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瓦萨博物馆

玉兰

<p class="ql-block">  瑞典瓦萨博物馆是斯德哥尔摩乃至整个北欧最独特、最受欢迎的博物馆之一。它的核心展品是一艘保存极其完好的17世纪战舰———瓦萨号。</p><p class="ql-block"> 瓦萨号战舰是瑞典著名的历史文物。瓦萨号是17世纪初瑞典建造的一艘战舰,1628年首航时不幸在斯德哥尔摩港沉没,后于20世纪60年代被打捞出水,现陈列于斯德哥尔摩的瓦萨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瓦萨号是世界上现存最完好的17世纪战舰,也是唯一保存下来的17世纪早期大型战舰。它在处女航即沉没,船上物品几乎没有被扰动,为研究17世纪的造船技术、海军历史、艺术、雕刻、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极其详实的实物资料。战舰的巨大规模和华丽的巴洛克式雕刻本身就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p><p class="ql-block"> 来到瓦萨博物馆,游客可以在多个楼层从不同角度近距离观察这艘巨大(长约69米,高约52.5米)且令人震撼的战舰,其庞大的体积和精美的雕刻细节令人叹为观止,展出的船体约98%是原始部件。</p> <p class="ql-block">  1626-1628年,由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下令建造,是当时瑞典海军雄心勃勃扩张计划的一部分,旨在确立瑞典在波罗的海的霸权地位。并以瑞典瓦萨王朝命名,象征着王权和国家力量。</p><p class="ql-block"> 瓦萨战舰设计目标是成为当时世界上火力最强大的战舰之一,装备了64门青铜大炮,分布在两层炮甲板上。</p> <p class="ql-block">  船体装饰极其华丽,雕刻了数百个镀金雕像,描绘了圣经人物、神话生物、罗马皇帝、狮子、海神等,旨在宣扬国王的权威、力量、正义和瑞典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  1628年8月10日,在万众瞩目下,瓦萨号从斯德哥尔摩王宫附近的船坞启航。仅仅航行不到1海里,约1300米的距离,在斯德哥尔摩港湾内遭遇一阵强风,船体发生剧烈摇晃后迅速倾覆并沉没,海水从敞开的炮门涌入,事故造成约30-50名船员和水手遇难。</p> <p class="ql-block">  瓦萨舰沉没的主要原因:</p><p class="ql-block"> 一是设计缺陷: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了搭载两层重炮,船体上部结构过高过重,而底部压舱石不足,导致重心过高,稳定性极差。</p><p class="ql-block"> 二是仓促建造与变更:国王急于看到战舰服役,在建造过程中不断要求增加火炮数量和装饰,而船体结构并未相应加强。</p><p class="ql-block"> 三是测试不足:当时缺乏科学计算和稳定性测试方法。在启航前进行的简单“摇摆测试”(让士兵在甲板两侧跑动)就显示出严重的不稳定迹象,但未引起足够重视。</p> <p class="ql-block">  1956年,瓦萨舰在海底沉睡了333年之后,由海洋考古学家安德斯•弗兰泽恩重新定位并成功打捞。打捞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技术奇迹。</p><p class="ql-block"> 打捞后,船体被运送到一个临时船坞,开始了漫长而艰巨的保存处理过程。为了防止木材在空气中干裂变形,船体被持续喷洒一种特殊的聚乙二醇溶液(PEG) 长达17年之久。</p> <p class="ql-block">  通过打捞上来的遗物(衣物、鞋子、餐具、工具、游戏、钱币等)和部分船员的遗骸及其复原面貌,生动展现了17世纪水手在船上的生活状态、健康状况甚至个人故事。</p> <p class="ql-block">  1990年,为了永久保存和展示瓦萨号,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斯德哥尔摩的动物园岛上,</span>专门设计建造了瓦萨博物馆。博物馆建筑本身就是为瓦萨号量身定制的,外形模仿了当时的船棚。内部空间高大开阔,环境(温度、湿度)被严格控制以保护这艘珍贵的木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