒,有独立南天之势。“南天一柱”四个苍劲阳刚的大字,为清代宣统元年(1909年)崖州最后一任知州范云梯所题,第四套人民币2圆背面图案就是“南天一柱”。</p> <p class="ql-block">上图为“吉祥石象”景点。吉祥石象是佛教的吉祥神圣之物,由一大两小的具有象造型的巨石自然形成,左边隐约是一头大象的侧面造型,大象下面的这块石头又像只小象。这一大一小的母子石象,就像是守候在“南海隐身观音”旁的侍从,向世人传播着吉祥的福音。</p> <p class="ql-block">好运门这座人字形的石门,是象征着福运的好运门。右侧巨石上神似仙人掌印的天然凹痕,被誉为“天赐福印”,据说轻抚此处可将好运“一掌尽收”。穿过好运门,时来运转至,寓意将迎来鸿运当头、光明前程。</p> <p class="ql-block">“天涯石”高10.8米,周长约66米,是海南岛的标志景观之一。在这里可以体验“天涯若比邻”、“天涯共此时”和“同是天涯沦落人”的诗情画意。1961、196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先生三临此石,考证字乃崖州知州程哲所题,并题写了“天涯海角游览区”。此后茅盾、杨朔、艾青、吴伯萧、赵朴初、王蒙等在此留下了著名文学篇章。“天涯石”正下方还刻有“海阔天空”四字,激起人们“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雄心,诠释着“天涯海角”的意境和人们的美好未来。</p> <p class="ql-block">1961年郭沫若题写“天涯海角游览区”使这里成为名副其实的“天涯海角”,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拍照打卡。</p> <p class="ql-block">在“天涯”石后面矗立着一个巨大的花岗岩石,上面刻着“海角”二字,与“天涯”二字遥相呼应,构成了完整的“天涯海角”。据考证,“海角”二字为民国时期坚守琼崖抗击日寇的国民党王毅将军于1939年1月所题刻。<span style="font-size:18px;">江泽民总书记2000年12月22日,第三次来天涯海角时的题诗:“任他风起云涌,我自岿然不动”。</span></p> <p class="ql-block">“极目天涯”观海平台是天涯海角景区内登高望海的最佳地点,站在平台处可观望天涯石、南山108米海上观音、南海、沙滩等美丽景观,大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天涯树”是一棵奇特的榕树,其树根和树干都被压在巨石之下,却不肯向命运低头,而是在巨石的重压下寻找缝隙顽强生长,并枝繁叶茂。这棵树成为不畏重负,不屈不挠,自强不息,拼搏向上的人生境界和精神的象征,被称为“天涯一棵树”。著名的当代画家、雕刻家、艺术家何宝森教授,在巨石上题诗:“天涯一棵树,阅尽人生路,白发堪回首,绝境逢生处”。</p> <p class="ql-block">“天涯海角星”纪念雕塑建于2008年,是为了纪念国际永久编号为第9668号的小行星。“天涯海角星”由厦门大学蒋志强教授所创作,运用古代天文仪器一一浑仪、赤道经纬仪的形象特征,融入天文学元素,有三个圆弧构成,分别代表“子午环”、“赤纬环”、“赤经环”;中心的水晶制星体代表遨游在浩渺宇宙中的“天涯海角星”;广场采用周易八卦的形式,底座半弧形地球突出中国地图中的三亚位置,寓意广阔的祖国版图中,三亚这颗美丽璀璨的南海明珠与宇宙中那颗耀眼的“天涯海角星”交相辉映。</p> <p class="ql-block">下午17点,我们乘车返回儋州,结束本次登七仙岭、保亭红牡丹丰收节、游天涯海角2天1晚之旅。感谢阅读,感恩所有的美好相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