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怀着对文学巨匠吴敬梓的敬仰,以及对《儒林外史》的热爱,我踏上了前往吴敬梓故居和纪念馆的旅程。这次寻访,不仅是一次简单的参观,更是一次穿越时空、与文学经典对话的精神之旅。</p> <p class="ql-block"> 抵达全椒后,我首先来到吴敬梓故居。故居坐落于宁静的街巷之中,白墙黑瓦,古朴典雅,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踏入故居,一股浓郁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庭院不大,却布局精巧,花草树木错落有致,颇有几分扬州私人花园的韵味,徽派建筑风格尽显。</p><p class="ql-block"> 在故居里,我依次参观了出生屋、读书斋和结婚屋等。吴敬梓出身名门望族,其曾祖、祖父和父亲皆为进士,然而到了他这一代,仕途却颇为坎坷。但他血脉中流淌的才华,在《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中得以充分展现。在读书斋,我仿佛看到年少的吴敬梓手捧书卷,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为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基础;在结婚屋,我又似乎能感受到他曾经的幸福与温馨 。</p> <p class="ql-block"> 离开故居,我跨过襄河,前往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建筑气势恢宏,雕梁画栋,翘脚飞檐,尽显明清建筑的韵味。门额上“吴敬梓纪念馆”六个大字,由老舍先生题写,笔力苍劲,隶书韵味十足,为纪念馆增添了几分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进入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型石碑。碑阳刻着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的评价:“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乃始有此讽刺之书。” 这简短的话语,却精准地概括了《儒林外史》的精髓和文学价值。碑阴则是吴敬梓的简介,让我对他的生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 参观过程中,我还听到了许多关于吴敬梓的故事。他性格豪爽,喜好饮酒交友,虽生活穷困潦倒,却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他的这些经历和性格特点,都在《儒林外史》中有所体现。</p> <p class="ql-block"> 在吴敬梓著作展览馆,陈列着各种版本的《儒林外史》以及他的其他著作。我驻足许久,细细品味着这部伟大作品的魅力。《儒林外史》以其辛辣的讽刺、深刻的洞察和生动的描写,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人性的弱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书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如吝啬的严监生、迂腐的范进等,他们仿佛就生活在我们身边,让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引发了深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我来到名人题诗书画馆。在这里,我看到了许多名人的题刻和诗书画,如老舍、刘海粟、郭沫若、林散之、关山月等。这些艺术作品与《儒林外史》相得益彰,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吴敬梓及其作品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走出纪念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次参观,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也让我对《儒林外史》有了全新的认识。吴敬梓以他独特的视角和卓越的才华,为我们留下了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这部作品不仅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更是世界文学的珍贵遗产。</p><p class="ql-block"> 此次访文木故居,忆《儒林外史》,我收获的不仅是对文学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敬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相信,吴敬梓和他的《儒林外史》将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理,探索人生的真谛。</p> <p class="ql-block">摄影/编辑/撰文:聆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