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和忍让

温和天下

<p class="ql-block">书房里挂着一幅书法,纸张为底,写着“书香满室增雅韵 墨意盈堂绘宏图”,字体工整,布局整齐。右上角的红色印章像是点睛之笔,为整幅作品添了几分庄重。我常在午后坐于这间书房,看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字迹上,仿佛那些笔画间藏着岁月的沉静与智慧。书案旁的茶几上总摆着一杯热茶,茶香与墨香交织,让人心绪平和。每当有朋友来访,总会在那幅字前驻足片刻,有人说它像是一种生活的指引,也有人说它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我倒觉得,它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内心深处对“谦和忍让”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李文和的那幅“谦”字,挂在书房最显眼的位置。黑底白字,遒劲有力,下方几行小字写着“能受苦乃为志士,肯吃亏并非痴人”,落款清晰。这幅字是我从一位老友手中得来的,他说我这人做事总爱争个高低,该学学“谦”字的深意。起初我不以为然,直到有一次在工作中与同事起了争执,回家后望着那幅字,才意识到自己确实少了些宽容。从那以后,我开始学着放低姿态,多听少说,竟发现许多原本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其实只需一句“我理解你的想法”就能化解。这字,仿佛成了我人生路上的一盏灯。</p> <p class="ql-block">“忍”字那幅字挂在书房另一侧,黑底白字,下方写着“退一步天高地阔 让三分心平气和”。每当我感到烦躁不安,总会走到它面前,静静凝视那笔锋遒劲的“忍”字。它让我想起小时候,母亲常对我说:“做人要能忍,忍一时风平浪静。”那时年少轻狂,总觉得忍让是懦弱的表现。直到长大后经历了人情冷暖,才明白“忍”不是退缩,而是一种智慧的取舍。有一次,我与一位合作伙伴因意见不合差点翻脸,但想到那幅字,我选择先冷静下来,结果对方也放下了敌意,最终我们找到了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忍”字的分量。</p> <p class="ql-block">另一幅“让”字同样出自李文和之手,内容是“敬君子才显有德,遠小人不算无能”。这幅字让我想起了父亲。他是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一生低调做人,从不与人争执。小时候我不太理解他为何总在单位吃亏,长大后才明白,他不是不敢争,而是不愿争。他常说:“人这一辈子,能守住自己的底线,比争来争去活得轻松。”如今,我也学着他的样子,遇事不急不躁,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这幅字,仿佛成了我与父亲之间的一种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