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从黑山首都波德戈里察出发,中午11时经过两国海关,出境黑山共和国,入境阿尔巴尼亚,沿途车窗外的田园风光,真是美不胜收。下午到达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b></p> <p class="ql-block"><b>逛逛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b></p><p class="ql-block">阿尔巴尼亚,欧洲唯一一个穆斯林国家。</p><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广场,它不仅是地拉那的交通枢纽,也是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斯坎德培的骑马雕像,象征着他对阿尔巴尼亚的杰出贡献。</p><p class="ql-block">广场周边有许多重要建筑,包括文拉宫文化宫、国家歌剧院、国家图书馆、国家银行、市政厅以及多个政府部门。</p> <p class="ql-block">国家历史博物馆和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斯坎德培骑马雕像,广场最著名的作品,纪念领导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民族英雄斯坎德培。</p> <p class="ql-block">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位于斯坎德培广场一侧,是地拉那的地标性建筑。始建于1789年,由Molla Bey奠基,后由其子哈奇·艾特海姆·培于1823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与地拉那钟楼相连,构成了城市的历史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清真寺门口遇到热心的土耳其美女,为我们拍照并合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座清真寺是地拉那为数不多的奥斯曼建筑之一,也是巴尔干地区为数不多的彩绘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内部壁画描绘了树木、瀑布、桥梁等自然景观,这种风格在伊斯兰艺术中较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地拉那“金字塔”,也是地标性建筑。这里最初是为纪念霍查而设计的个人博物馆。后来有相当长时间内成了烂尾楼,据说近两年才重新进行提升改建,外面是多个直通塔尖的白色阶梯,里面是五颜六色集装箱组成的小房子。</p> <p class="ql-block">登上“金字塔”顶,城市风光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埃特赫姆贝清真寺,地拉那最古老的建筑之一,女士进门需要带头巾,且只能去二楼。</p> <p class="ql-block"><b>D7、地拉那→萨兰达(阿尔巴尼亚)</b></p><p class="ql-block"><b>游览蓝眼睛泉眼,至萨兰达,游览四十圣徒修道院,住萨兰达。</b></p> <p class="ql-block"><b>探访阿尔巴尼亚的九寨沟——蓝眼睛泉眼。</b></p><p class="ql-block">从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出发,一路翻山越岭,前往阿尔巴尼亚海滨小城-萨兰达,沿途打卡深山中隐藏的“蓝眼睛泉眼”。</p> <p class="ql-block">从停车场,沿着曲折山路,顶着太阳行走在山野之中,寻找被当地人称为“蓝眼睛”的神秘泉眼…,一路上,绿树成荫,湖光山色,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大约三十分钟后,来到泉眼边,只见清澈的水流,从深深的地下山洞中涌出,呈现出如梦如幻的色调,如同深邃的蓝色眼睛,洞穴深度在50米以上,常年保持在10度的水温,凑近看,如同莫奈油画,色彩与光影交织,惊艳无比!</p> <p class="ql-block">用一段小视频,更能表达隐藏在深山里的“蓝眼睛泉”的秀美!</p> <p class="ql-block"><b>登上山坡,走进四十圣徒修道院。</b></p> <p class="ql-block">四十圣徒修道院,坐落于阿尔巴尼亚南部海滨城市萨兰达背后的小山上。</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于六世纪的修道院就是这座城市名字的由来,萨兰达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40”。</p> <p class="ql-block">传说,这座修道院是为了纪念40位罗马殉道者而建,他们不愿放弃基督教信仰而被放逐。</p> <p class="ql-block">登上小山,走进四十圣徒修道院遗址,流连于断壁残垣间,这里是观赏整个萨兰达海湾的绝佳之处,与希腊、意大利隔亚得里亚海相望,一半是蔚蓝的海水,一半是翠绿的青山,展现在眼前的美景令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傍晚,在阿尔巴尼亚萨兰达亚得里亚海海滨转转。</p> <p class="ql-block">萨兰达,希腊和阿尔巴尼亚的边境城市,南临希腊,西与意大利隔海相望,拥有缓缓起伏的丘陵,错落有致的街道,和绝美的落日海滩,海水清澈,阳光迷人。</p> <p class="ql-block">当地原住民比较多,没有完全商业化,有浓厚的生活氛围,周边餐厅、酒吧林立。</p> <p class="ql-block"><b>D8、萨兰达→培拉特→都拉斯(阿尔巴尼亚)</b></p><p class="ql-block"><b>打卡:吉诺卡斯特城堡、培拉特古城(千窗之城),宿都拉斯。</b></p> <p class="ql-block"><b>走进悬崖上的千年军事迷宫——吉诺卡斯特城堡,它是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堡垒。</b></p><p class="ql-block">吉诺卡斯特,是阿尔巴尼亚南部内陆地区的一座山坡城镇,与滨海城市萨兰达很近,之间隔着吉雷山脉,该镇因其“保存完好的奥斯曼城镇的罕见典范”而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吉诺卡斯特城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2和13世纪的伊庇鲁斯人时期。14世纪末,奥斯曼帝国征服了这片土地,苏丹贝亚齐德二世在1490年左右对城堡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进。</p> <p class="ql-block">吉诺卡斯特城堡是这座城市最宏伟的建筑之一,它坐落在城市中心的岩石峭壁上,享有德里诺山谷和周围群山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古城堡的防御性极强。城墙大多矗立在陡峭、不可逾越的岩石上,并有五座强大的塔楼加固重要位置,只有四个入口通向城堡内部。</p> <p class="ql-block">城堡面积很大,有数道门、内院、规模宏大的内部空间、军械大厅、阅兵场、钟楼等,犹如迷宫一般,第一次进入这样的防御工事内部,感到十分震撼。</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那些隐藏在砌体中的内部空间,是一个恢宏庞大、精心设计的体系。大的空间有数十米长的宽阔走廊,一侧面向山下的炮台位摆放着一系列大炮,据说总共有88门。</p> <p class="ql-block">城堡里有一个军事博物馆,展示缴获的炮兵和共产党抵抗德国占领的纪念品,以及一架缴获的美国空军飞机,以纪念共产党政权与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斗争。</p> <p class="ql-block">吉诺卡斯特,是阿尔巴尼亚南部内陆地区的一座山坡城镇,与滨海城市萨兰达很近,之间隔着吉雷山脉。该镇因其“保存完好的奥斯曼城镇的罕见典范”而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遗产。</p> <p class="ql-block">吉诺卡斯特城堡位于德里诺河谷西侧的山脊上,长约500米,宽度在10-90米之间,是一个长条形的高地要塞,远看犹如一艘巨大的战船,是欧洲最早最大的山地军事要塞之一。</p><p class="ql-block">登上城堡,视野十分开阔,放眼望去,前方是宽阔的河谷和巍峨的远山,后面是雄伟的吉雷山脉的巨大山坡,左右两侧可俯瞰存在了数百年的奥斯曼古城的壮丽景色。</p> <p class="ql-block"><b>走进阿尔巴尼亚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培拉特古城</b></p> <p class="ql-block">培拉特位于阿尔巴尼亚中部,奥苏姆河穿城而过,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是阿尔巴尼亚最古老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培拉特古城历经拜占庭、罗马、奥斯曼帝国统治,融合了多种宗教与文化,被称为“活着的奥斯曼城市”。</p> <p class="ql-block">这里曾是罗马和拜占庭时期的军事要塞,山顶城墙城堡、教堂鹅卵石街巷,拜占庭和奥斯曼时期遗迹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奥斯曼风格建筑群保存完整,老城区与新城区以广场为界,保留了13-14世纪的教堂、清真寺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培拉特房屋沿山坡层叠分布,白色外墙搭配棕红色方形窗户,从河岸眺望宛如“千只眼睛”,形成独特视觉符号“千窗之城”。因其依山而建的奥斯曼风格的白色房屋上,密布上千个窗户而闻名,200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风格的白色小屋层层叠叠,每栋多个棕红色窗户,如千窗叠嶂、极为壮观。行走其中,仿佛踏入了历史的长河。</p> <p class="ql-block"><b>傍晚来到阿尔巴尼亚-都拉斯,海边逛逛。</b></p><p class="ql-block">都拉斯,阿尔巴尼亚历史最悠久的城市之一,曾是14世纪封建公国(都拉斯公国)的首都,后因威尼斯和奥斯曼帝国的争夺而衰落。是阿尔巴尼亚的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海港,位于亚得里亚海沿岸,同时也是都拉斯州的首府,拥有丰富的古罗马和拜占庭历史遗迹,见证了其作为古希腊殖民地(埃庇丹努斯)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b>D9、都拉斯→布德瓦(黑山)</b></p><p class="ql-block"><b>今天从都拉斯出发斯,14:45过海关,离境阿尔巴尼亚,入境黑山,沿途打卡:斯库台湖、圣斯特凡岛,宿布德瓦。</b></p> <p class="ql-block"><b>都拉斯的古尔班节</b></p><p class="ql-block">清晨四点半,都拉斯在清真寺的宣叫声中苏醒,走到都拉斯最大的清真寺,已人头攒动,场面宏大,才知道今天是古尔班节。</p> <p class="ql-block">从阿尔巴尼亚都拉斯到黑山布瓦德,从斯库台湖到圣斯特凡岛,山海相望,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b>斯库台湖边走走,享受旅途半日休闲时光。</b></p> <p class="ql-block">斯库台湖,它是巴尔干最大最美的淡水喀斯特湖泊,湖水被国境线一分为二,北面为黑山共和国所有,南面为阿尔巴尼亚所有。</p> <p class="ql-block">湛蓝的湖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远处的山峦与蓝天白云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湖边的餐厅、咖啡店、悠闲的人们,传递着独特而迷人的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b>圣斯特凡岛</b></p><p class="ql-block">距离布德瓦老城几公里的圣斯特凡岛,是欧洲名流的度假胜地。它是一个陆连岛,通过狭长浅滩与陆地相连,岛上建筑错落有致,现在是豪华酒店。即便不登岛,在山顶观景台也能将整个海湾美景尽收眼底,感受它的迷人魅力。</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是黑山亚得里亚海岸线上的一颗隐蔽宝石,一个充满活力的历史和现代奢华的度假胜地。</p> <p class="ql-block">圣斯特凡岛,坐落在亚得里亚海旁,是黑山共和国沿海地区最大的亮点之一,这座小巧的岛屿通过一条地峡和大陆相连。</p> <p class="ql-block"><b>D10、布德瓦-科托儿→布德瓦(黑山)</b></p><p class="ql-block"><b>今天蓝洞出海、打卡科托儿古城、布德瓦老城,宿布德瓦。</b></p> <p class="ql-block"><b>科托尔蓝洞出海之旅。</b></p><p class="ql-block">在黑山亚得里亚海沿岸的科托尔峡湾包一艘快艇出海,每人30欧,全程大约4小时。</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潜艇隧道,这是一处冷战时期南斯拉夫修建的潜艇掩体。</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远观马穆拉岛,这里原来是19世纪奥匈帝国的军事要塞,如今被改造成高奢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蓝洞,中午时分是蓝洞光线最美的时候,特别惊艳。</p> <p class="ql-block">水性好且胆大的可以在这里跳海游泳进入蓝洞里,船夫会预留一点时间。</p> <p class="ql-block">当快艇穿越蓝洞的狭窄通道时,仿佛进入了时空隧道,阳光透过蓝洞顶部自然形成的开口洒下,美丽的光线照射在水下,有独特而迷人的光影效果,这是一系列令人惊叹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乘风破浪的感觉真是太爽了。</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登陆圣母岩岛,这一站船会停留30分钟,在岛上可以远眺佩拉斯特的美景,也可以近距离看到旁边不对外开放的私人岛屿圣乔治岛。</p> <p class="ql-block">远眺佩拉斯特古镇,这是一个很有历史底蕴且很安静的海滨中世纪古镇,适合花半天时间逛一逛,坐在海边喝咖啡、吹海风。</p><p class="ql-block">时间关系,我们没有走进这座古镇。🤭</p> <p class="ql-block">制作一段视频,直观表达蓝洞之旅的精彩片段。😀</p> <p class="ql-block">出海结束后,去旁边的科托尔古城游玩。</p> <p class="ql-block"><b>走进科托尔古城。</b></p><p class="ql-block">科托尔古城,位于黑山的亚得里亚海边一座充满历史气息的海港古城。建立于公元7世纪,曾是世界重要的贸易和航海中心,如今依然保留着丰富的历史遗迹。</p><p class="ql-block">古城坐落在陡峭的圣乔瓦尼山之下。山顶矗立着十六世纪的堡垒,老城是地中海沿岸中世纪古城中保存最完好的定居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进入古城有三个门。主门朝南,面向大海,建于500多年前。现在门头上“1944.11.21”的字样,是铁托的军队打败法西斯解放古城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历史:公元前1-2世纪就有古罗马人在此定居,当时这里被称为阿克鲁维乌姆( Acruvium ),是罗马达尔省的一部分。公元535年,东罗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于在此建立要塞,7世纪,塞尔维亚人在阿克鲁维乌姆旧址上,正式建城科托尔。塞尔维亚的统治与艺术在13-14世纪达到巅峰,在此建造了大量中世纪教堂和修道院。</p><p class="ql-block">15-18世纪,科托尔在将近四个世纪的威尼斯共和国统治时期达到鼎盛,建筑风格深受威尼斯文化影响。期间,该城也曾两度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18-19世纪,科托尔几次易主,先后被奥地利、法兰西等国家控制。一战后,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这座古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68年,曾被古罗马人统治过四百年,因此这里的建筑都有威尼风格。</p> <p class="ql-block">建于1602年的钟楼</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保存有许多罗马——拜占庭式、哥特式、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包括:钟楼、圣特里芬大教堂、圣卢卡教堂、圣尼古拉教堂等。</p> <p class="ql-block">古城的主教堂(圣特里芬大教堂),始建于1166年,是科托尔古城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黑山最重要且为数不多的罗马天主教堂,其屋顶上的双十字架被称为“大主教十字”。教堂前有一个较大的广场,整点会敲钟,颇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古城里有服装店、餐饮店、咖啡、冰淇淋等小吃店,连中餐馆也有。</p> <p class="ql-block">建于1602年圣卢卡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尼古拉斯东正教堂(Church of Saint Nicholas),建成于1909年,是古城的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老城墙环绕着古城,博物馆、教堂、石头街道、广场以及城门,每一处都让人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一棵百年树龄的黑杨树,是老城区电影院广场的“地标”。它是在1667年强烈地震后,在圣母玛利亚修道院的院子里种植的。这棵杨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威尼斯时期,曲曲折折的树枝和打结的开裂树干交织在一起,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它都是游客和旅行者最喜欢的地方,而对于这一地区的许多居民来说,它是童年幸福的象征。无数的文化和娱乐活动,过去和现在都在这棵树的树冠下举行。这棵树是许多文化活动的象征,特别是在科托尔儿童戏剧节期间。</p> <p class="ql-block">拜伦曾写下“在地球诞生之初,陆地与海洋间最美的邂逅之地一定是黑山海岸”,同时,2016年,科托尔被《孤独星球》评为必去十大城市之首。</p> <p class="ql-block">科托尔是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存中世纪古城原貌最完整的城市之一,并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游走古城,仿佛置身于中世纪的时光里。 </p> <p class="ql-block">号称欧洲“长城”的科托尔城墙,长4.5公里,始于海边,沿山坡蜿蜒向上,用了900年才建成。周围高悬的石灰岩崖壁创造出最壮美的地中海风景。</p><p class="ql-block">如果有时间,也有体能,可以登上城墙,看科托尔峡湾风光,一定不会让你失望。</p><p class="ql-block">我们上午蓝洞出海,下午古城,还要留时间回布德瓦,时间有限,没有上去,遗憾错过。科托尔应该呆两天。🤭</p> <p class="ql-block">从科托尔回到布德瓦,先在布德瓦老城边找个餐厅吃饭。</p> <p class="ql-block"><b>逛逛黑山布德瓦老城</b></p> <p class="ql-block">黑山布德瓦,亚得里亚海畔的梦幻之境。这座位于黑山的海滨城市,简直是亚得里亚海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这里,仿佛时间都慢了下来,让人沉浸在无尽的浪漫与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是黑山的一座古城,位于亚得里亚海畔。被称为布德瓦的里维埃拉,借地中海著名的旅游胜地里维埃拉来形容布德瓦海岸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有着2500年悠久历史的老城,就像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被中世纪城墙环绕,城内狭窄的街道、石头房屋和防御工事,都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是黑山最有名的旅游胜地,以美丽的沙滩、丰富的夜生活和独具特色的地中海式建筑闻名于世。</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被中世纪城墙环绕的老城有堡垒、高塔和城门,整个老城就是座独一无二的建筑和市镇,狭窄的街道、小广场、咖啡馆、精品店、餐厅、画廊等都能在这里找到。</p> <p class="ql-block">圣伊凡教堂、圣三一教堂和圣玛利亚教堂是老城的精华,圣伊凡教堂的灰白色花岗岩建筑十分醒目,其高耸入云的塔楼是地标之一;圣玛利亚教堂红顶白墙,与蔚蓝海水相映成趣。</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围绕着防御性的石墙,城墙外就是海滩,非常漂亮,绝大多数的老城建筑是由威尼斯人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在黑山的亚得里亚海之滨,布德瓦老城静静矗立,宛如一个装满历史与浪漫的时光宝盒 ,承载着2500年的悠悠岁月。</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因其2500年的悠久历史而成为亚得里亚海岸边最古老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拥有10公里长的美丽海滩,海滩在老城城墙附近,在这里可以一边享受阳光沙滩,一边欣赏老城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布德瓦老城有一座芭蕾舞女雕像:爱情与忠诚的象征。这座雕塑在莫格伦海滩上,一个美丽的年轻女孩,永远保持着优雅的姿势,矗立在礁石上。少女保持着跳舞姿势,凝视着布德瓦古老的城堡…</p> <p class="ql-block"><b>D11、布德瓦→萨拉热窝(波黑首都)</b></p><p class="ql-block"><b>今天9点从布德瓦出发,11:25经过黑山、波黑海关,进入波黑境内,游览莫斯塔尔古镇,宿萨拉热窝。</b></p> <p class="ql-block">从黑山布德瓦到波黑首都萨拉热窝,沿途经过莫斯塔尔。</p> <p class="ql-block"><b>逛逛波黑美丽的城市——莫斯塔尔。</b></p><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是波黑一座以桥命名的城市,它是一个有着五百年历史的古镇。莫斯塔尔在近代经历了惨烈战火,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停战开始复兴,全镇都是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这里依山傍水,地势起伏。以莫斯塔尔古桥为标志,内雷特瓦河把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两侧建筑融合了土耳其、地中海、西欧的风格,展现了多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及交融。</p> <p class="ql-block">古城中,铺满鹅卵石的古老街道在脚下延伸,街道两旁是游人如织、色彩斑斓的各种特色小店铺,还有很多提供当地特色美食的餐馆。</p> <p class="ql-block">琳琅满目的特色商品和弥漫着香味的餐馆,吸引着游客们“逛吃”的兴致,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是莫斯塔尔老城的标志性建筑,古老的石板拱桥横跨内雷特瓦河,拥有4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它是一座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单拱石桥,由456块白色石灰岩砌成。1566年建造完工,1993年内战期间被炸毁,2004年才重建完毕。 </p><p class="ql-block">夏天的古桥上,每天都会有一些年轻的“勇士”,在桥上“众筹”,当筹到自己满意的金额时,会从石拱桥顶一跃而下,为游客表演跳水。</p> <p class="ql-block">老城保留了许多中世纪的土耳其风格建筑,如古老的清真寺、土耳其浴室等,还有奥斯曼时期遗留下来的制伞坊、菜馆等古迹。</p> <p class="ql-block">来到莫斯塔尔古城,仿佛踏入了一个历史韵味与现实繁华交错纷呈的梦幻之地。</p> <p class="ql-block">由圆形鹅卵石铺砌而成的道路,在莫斯塔尔古桥的两侧延伸开来。道路两侧随处可见出售珠宝首饰、传统服装、小工艺品的小店。一些咖啡屋及当地特色的美食小餐馆,吸引游客坐下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欣赏美丽的风景,非常惬意。</p> <p class="ql-block">老城并不大,主干道两旁都是工艺品店,可以逛逛店铺,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最初兴起于15世纪奥斯曼帝国时期,因地理位置重要,成为东西方商贸交通要道,在427年间见证着商队的贸易往来。</p><p class="ql-block">1566年,奥斯曼工程师用1200块手工石灰岩,在河最窄处架起29米高的单拱桥。它连接起两岸:东岸聚居波什尼亚克人(穆斯林为主),西岸以克罗地亚人(天主教为主)为主。</p><p class="ql-block">桥不仅是通道,更是“多元共生”的象征——穆斯林的宣礼塔与天主教堂隔河相望,市集上波斯尼亚语、克罗地亚语交织,商人用奥斯曼银币交易,不同信仰的家庭常互访。此后几百年,穆斯林、天主教徒、东正教徒在此共居共生,形成多民族、多信仰共存的格局。它是连接两岸的“共生纽带”。</p><p class="ql-block">1992年波黑战争爆发后,原本和平共处的波什尼亚克人(穆族)与克罗地亚人(克族)反目为敌(萨拉热窝是波什尼亚克人与塞尔维亚族人的反目)。1993年,克族武装将莫斯塔尔古桥炸毁。桥断的那一刻,不只是建筑倒塌,更是族群信任的崩塌。</p><p class="ql-block">战争持续多年,莫斯塔尔被一分为二,东岸为穆族,西岸为克族。战后至今,城市在地理上虽已连通,但在教育、行政、医疗系统上仍各自为政。即便和平恢复,族群之间依然有一道隐形的鸿沟。</p><p class="ql-block">2004年,莫斯塔尔古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土耳其与多国工程师的援助下原样重建,使用原工艺、原材料,一块块石头从河底打捞,再次筑起记忆与和解之桥。尽管古桥的重建被视为团结与和平的象征,但现实中,族群间的隔阂与创伤并未随之消解。</p> <p class="ql-block">莫斯塔尔古桥,被誉为世界十五大美桥之一。是莫斯塔尔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建于16世纪的石桥,也是巴尔干半岛最著名的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2005年,莫斯塔尔古桥及其周边历史城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评语中写道:“它是民族共存的象征,也是一场破坏之后重建希望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如今,站在桥上,脚下是伤痛,也是勇气。</p> <p class="ql-block">下午,到达波黑首都萨拉热窝。</p><p class="ql-block">还记得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吗?</p><p class="ql-block">明天,我们将在萨拉热窝游玩一天,好好看看上世纪70年代,我们家喻户晓的这座城市,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