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7月16日上午,江苏省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英语教研员沈国锋老师莅临讲坛,以正高级教师、教育硕士的身份,为在场教育工作者带来了一场思想与智慧的盛宴。作为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沈老师深耕小学英语教育多年,荣获全国十佳小学外语教师、全国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多项殊荣,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长期致力于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与实践指导,成为教育路上的引路人。</p> <p class="ql-block"> 围绕《义务教育英语课标(2022版)课程内容》,沈国锋老师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他指出,主题是英语课程的灵魂,教师应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维度出发,深入挖掘主题内涵,使其成为串联知识、培育核心素养的桥梁。在讲解“人与社会——历史、社会与文化”主题群时,沈老师通过具体语篇实例,生动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中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文化理解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从语言掌握到文化认同的跃升。</p> <p class="ql-block"> 在语言知识的系统梳理方面,沈老师强调语音、词汇、语法、语篇与语用知识的有机整合,倡导教师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他指出,词汇教学不应止步于音、形、义的记忆,而应在语篇中理解其运用与搭配,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提升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语法教学中,他结合语篇实例,阐释词法与句法的协同作用,帮助学生认识到语法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而非机械记忆的规则。</p> <p class="ql-block"> 7月16日下午,沈老师继续围绕新课标,深入剖析语篇知识的内涵,厘清其与其他课程内容要素之间的关系。他强调,准确把握语篇概念,有助于提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教学活动的设计应始终围绕教学目标展开,建立在精准分析语篇的基础上,体现逻辑性与层次感。他鼓励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语篇分析能力,拓展阅读教学的语篇类型与资源,强化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助力学生语篇意识的形成与语言素养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小学英语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助力教师把握新课标理念,7月17日上午,一场聚焦“基于新课标理念的小学英语教学设计”的培训活动顺利开展。商丘师范学院外语学院院长孙艳玲教授担任主讲,众多小学英语教师参与学习。</p> <p class="ql-block"> 培训伊始,孙教授围绕教学设计概念、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与形式展开讲解,从教材分析、学情研判到教学目标、重难点确立,层层递进。随后,深入剖析新课标教学理念发展,对比2011版与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晰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到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转变,解读语言能力、文化意识等核心素养内涵 。同时,介绍课堂教学过程优化设计,从3Ps到7Ps的进阶,为教学环节创新提供思路。</p> <p class="ql-block"> 培训中,孙教授结合丰富案例,对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原则、案例进行分享剖析,理论联系实际,帮助教师理解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融入教学设计。参训教师认真聆听、记录,纷纷表示对新课标有了更深认知,掌握了实用教学设计方法,收获颇丰。</p> <p class="ql-block"> 此次培训,为小学英语教师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助力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提升教学设计水平,对推动小学英语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p> <p class="ql-block"> 为推动教师教育创新,助力学生深度学习,7月17日下午,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王彩琴教授以“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引导学生乐学善学”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专题讲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彩琴教授是全国首届教育硕士优秀教师、河南省“最美教师”、新时代十大师德楷模,同时担任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成员等职,深耕教师教育三十余年,在“同课异构、观课议课、临床式案例教学”等领域有着丰富经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王教授以敏锐的观察力,深入课堂根源,用一个个贴近生活的实例,揭示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痛点与不足。她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阐述了如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促进互动等方式,让学习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而是成为学生主动探索、深度参与的过程。课标要求教师要研读教材,开展基于学情的精准教学,王教授引领我们解读76页的课标,让我们和它产生深度链接。在讲到“……把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王教授提到这是她讲座题目的来源,让自己的话有据可依。对标主题图的问题“How do you think the children in the photo feel about the weather?”这个问题确实比较拗口,学生需要花时间去翻译、去明确它所表达的意思,再回答。彩琴老师直接改为“Are the children eninging the rain?”这便成了一道学生可以脱口回答的题。这也提醒我们,要基于学情,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设置适合自己学生的问题设计和活动设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场讲座,王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学生心理的深刻理解,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关于英语学习与人生哲学的深度对话。随着讲座的圆满结束,在场的每一位教师都深受启发,对如何打造真实、有效的课堂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