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付DanDan</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3462111</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故居,现为郭沫若纪念馆坐落在北京市前海西街18号。纪念馆为庭院式四合院建筑,晚清时曾是恭王府的马号,民国初年营建为一所中西合璧的宅院。故居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和宅被抄,花园遂废。同治时成恭亲王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此处被“乐家药铺”达仁堂买下,并推倒重建,建成现在的格局,作了宅园。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p> <p class="ql-block">郭沫若故居被中国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馆舍布局一一四合院。四合院东西厢房和后罩房两侧的房间,当年分别做过会议室、秘书办公室及家人的住房。如今已辟为展室。展览从文学、历史和生平三个方面立体地表现了郭沫若这样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东厢房为《郭沫若的文学世界》,包括“诗文、史剧、译著”三个专题。西厢房为《郭沫若与中国史学》,包括“古代社会研究”、“甲骨金文探奥”、“先秦诸子批判”、“历史人物评说”四个专题。观众通过这两部分内容可以了解郭沫若在文、史两大领域中的成就与贡献。</p> <p class="ql-block">后罩房的《郭沫若的人生历程》则讲述了郭沫若追求理想、以身报国,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86年风雨人生。</p><p class="ql-block">一尊郭沫若铜像悠然自如地坐在枝叶纷披的银杏树下,它穿越时空,留下了一个文化先驱的姿态,似在沉思,又似在与前来的朋友倾心交流。</p><p class="ql-block">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在此处病逝。郭沫若(1892一一1978),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家、诗人、剧作家、考古学家、思想家、古文字学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动家。</p> <p class="ql-block">谢谢欣赏。图片/手机拍照于2025年7月1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