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全国特色房车“会盟武当”活动实录(下)

學遠軒主人

<p class="ql-block">编者注:</p><p class="ql-block">①编者用最真实的原始视频来展现所见的现实状况,没有用“技术性剪辑”压缩内容,所以小视频时长较长,敬请浏览者耐心观看;</p><p class="ql-block">②观看16:9横幅小视频,可点其右下角的全屏播放模式图标,横屏全屏观看,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效果更好。</p><p class="ql-block">25月7月13日早上7点半,我们来到太平溪镇政府对面的江畔小广场(三峡大坝观景平台)观看大坝。在这里我们欣赏到三峡大坝宛如巨龙横卧,锁住滔滔江水的磅礴气势和高峡出平湖的美景,高峡平湖是三峡工程兴建给长江三峡带来的最为壮丽的崭新景观。</p><p class="ql-block">太平溪镇,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地处夷陵区北部,东连乐天溪镇,南临长江西陵峡,西接秭归县茅坪镇,北抵邓村乡,行政区域面积153.6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太平溪镇户籍人口为26369人。春秋时期,属楚地。1986年1月,设太平溪镇。截至2021年10月,太平溪镇辖1个社区、12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伍相庙社区。</p><p class="ql-block">我们看到的太平溪镇江对面高楼林立的城方是秭归县茅坪镇‌。</p> <p class="ql-block">观景平台上有一巨石名:太平石。上题刻有原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先生的题词“治理地质灾害,造福子孙后代”。</p><p class="ql-block">太太和苏慕在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俺也打个卡。</p> <p class="ql-block">在太平溪观景平台看完晨曦下的三峡大坝之后,我们出发去武汉游览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离开三峡大坝,经过宜昌市区,继续沿高速公路向武汉方向进发。在枝江西服务区我们休息了一会儿,在餐厅点了一份炸酱面和一份红烧牛肉面,饭后给房车满满地加了230升生活用水,还给房车加滿0号柴油。</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蓝头白马,以滿水滿电滿油的状态离开枝江西服务区,继续向武汉黄鹤楼进发。</p><p class="ql-block">中途路过荆州市,我们顺道去荆州古城逛逛,看看当年关云长“大意失荆州”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诗中的江陵就是现在的荆州,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关羽曾在此“大意失荆州”。</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荆州就是荆楚文化的根源,从荆州走出的宰相有138位,屈原、李白、杜甫等大批文人墨客曾在此吟诗作赋,荆州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城。</p> <p class="ql-block">荆州古城墙上的刻字主要为‌文字砖‌,记录了历代修建城墙的官职、时间、地点等信息,部分砖体还保留了行政区划变迁的痕迹。 ‌</p> <p class="ql-block">荆州关帝庙,也称关公庙,亦称关公馆,位于湖北省荆州市南门,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明万历年间重建,清顺治七年(1650年)、雍正十年(1732年)两次重修并扩建。</p> <p class="ql-block">关帝庙位于荆州古城南门关庙旧址,占地4500平方米,关庙旧址既是关羽镇守荆州10余年的府邸故基,也是关羽后代世袭江陵的地方所在。殿宇分为仪门、正殿、三义楼和陈列楼等共占地四千五百余平方米。正殿和三义楼分别供奉着关羽和桃园结义刘、关、张巨塑。</p> <p class="ql-block">下图:张居正故居,原址因战乱损毁,现存建筑为2000年后重建项目。荆州市政府依托原址附近的"江陵碑苑"资源,按照明清四合院与园林风格复建,旨在还原张居正生前居住环境,提供历史纪念场所。‌‌</p><p class="ql-block">张居正,明朝政治家、改革家。</p><p class="ql-block">(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今湖北省荆州市)军籍,生于江陵县(今湖北省荆州市),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p><p class="ql-block">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中进士。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年),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 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p><p class="ql-block">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去世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p> <p class="ql-block">下图:钟山堂是张居正旧居的东厢房。</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荆州古城,我们继续向武汉黄鹤楼进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驶入G50沪渝高速继续向武汉进发,在S15汉蔡高速西湖服务区,给蓝头白马加了油。</p><p class="ql-block">出了高速出口,我们很快就进了武汉市区,行驶到武汉长江大桥之上,就看到<span style="font-size:18px;">1800余年的</span>黄鹤楼就屹立在蛇山之巅。</p><p class="ql-block">黄鹤楼,我们终于到了。</p> <p class="ql-block">到了武汉黄鹤楼,虽没赶上日场,但夜场似乎比日场更好,在黄鹤楼上看夕阳西下、落日余晖中武汉三镇,不是更美吗?</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景区内的湖泊为‌白龙池‌,位于公园南区南楼南侧,在黄鹤楼东南240米处,北面是大型浮雕《九九归鹤》图,南面与鹅池相连。</p><p class="ql-block">白龙池水面约200平方米,水深2米,池中种植睡莲,并设有喷泉景观。池壁有明代镌刻的石雕龙头,为明代楚王宫建筑遗物,现存栏杆为江南园林风格。</p> <p class="ql-block">太太在白龙池边打卡。</p> <p class="ql-block">下图:黄鹤楼景区内的米芾拜石的巨石。</p> <p class="ql-block">下图:黄鹤楼景区内的米芾拜石的铜雕。</p> <p class="ql-block">下图:黄鹤楼景区内的搁笔亭。‌黄鹤楼搁笔亭‌是黄鹤楼景区内的重要人文景观,位于黄鹤楼以东约132米处,白云阁西南方向。该亭因唐代诗人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典故而得名,承载着文人相惜的佳话。‌‌‌‌</p><p class="ql-block">‌典故起源‌:崔颢登黄鹤楼作《黄鹤楼》诗,其诗以宏大的时空背景和深沉的情感著称,令李白自叹不如。李白欲题诗时见崔颢诗作,遂作“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搁笔而去。‌‌‌‌</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年间,戏曲家孔尚任游黄鹤楼时,因景区内无纪念此事的建筑,提议将附近小亭命名为“搁笔亭”,并赋诗纪念。亭子几经毁坏重建,现建筑为1991年钢筋混凝土仿古结构,内置石案、砚台及石凳,并保留清代楹联“楼未起时原有鹤;笔从搁后更无诗”。‌‌</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前的葫芦形文物是清代黄鹤楼被毁后唯一遗留下来的铜铸楼顶,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p><p class="ql-block">1884年黄鹤楼因火灾被毁后,仅存古铜顶宝葫芦。该铜顶由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于1985年修复,通过加热、降温等工艺恢复原貌,现作为不可移动文物展出于黄鹤楼前。 </p><p class="ql-block">铜顶宝葫芦由三部分组成:顶部为宝瓶攒尖顶,中部为葫芦型球体叠加结构,底部为莲花宝座造型。其设计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元素,象征天圆地方与四望如一的磅礴气势。 ‌</p><p class="ql-block">作为黄鹤楼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铜顶宝葫芦承载着武汉城市变迁的历史记忆,并与“白云黄鹤”共同构成黄鹤楼的文化标识。 ‌</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地处蛇山之巅,濒临万里长江,为武汉市地标建筑讨论;始建于三国吴黄武二年(223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以清代“同治楼”为原型设计,重建于1985年;因唐代诗人崔颢登楼所题《黄鹤楼》一诗而名扬四海。自古有“天下绝景”之美誉,与晴川阁、古琴台并称为“武汉三大名胜”,与湖南岳阳岳阳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武汉十大景”之首、“中国古代四大名楼”之一、“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江山第一楼"。</p><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主楼为四边套八边形体、钢筋混凝土框架仿木结构,通高51.4米,底层边宽30米,顶层边宽18米,飞檐五层,攒尖楼顶,顶覆金色琉璃瓦,由72根圆柱支撑,楼上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楼外有铸铜黄鹤造型、胜像宝塔、牌坊、轩廊、亭阁等建筑环绕,整楼形如黄鹤,展翅欲飞,檐下四面悬挂匾额,正面悬书法家舒同题“黄鹤楼”三字金匾。</p> <p class="ql-block">1987年11月28日,经全国评审委员会审定,中国建筑业联合会授予黄鹤楼首届建筑工程鲁班奖。</p><p class="ql-block">1991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称号。</p><p class="ql-block">2007年,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2008年9月,武汉市黄鹤楼公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和建设部公布为国家重点公园。</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楚天极目”的匾额是由喻育之先生题写的。这一题字深受毛泽东词作《水调歌头·游泳》中“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这一意境的影响。“楚天”指的是荆楚之地,即现在的湖北地区,“极目”则是举目远眺的意思,寓意着视野的广阔和心胸的开阔。这四个字不仅书法遒劲有力,而且与黄鹤楼的登高望远功能相契合,传递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当游客站在黄鹤楼前,抬头仰望这四个大字时,往往能感受到一种穿越时空的历史厚重感,以及对远方美景的无限向往。</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匾额“帘卷乾坤”由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方毅题写。</p><p class="ql-block">黄鹤楼主楼四面悬挂八块匾额,其中“帘卷乾坤”位于楼东底层,寓意登楼可览天地壮阔之景。关于其题写者存在两种说法:</p><p class="ql-block">方毅说‌:权威来源明确记载为方毅(1989年题写),其身份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兼具政治与文化影响力。学者白雉山在《鹤归三十载楼结半生缘》中亦佐证此说。‌‌</p><p class="ql-block">‌方颜说‌:部分非权威资料提及“北京书法家方颜”,但未提供具体职务或作品佐证,且与方毅的官方身份存在混淆可能。‌‌</p><p class="ql-block">权威性判定</p><p class="ql-block">‌方毅的可靠性‌:其政治地位与书法造诣(曾为多所高校题名)更符合黄鹤楼的文化定位,且信息源自学者专著及近期报道。‌‌</p><p class="ql-block">‌方颜的存疑点‌:仅见于自媒体或非专业平台,且“方颜”一名在不同来源中写法不一(如“方颜”“方毅”),可能存在笔误或讹传。‌‌</p><p class="ql-block">“帘卷乾坤”四字融合地理与哲学意象,既描绘长江流域的浩瀚风光,又暗含“天地入怀”的文人胸襟,与黄鹤楼“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定位相呼应。‌‌</p> <p class="ql-block">“势连衡岳”的题匾由‌黄亮‌书写。 ‌</p><p class="ql-block">该匾位于黄鹤楼南面底层,内容取自元代陈谟诗句“云势连衡岳,江源起蜀川”,寓意将黄鹤楼与南岳衡山相连,展现雄伟气势。</p><p class="ql-block">黄亮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湖北省分会副主席,其书法风格以传统功力见长,与黄鹤楼整体建筑风格契合。 ‌</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匾额上的“气吞云梦”由赵朴初题写‌。</p><p class="ql-block">‌“气吞云梦”的出处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句‌,原句为“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自其诗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句诗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后被借用来形容黄鹤楼的气势。‌‌</p> <p class="ql-block">“云横九派”牌匾由武汉书法家邓少峰题写,其内容源自毛泽东《七律·登庐山》中的诗句“云横九派浮黄鹤”‌。该诗句以长江支流汇集的浩渺景象(“九派”指长江众多支流)为意象,通过书法艺术与黄鹤楼的地理景观相融合‌。</p><p class="ql-block">毛泽东在《七律·登庐山》中通过“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描绘了长江流域的磅礴气象,而邓少峰将这一诗句提炼为黄鹤楼的标志性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值得注意的是,“九派”作为长江的地理代称,早在古代文献中已有“江分九派”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下图,用手机逆光拍摄捕捉到耶稣光(又称丁达尔光),耶稣光是光线穿过云层、灰尘、水雾等胶体粒子形成的自然现象。</p> <p class="ql-block">下图:这个逆光拍出的片子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下图:这个逆光拍出的片子也很美。</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太太在黄鹤楼上拍的片子,有点儿大片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下图:是太太在黄鹤楼上拍的片子,有点儿大片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太太登上黄鹤楼拍下这一段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小视频~《夜幕下的武汉三镇》。</p> <p class="ql-block">游览黄鹤楼之后,我们驱车欣赏武汉三镇美丽的夜景。</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晚上,我们在武大高速木兰停車区驻车露营。</p><p class="ql-block">7月14日一大早我们在车上自己做一锅锅贴(车载冰箱里冷冻的生水饺,是这次出来前在家里包好的韭菜鸡蛋+虾仁+猪肉的三鲜馅的水饺)。吃过早饭后,我们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S25安罗高速(安阳—罗山)商水服务区休息了一下,在餐厅吃了个自助餐。</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下午3点左右,我们抵达了开封市的“开封府”景点,太太冒着酷暑去游览、观看开封府,我和苏慕在车里开着空调休息。</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府级行政单位,府治开封县(明朝时期为祥符县),曾为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宋朝、金朝等多个朝代的都城所在地。</p><p class="ql-block">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初建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为东京。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降开封府为汴州。</p><p class="ql-block">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京。后汉、后周、宋朝因之为东京。</p><p class="ql-block">金朝后期以开封府为南京,并做了19年首都。</p><p class="ql-block">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北京开封府。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罢京为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清朝因明朝之旧制为开封府,为河南省会。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p><p class="ql-block">建置沿革:</p><p class="ql-block">后梁:</p><p class="ql-block">后梁开平元年(907年),梁太祖朱温初开国,升汴州为开封府,建名东京,元管开封、浚仪、陈留、雍丘、封丘、尉氏六县,至是割滑州之酸枣、长垣,郑州之中牟、阳武,宋州之襄邑,曹州之戴邑,许州之扶沟、鄢陵,陈州之太康九县隶焉。后梁开封府。</p><p class="ql-block">后唐:</p><p class="ql-block">后唐同光元年(923年),降开封府为汴州,以宣武军为额,其阳武、长垣、扶沟、考城等四县仍隶汴州,其余五县却还本部。后唐汴州。</p><p class="ql-block">后晋:</p><p class="ql-block">后晋天福年间(936年十一月—944年六月),复升汴州为开封府,建为东京,复以前五县隶之。后晋开封府。后汉、后周继承后晋行政区划,并因之。</p><p class="ql-block">宋朝:</p><p class="ql-block">东京,汴之开封也。宋因周之旧为都,建隆三年,广皇城东北隅,命有司画洛阳宫殿,按图修之,皇居始壮丽矣。雍熙三年,欲广宫城,诏殿前指挥使刘延翰等经度之,以居民多不欲徙,遂罢。宫城周回五里。</p><p class="ql-block">开封府,县十六:开封,(赤。)祥符,(赤。东魏浚仪县。大中祥符三年改。)尉氏,(畿。)陈留,(畿。)雍丘,(畿。)封丘,(畿。)中牟,(畿。宣和三年,改纣王城为青阳城。)阳武,(畿。)延津,(畿。旧酸枣县,政和七年改。)长垣,(隋匡城县。建隆元年,改为鹤丘,后又改。)东明,(畿。本东明镇,乾德元年置。)扶沟,(畿。)鄢陵,(畿。)考城,(畿。崇宁四年,与太康同隶拱州。大观四年,废拱州,二县复来隶。)太康,(畿。宣和二年,复隶拱州,六年,仍隶京畿。)咸平。(畿。旧通许镇,隶陈留,咸平五年置县。)</p><p class="ql-block">北宋时期,开封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富丽甲天下,繁荣兴旺达到鼎盛,成为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宋朝开封府</p><p class="ql-block">金朝:</p><p class="ql-block">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灭北宋后改东京为汴京。金朝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颜亮迁都到中都大兴府,改开封府为“南京”,成为金国陪都。贞祐二年(1214年),迁都南京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p><p class="ql-block">元朝:</p><p class="ql-block">元初,沿袭金国称呼,仍称为南京路。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改南京路为汴梁路,为河南江北行省省治。</p><p class="ql-block">明朝</p><p class="ql-block">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朱元璋改汴梁路为开封府,建为北京。</p><p class="ql-block">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罢北京开封府;封第五子朱橚就藩开封,称周王。</p><p class="ql-block">下辖地区</p><p class="ql-block">开封府下辖:祥符县 陈州 许州 郑州 禹州 中牟县 陈留县 杞县 兰阳县 仪封县 通许县 尉氏县 新郑县 密县 荥阳县 鄢陵县 洧川县 荥泽县 汜水县 河阴县 太康县 扶沟县 西华县 商水县 项城县 沈丘县 郾城县 长葛县 临颍县 襄城县 延津县 封丘县 原武县 阳武县。</p> <p class="ql-block">开封府,</p><p class="ql-block">清朝:</p><p class="ql-block">清朝统治中原后,于公元1662年重修了开封城池,并将河南省治、开封府治均设置在开封。由于开封在明末遭遇的严重破坏,与历代相比,清代开封的经济黯然失色,手工业、商业、服务业都呈衰落的态势。但是,开封毕竟是省会,它仍具备商品集散地的重要作用。清代末年,开封是河南境内重要的革命中心。清朝河南开封府。</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著名清官、政治改革家包拯而恢复重建的,其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包公湖西畔,是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中原旅游区的重要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开封包公祠始建于金、元,经明、清等朝代,历代修葺,已有近千年历史。由于黄河水患,屡毁屡建。</p><p class="ql-block">1984年,开封市在包公湖上重建了包公祠。</p><p class="ql-block">2003年,包公祠被国家旅游局正式评为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包公祠位于开封市包公湖西侧,与延庆观毗,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适中。</p><p class="ql-block">包公祠由主展区、园容景区和功能服务区三部分组成。主展区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回廊、碑亭、大门、二门等,陈列包公铜像、铜铡及包公断案蜡像、包公史料典籍、《开封府题名记碑》、碑文等。园容风景区内有假山、瀑布、石雕等。功能服务区内有停车场,商品部,餐厅,多媒体游客中心以及高标准星级旅游厕所等。</p><p class="ql-block">包公祠</p><p class="ql-block">包公祠主要建筑有大殿、二殿、东西配殿、半壁廊、碑亭和气势雄壮的大门楼等,布局规整,庄严肃穆。油漆彩绘,均系宋代风格,色调淡雅,倍增观瞻。</p><p class="ql-block">大殿</p><p class="ql-block">大殿为正史部分,中央有一尊包公坐像,高3米多,蟒袍玉带,端坐靠背椅上,劲正如松,威严端庄。包公坐像两旁陈列着历史文物,有包公墓出土的碗、盏、木俑和普通砚台等。山墙上镶嵌有反映包公政绩的彩陶壁画,壁画边缘有龙凤图案,展示了包公的气魄和威严。</p><p class="ql-block">二殿</p><p class="ql-block">二殿内有包公石刻像拓片一幅,线条清晰生动传神,逼真地再现了包公的风姿。更令人感动的是包公留下的一则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更充分地体现了包公清心寡欲、廉洁奉公的高尚品德和嫉恶如仇、憎恨贪官的无私精神。二殿中央竖立一座《开封府题名记》石碑,为北宋遗物,上面刻有北宋183位开封府尹的姓名和上任年月。惟有包公名下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指痕。这是人们因敬爱包公,观赏碑刻时指指点点,天长日久而磨出来的指痕,是包公受人们尊敬的实证。元代诗人王恽赋诗赞日:“拂拭残碑览德辉,千年包范见留题。惊乌绕匝中庭柏,犹畏霜威不敢栖。”诗中赞扬包公和范仲淹的盛德和威名光耀千古,把贪宫污吏比作可恶的乌鸦,既使千百年后,见其碑犹如见二公其人,仍惊惧万分,不敢近前逗留。可见“包青天”名不虚传。</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包公祠,我们就继续向天津盘山进发。</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开封市龙亭高速出入口进入连霍高速,再转至大广高速,在大广高速濮阳服务区驻车露营。</p><p class="ql-block">7月15日一大早我们就离开濮阳服务区,继续向天津盘山方向行驶,中途路过大名县,我们顺道去看看大名古城。</p> <p class="ql-block">下图:传说中的大名县县标“大名鼎鼎”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是大名县的标志性建筑,原位于西高速口转盘中央,后因影响交通迁移至鼎鼎公园。该雕塑下方原设计有微缩古城模型,周围环绕绿植,曾作为大名府历史文化的象征。 ‌</p> <p class="ql-block">看完“大名鼎鼎”之后,我们去大名古城逛逛,到达古城后,我们把车停在停车场里,然后去吃早点。</p> <p class="ql-block">在大名古城对面的商业街胡同里的一家早点铺,我们点了豆腐脑和大名油饼,豆腐脑做得很嫩,卤子与天津的不同,但咸淡正合适,油饼炸的形状各异,但面香十足,这顿胡同里的早点吃得不错。</p><p class="ql-block">吃完早点,太太去古城里遛达遛达,俺回到车里,打开空调,休息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从大名古城停车场出来,我观赏了一下大名县的市容市貌,在大广高速大名出入口进入高速公路,一路向北,向天津蓟州盘山狂奔。</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大广高速饶阳服务区休息了一下,在餐厅太太点了一份肉沫茄子盖饭,俺点了份黑椒牛肉伴面,俺还在金凤扒鸡的专卖窗口,买了一只据说始于1908年的“金凤扒鸡”。</p><p class="ql-block">老板娘问俺是干什么工作的,俺说是自媒体博主。哈哈哈。</p><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p><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是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的食品,始于1908年(清光绪年间),创始人为马鸿昌,1984年正式注册商标。<span style="font-size:18px;">始于1908年中药秘方老汤煮制的食品,已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遗名录。</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始创于1908年(清光绪年间),金凤扒鸡的创始人马鸿昌从保定挑着担子来到石家庄叫卖算起,金凤扒鸡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马鸿昌自幼生活在保定的一个乡村,当地是一个回民聚集区,马鸿昌的父辈及祖上以加工售卖卤鸡为生,马鸿昌从小就开始跟着父亲起早贪黑的抓鸡、宰鸡、烫毛、入锅、加料以及随其父挑担沿街售卖,学得了自家老祖宗的秘方,练就了一手卤鸡技艺,马鸿昌在石家庄商业汇集的大桥街上开了鸿须利马家鸡铺,成了大桥街的标志,石家庄的名片。</p><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p><p class="ql-block">1903年,正太铁路起点移至石家庄,使其成为京汉、正太铁路的交汇点,城市发展迎来新机遇。马鸿昌携家带口来到石家庄,决心在大桥街开店,将卤鸡推广至整个石门地区。每天清晨,妻子烧火,马鸿昌煮鸡,做好后挑担至火车站沿线售卖,由于卤鸡味道鲜美、马鸿昌的卤鸡逐渐在火车站一带打响了名气。</p><p class="ql-block">马鸿昌在石家庄火车站附近售卖卤鸡时,偶遇一位衣衫褴褛的逃难者。他将仅剩的一只卤鸡赠予对方,意外获得珍贵建议。该逃难者原为宫廷御医后代,建议马鸿昌改用450天以上的老母鸡并加入温补药材。他采纳建议,将原料由柴公鸡替换为老母鸡,并调整中草药配方至十八味。随后,他升级工艺为烧鸡,使产品色泽鲜亮且营养丰富。经过不断改进,“马家五香烧鸡”以其独特口感和滋补功效在石家庄声名鹊起。</p><p class="ql-block">1933年,于大桥街26号开办鸿须利店铺,经营五香烧鸡。</p><p class="ql-block">1956年国家实行公私合营,政府将石家庄包括“鸿须利”在内的十七家禽类食品私营商户合并到石家庄食品公司,成立了鸡加工一厂,褚勤勇因头脑灵活、能力强被推选为第一任工厂负责人。工厂整合后他联合老技术工人们最终选定马鸿昌家的秘方和老汤,改进烧鸡的工艺,将烧鸡改做扒鸡,改变了石家庄制作熟鸡的历史。改良后的扒鸡正式定名为石家庄回民扒鸡,经营店铺被称做“石家庄大桥街扒鸡店”。</p><p class="ql-block">大石桥扒鸡店</p><p class="ql-block">1983年石家庄食品公司将下属的大桥街扒鸡店和永新回民扒鸡店两家店面合并,店铺搬迁到了南马路,店名改为了扒鸡老店。</p><p class="ql-block">1984年,注册金凤商标,寓意鸡窝里飞出金凤凰。</p><p class="ql-block">扒鸡老店</p><p class="ql-block">1984年9月20日,商业部第一次在天津举办全国禽肉类产品大赛,当时规定不能用地名作为商品的商标,于是经营者们为扒鸡取名“金凤”,并请扒鸡厂的老师傅朱松年设计了手绘的凤凰图案,注册了“金凤”商标,“金”为五行之首,“凤”为百鸟之王,寓意居首位争第一。当年“金凤”扒鸡参加比赛获得“商业部优质产品”的荣誉称号。1987年,商业部再次在无锡举行全国禽肉类产品比赛,金凤扒鸡以总分第一的佳绩蝉联“商业部优质产品”殊荣,并列入全国八大名鸡行列。</p><p class="ql-block">金凤扒鸡</p><p class="ql-block">1990年成立了石家庄市回民扒鸡厂,结束了前店后厂的作坊式生产,开启了工业化生产的新时代。九十年代,石家庄扒鸡还曾经出口过日本,据说当时著名相声演员侯宝林来到石家庄演出,还曾经到扒鸡老店购买过扒鸡。</p><p class="ql-block">1994年,国大集团下属的石家庄国际大厦美康食品厂成立,后与美国迈达合资,更名为石家庄洛杉矶食品有限公司。</p><p class="ql-block">1995年,聘请华人公关博士余明阳先生进行VI策划,诞生了“洛杉奇”及图形,创造了自己的自主品牌。</p><p class="ql-block">1997年,金凤所属的石家庄市扒鸡厂被国大集团兼并,后重组成立了河北味全国大食品有限公司。直至2002年,味全国大食品有限公司宣布破产,金凤扒鸡再次面临生存的危机,同年,石家庄洛杉奇食品有限公司重组成立,成为了金凤扒鸡的新载体。</p><p class="ql-block">2006年11月7日,金凤被商务部首批认定为“中华老字号”。次年,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认定为“河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2014年,荣获“首届石家庄旅游商品大赛金奖”、“河北特色旅游名吃”。</p><p class="ql-block">2015年荣获“河北名片”、“河北省中小企名牌产品”、“河北特产食品”、“省会夜经济十大名吃”称号。</p><p class="ql-block">2016年荣获“首届(2016)石家庄市十大工业名牌产品”、“石家庄游礼20强”、“石家庄商业优秀原创品牌”,2017年获得“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冀字号名吃”荣誉。</p><p class="ql-block">2018年荣获“河北省食品特色品牌”、“石字号”传统特色美食。</p><p class="ql-block">2019年,“金凤烤鸡”在“河北电商月”石家庄市产业集群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大赛中荣获食品加工类二等奖。</p><p class="ql-block">金凤工业园作为河北省第四届旅发大会重点观摩项目,打造了集“吃、住、游、研、学、购”于一体的老字号特色工贸游项目。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合体, 全力打造鹿泉区工贸游特色品牌。</p><p class="ql-block">2021年荣获“河北省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荣誉称号,次年获评“石家庄市十大特产”。</p><p class="ql-block">2023年12月21日,被河北省商务厅认定为河北老字号。</p><p class="ql-block">被河北老乡戏称为“河北第一鸡~金凤鸡”。哈哈哈。</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前一则天下第一鸡“德州扒鸡”的笑话,说给大家听听。</p><p class="ql-block">当晚回到家中,俺品尝了金凤扒鸡,俺感觉河北第一鸡与天下第一鸡相比,无论口感还是味道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无可比性。</p> <p class="ql-block">我和太太带着爱犬苏慕,自7月7日早上从天津盘山出发至7月15日傍晚返回,历时9天,行程3,200多公里,游览了武当山,太极湖、治世玄岳牌坊、三峡大坝、荆州古城、武汉黄鹤楼、开封府、包公祠、河北大名县大名古城等地方,此行不仅欣赏了祖国大好河山,学习了很多有关历史、宗教方面的新知识,还认识了许多新的房车车友…,每到一地还品尝了当地的最具代表作的美食,收获满满且大大滴。</p><p class="ql-block">此次北京房车公益联盟俱乐部组织的武当山《论驾神武峡》环太极湖巡游活动,在俱乐部总经理于立堂先生精心的组织、协调下,举办的非常成功,在此特向于立堂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祝北京房车公益联盟俱乐部越办越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