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4月,因缘际会,我开始提笔写下“每日一省”。这一写,便坚持至今,成为自我观照与家庭沟通的桥梁。</p>
<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5日,我在“每日一省”中写道:</p>
<p class="ql-block">今日在儿子面前,我犯了两个错。其一是中午见马路上空无一人,便骑着电动车闯了红灯;儿子当场质问,我却还试图辩解。其二是我对儿子说,自己最爱唱《清静经》,甚至觉得它胜过他喜欢的所有流行歌曲;儿子听后笑着提醒我:“你又起了比较、攀比的心。”</p>
<p class="ql-block">今日做对的一件事,是傍晚时真诚地向儿子道歉,坦承自己的两个过失。那一刻,我感受到放下身段后的轻松,也体会到孩子眼中那份清澈的觉察。</p>
<p class="ql-block">今日学到一句话,深有感触:无论别人说什么,自己的回应都应是“你说得很对”。因为每个人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与标准上发言,而所谓标准,其实并无绝对对错。我们真正要思考的是:他为何会有这样的判断?</p>
<p class="ql-block">一年多来,我坚持将每日一省的内容发到家庭小群,让先生、女儿、儿子一同监督我的言行。这种公开的自我检视,督促我尽量做到言而有信、行而有度,避免空谈虚言。也正因为如此,这一年多来,家人对我的指责越来越少,而在我眼中,每一位家人也愈发温暖、可爱。</p>
<p class="ql-block">我愈发明白:哪怕一个人再优秀,若长期浸泡在负面的环境与关系中,也会逐渐失去光芒,变得焦虑、敏感甚至失控。每个孩子出生时都是一张白纸,之所以随着成长变得截然不同,根源往往在于“土壤”出了问题。</p>
<p class="ql-block">因此,夫妻之间一定要彼此托举、相互滋养。唯有先建立起稳固而温暖的关系,才能将这份力量传递给孩子。当家庭氛围充满理解与支持,孩子自会成长为令人欣慰的模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