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 自强、自信、自立》</p><p class="ql-block"> 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从一家国企调动至一家事业单位。三年后,单位入不敷出,经济效益持续下滑,家庭财政状况也随之岌岌可危,几近崩溃边缘。迫不得已之下,几经思量,痛下决心,决定放下身段,背水一战,铤而走险。在一位贵人——也是挽救家庭命运恩人的帮助下,不等不靠,自谋生路,计划在郑州陇海路某家具商场设摊经营。然而,当时我连区区5000元启动资金都难以筹措,更别提那笔15000元的单位调入集资款——原本承诺三年连本带息归还,却已逾期一年仍未兑现。</p> <p class="ql-block">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囊中羞涩,无力支付初设摊位启动资金,百无聊赖之际,我想到了家中的姐妹。 </p> <p class="ql-block"> 1999年三四月间的一天,我来到母亲家,想借用电话向姐妹借钱。了解我处境的母亲连连说道:“好!好!多说点好话,让她借给你。”她眼巴巴地看着我拨通电话。电话那头,姐妹沉默良久,最后深深地“唉”地叹了一口气。听到这声叹息,我明白她亦有难处,便低声客套几句,默默挂断电话。霎时间,一种被人看不起瞧不起、害怕借起钱还不起钱的蒙羞耻辱感与无名怒火在心中升腾,坐在床边、揣着手、一言不发、细心的母亲,用她那敏锐地眼光,察觉到我的情绪变化,她静静地看着我,又望向那部沉寂的电话,仿佛期盼铃声再次响起……。“唉,孩儿,自己不哭,眼里没泪。向人借钱难啊!”母亲叹息着,又说道:“求人不如求己,靠谁不如靠己。谁也指望不上,只能自己争口气!不能让别人看笑话。”望着母亲爱莫能助的神情,我默念着她的话。这些平日听惯的朴素言语,此刻却在我心中激起别样的波澜与动力。我站起身,语气坚定而悲壮:“妈!您看着,您就看着,我一定能把钱借来,一定能把摊位办起来!”</p> <p class="ql-block"> 此后,我四处筹措资金。在两位同事的支持和年近七旬的父亲鼎力相助下,仅以2000元作为启动资金,最终在郑州陇海路某家具商场设立了摊位。1999年4月15日,主营工艺品、家饰、油画、现代画及卡纸画的“典雅画廊”正式开业。</p> <p class="ql-block"> 俗话说:拉锯就出沫。出乎意料的是,生意出奇的好,一时“洛阳纸贵”。短短两个月便收回成本,第三个月便开始盈利,真正实现了“四两拨千斤”——以最小的投入换取最大的回报。</p> <p class="ql-block"> 两个月后,姐妹来到商场,见“典雅画廊”生意兴隆,当即掏出1000元表示支持。我郑重收下这笔钱,将其仔细叠好夹入书中。三个月后,我委托父亲将钱如数归还。</p> <p class="ql-block"> 至今,我仍清晰记自得那天借钱时母亲焦灼、希冀、期盼、热望的眼神,以及她那番关于自强、立、自信的朴素话语。正是这些话,支撑我在后来波诡云谲的商海浮沉中勇立潮头,不断挑战自我、抢占先机。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刻,心中总会涌起必胜的信念——母亲的话所迸发的能量与影响,远非言语可以衡量。</p> <p class="ql-block"> 当你学会放下身段时,便是觉醒的开端,亦是成熟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 母亲始终期盼她的儿子能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草稿于2025年5月10日</p><p class="ql-block"> 终稿于2025年6月18日(阴历5月23日母亲诞辰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