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唯一五代彩塑群—镇国寺

鱼声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位于平遥县城东北15公里的郝洞村,始建于五代北汉天会七年(963年),初名“京城寺”,明代更名为“镇国寺”,沿用至今。1988年1月13日,镇国寺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五代时期,北汉政权面对后周的威胁,无力抗衡,转而大力弘扬佛教,寄望于佛祖庇佑。镇国寺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兴建,因此其建筑与彩塑艺术皆极为精美。虽历经金、元、明、清多次修缮,但万佛殿仍保留着初创时的原貌,历代修葺皆以万佛殿为核心,逐步形成了如今坐北朝南、两进院落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镇国寺的万佛殿,是中国现存三座五代建筑之一,其建筑艺术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砖木结构的高超水平,堪称不朽之作。该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九级歇山顶,正立面左右设窗,前后明间开门,可通后院。全殿墙体厚重,檐高5.27米,檐出2.94米,总高8.87米。殿内共用12根立柱,高3.42米,直径0.46米,均包砌于墙内,柱础不可见。为防止柱脚因潮湿腐朽,每根柱底于外墙处设有气孔,设计巧妙,匠心独具。</p> <p class="ql-block">  万佛殿内的11尊彩塑,均为五代时期原作,是国内现存唯一保存至今的五代彩塑群。这些塑像包括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胁侍、二金刚与二供养人,形象逼真,栩栩如生。主像为释迦牟尼佛,通体金饰,神态庄严,尽显威严。其右臂伸出,为防止年久断裂,匠人巧妙地在臂下添塑一组镂空莲花,既解决了结构问题,又增添了艺术美感。佛像须弥座无八大力士及莲花雕饰,与明清风格迥异。背光雕饰尤为精美,金粉火焰底纹中穿插金龙、彩凤、孔雀等图案,融合大量民族吉祥文化元素,基底左右塑有青狮与白象,造型生动,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镇国寺,经过多次修缮与保护,其古建筑、彩塑与壁画等珍贵文物得以更好地保存,成为我国重要的名胜古迹之一,吸引着无数游客与学者前来探访与研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