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劳动节长期闭来无事,想外出游玩,又怕景区人山人海。于是,在网上搜到离西塘古镇仅有七八公里远的祥符荡等小众景点。</p><p class="ql-block"> 3日晨,将导航目的地设置为嘉善祥符荡,自驾一个小时许,导航显示已到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下车后,只见干涸的湖床边搁浅着一艘渔船,湖床旁有一个新建的居住小区,询问了在小区旁绿化带做维护的环卫人员得知这里还没到祥符荡。按照他的指点,又开了几公里才到了西塘镇北部的祥符荡,这里距西塘古镇仅有8公里。</p> <p class="ql-block"> 车子停在祥符荡岸边马路对过的露天免费停车场,与停车场相邻的是祥符荡科创绿谷,穿过马路来到祥符荡岸边。</p> <p class="ql-block"> 祥符荡碧波荡漾,湖水清晰见底,水草随着波浪翩翩起舞,翠绿色植物环抱湖岸,木棧道及造型别致的桥梁镶嵌在湖水与绿草之间,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湖岸边及栈道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湖中行驶的小船吸引着游人的视线,祥符荡石坝纪念亭屹立在湖岸旁,画龙点睛之作让祥符荡更加妩媚动人。</p> <p class="ql-block"> 祥符荡原为天然湖泊湿地,水域面积约3平方公里,水系连通太浦河,被纳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后,定位为科创高地、生态样板和文旅融合。</p> <p class="ql-block"> 目前,祥符荡环湖生态景观基本建成,骑行道、步行道串联湿地公园,到了秋天水杉林景色绝佳。</p> <p class="ql-block"> 祥符荡打卡之后,驾车20分钟许来到了嘉善千窑镇的龙庄讲寺。龙庄讲寺距西塘古镇8公里。</p> <p class="ql-block"> 进入龙庄讲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潮音楼等建筑处处呈显出江南传统风格和佛教寺院特色融合之美,我寻找着不同的角度按下相机快门。</p> <p class="ql-block"> 龙庄讲寺始建于清代,原名“龙庄庵”,后改名“龙庄讲寺”。寺院几经兴衰,近年,经过重建和修缮,恢复了其宗教功能和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龙庄讲寺以“讲寺”为名,突出其作为佛教讲经说法的场所,注重佛学教育和文化传播,它是嘉善地区重要的佛教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离开龙庄讲寺,驱车3分钟就到了千窑镇上的沈家窑窑墩(传统土窑),只见两个窑墩之间竖着二个烟囱,窑墩的部分外顶部和部分外墙面长着长长的野草,一看便知这窑墩有年头了。</p> <p class="ql-block"> 走进窑墩的内部,一个窑墩是作为展示用的,窑门敞开,窑室里是装窑后经烧制的砖块;另一个窑墩正在烧窑制砖,只见窑工不停的将柴草送至火口,通过窑门的小孔可见窑室里的火烧得正旺。</p> <p class="ql-block"> 这种传统的土窑烧制砖块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制坏,凉干,装窑,烧制,冷却,打磨。</p> <p class="ql-block"> 嘉善地区自古优质粘土丰富、水运便利,砖瓦烧制业发达,明清时期尤为兴盛,历史上千窑镇是砖瓦业中心,这里有“砖瓦之乡”“千窑瓦都”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沈家窑是嘉善地区一处传统砖窑遗址,是当地保存较完好的传统砖窑之一,延续了数百年的传统工艺,见证了江南民居建筑材料的制作历史。</p> <p class="ql-block"> 随着现代建材的普及,传统砖窑逐渐衰落,沈家窑作为文化符号被保留,部分转为展示性生产。</p> <p class="ql-block"> 漫步祥符荡,碧波轻漾,如入江南水墨;</p><p class="ql-block"> 龙庄讲寺钟声幽远,古刹清寂,涤尽尘心;</p><p class="ql-block"> 沈家窑墩土陶斑驳,犹见干年窑火不息。</p><p class="ql-block"> 半日闲游,恍若穿越时光,嘉善之韵,尽在自然与人文的交织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