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花花跟尿不湿说Bye一Bye一一爷爷手记(三十)

蒋健

<p class="ql-block">  一晃小孙女都2岁半了,是该到了跟尿不湿说Bye一Bye的时候了。每当看着小花花穿尿不湿的样子,总会让我想起儿子小时候穿尿布的尘封往事。</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初,尿不湿好像己进入我国市场,但用的人家极少,大多数家庭还是习惯用尿布。但凡在家门口、阳台上和院子里,挂满了尿布的都是家有宝宝的。“彩旗飘飘”真的是属于我们这一代父母,独特风景和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洗尿布绝对是件辛苦活,尤其是在冬季,冰凉的水会把你的手冷麻了。记得儿子出生那会,我工作比较忙,洗尿布大多是孩子妈妈的事,但外婆等长辈们一到家,肯定是抢着洗尿布。尤其让我难忘的是,在家极少洗衣做饭的外公,竟然也会帮着洗外孙的尿布。如今想来,那一片片尿布承载着多少个手忙脚乱的日夜,也融进了多少长辈们无言的爱。</p> <p class="ql-block">  现在尿布己经很少看到了,尿不湿也已进入了寻常百姓家。我家儿媳妇在待产的时候,就提前准备好了一包又一包的尿不湿,年轻的父母们已经彻底告别了洗尿布的时代。</p><p class="ql-block"> 然而,尿不湿穿上去容易,脱下来却并不简单。小花花奶奶看到小区里同龄小朋友,都先后戒掉了尿不湿,赶紧在网上购买了一打花花绿绿的小内裤和小鸭鸭形状的小马桶。小花花穿上薄薄的小内裤后,顿觉轻松了许多,很是喜欢。</p><p class="ql-block"> 但到了要尿尿的时候,小花花要么不说,要么说晚了,每天免不了要洗好几条裤子,拖好几遍地板。最让人挠头的是拉臭臭,即便小肚子很胀了,要么不肯坐小马桶,要么又哭又闹,就是不肯就范。实在没办法,奶奶只好替她换回尿不湿,不一会儿就解决了。</p> <p class="ql-block">  见此情景,爷爷作为一名老医生,就给小花花下了个“诊断”一一尿不湿依赖综合征。这毛病教科书上可能没有,但我觉得蛮正确的。在生理上,之前她习惯了随时随地,没有压力的“释放”。在心理上,尿不湿是她大小便的“安全区”,对小马桶有害怕和抵触情绪,一时难于适应。</p><p class="ql-block"> 既然找到了“病因”,我们就采取了两个方法对因治疗。一是生理上断供。白天坚持不穿尿不湿,晚上睡前穿一下过渡。即便拉在裤子里了,也不批评,相反给予表扬和肯定。二是心理上疏导。让她知道自己长大了,是大宝宝了,那些小哥哥和小姐姐们,都是不穿尿不湿,在卫生间里上厕所。小马桶是小花花专用的,坐着很舒服的。另外,我们还给予奖励,如果在小马桶上拉臭臭,就给她买最喜欢吃的鳗鱼饭。</p><p class="ql-block"> 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激励下,小花花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终于摆脱了“尿不湿依赖征”的困绕,也让我们一家人再次体会到了小花花成长的喜悦。</p> <p class="ql-block">  虽然尿不湿的出现,抹去了千家万户的“彩旗飘飘”,省去了无数搓洗的辛劳,而告别尿不湿的历程,又让人重温了育儿路上,那份必须的亲力亲为,那些无法假科技之手省略的“责任”。</p><p class="ql-block"> 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但在孩子每一步的成长过程中,那份被需要、被理解、被引导和被等待的亲情和爱,却从未被改变,也不可能被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