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窑湾古韵到万楼新潮——湘潭一日游

紫郡妈妈

<p class="ql-block">  炎炎夏日,总要出门感受一下火热的激情。于是,我开始做攻略,规划好行程:湘潭—韶山—长沙,开启一场四天三晚的特种兵式湖南之旅。</p><p class="ql-block"> 7月12日9点从全州出发,中午1点左右抵达湘潭麓枫酒店(易俗河店)(美团上预定的)。酒店位置虽不在市区,但房间宽敞、设施齐全,整体条件非常不错,值得推荐。</p> <p class="ql-block">  一路由唐老师驾车,抵达酒店后,由于对周边环境不熟悉,我们外出转了一圈,却未能找到合适的餐厅吃午餐,只好点外卖简单解决。原本计划饭后稍作休息便前往湘潭市博物馆,可惜错过了预约时间,计划赶不上变化,只能临时调整行程,前往窑湾历史文化街区。</p><p class="ql-block">第一站——窑湾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  窑湾历史文化街区始建于晋代(公元313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是湘潭城区文化起源最早、人文资源最丰富、文化底蕴最深厚的地方。明清时期,这里“万商云集、千帆林立”,曾有“小南京”“金湘潭”的美誉。整个街区占地623亩,规划用地面积达41.53公顷,漫步其中,仿佛穿越千年。</p> <p class="ql-block">  大唐兴寺,原名石头寺,始建于晋代,唐代名僧智俨曾在此修行,并留下智俨石塔,故又名石塔寺。寺前临湘江,后依古木,烟霭缭绕,意境悠远。唐代文学家刘禹锡曾为智俨大师撰写石塔铭文,为这座古刹增添了几分文气。</p> <p class="ql-block">  望衡亭,坐落于陶公山下、湘江岸边的石嘴垴上,建于1932年,全为麻石结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登亭远眺,衡峰秀色尽收眼底,江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唐兴桥,位于沿江西路陶公山下,因邻近唐兴寺而得名,是湘潭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其历史可追溯至秦末,原名壶山桥。唐高宗时期,褚遂良被贬至潭州,后隐居于石头寺,桥名遂改为“唐兴桥”,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p> <p class="ql-block">  潭宝汽车站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六月,是潭(湘潭)宝(宝庆,即邵阳)公路的起点站,为中国最早的公路车站之一。2006年6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了湘潭交通发展的历史变迁。</p> <p class="ql-block">  窑湾码头依湘江而建,因江水在此回旋而得名,是古代中南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在以水运为主的年代,这里联南接北、承东启西,成为广州进出口货物的重要中转站,亦是连接上海、汉口与西南地区的商业枢纽,见证了湘潭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万楼。</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阁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由时任湘潭县令包鸿逵主持修建,京官李腾芳为其命名为“万楼”,寓意“万,乃数之大者,邑从此而大”。万楼总高63.48米,主楼52.58米,采用内九层、外五层的结构,外观融合皇家大院的庄重、寺庙的典雅与江南民居的柔美,如马头墙、猫拱背墙、灰瓦等元素,展现出独特的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  夜幕降临,万楼在灯光的映衬下熠熠生辉。晚上8点,万楼准时亮灯,整座楼阁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湘江之畔。</p> <p class="ql-block">  万楼的灯光秀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光影交错,如梦如幻,将这座古建筑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万楼·青年码头是湘潭市委、市政府与湖南电广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地标性文旅项目,总投资超10亿元。项目以658个集装箱集市为载体,融合光影演艺、潮玩体验、特色美食等多种业态,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潮流交汇的国潮时尚聚集地。</p> <p class="ql-block">  烟花秀在夜空中绽放,五彩斑斓,绚丽夺目,为这场旅程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  在停车场欣赏到这场炫丽的烟花秀,仿佛是这座城市用最热烈的方式,欢送我们离开万楼,结束这充实而难忘的湘潭一日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