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19日那天,我忽然发现阳台上的晾衣杆上的衣架多了些细碎的枯枝与软草。凑近了才看清,两只羽毛泛着金属光泽的小乌正忙碌着——是花蜜鸟夫妇,它们竟选在这儿安了家。</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十一天,成了我观察它们的固定功课。晨光里,母鸟会衔来带着露水的细草,然后用喙将材料一点点铺展、压实,小小的巢像被精心编织的小篮子,渐渐有了模样。公鸟则多在阳台另一端的桑树上观望,偶尔会为他们的巢添草。直到6月30日,巢终于完工,夫妇俩在巢边盘旋了几圈,像是在验收成果,而后并肩落在桑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不知在分享什么喜悦。</p><p class="ql-block">见上一篇(花蜜鸟筑巢记)</p> <p class="ql-block">7月1日清晨,我特意轻手轻脚地走近,只见母鸟安静地伏在巢里,腹部微微隆起。原来它下蛋了!老公按捺不住好奇,趁鸟儿不在家悄悄用手电照了照,昏黄的光线下,只能看到巢底有个模糊的白色影子,像被藏起来的小月亮,数不清究竟有几颗,倒添了几分神秘感。</p><p class="ql-block">之后的日子,阳台成了它们的育儿场。母鸟几乎整日待在巢里,蓬松的羽毛把巢捂得严严实实,只探出头,有时地张大它的长啄大口呼吸有时闭目养神。公鸟则成了“哨兵”,总站在对面的桑树枝上,挺直身子四处张望,一旦发现动静,便会发出急促的叫声。大约每隔半小时,母鸟会飞出巢活动片刻,有时公鸟会突然发出一串轻快的鸣叫,母鸟便立刻振翅跟上,想来是老公找到了鲜美的花蜜或小虫,要给“坐月子”的妻子加餐。</p> <p class="ql-block">鸟妈妈累了在打盹呢。</p> <p class="ql-block">母鸟孵蛋的当儿还要出去找食。</p> <p class="ql-block">老公到产房探视老婆。</p> <p class="ql-block">日子一天天过,巢里的秘密还没揭晓,鸟儿们的性情却悄悄变了。</p><p class="ql-block"> 母鸟孵蛋的时间渐渐短了。从前能长时间纹丝不动,后来隔会儿就扑棱着翅膀飞出去,有时落在桑树的枝桠上,公鸟立刻就凑过去,在树枝上叽叽喳喳的叫声比往常清脆而嘹亮,像是急切地一起见证孩子的出生。</p><p class="ql-block"> 可它们一飞远,我们的心就跟着悬起来。有回母鸟出去了快一个钟头,我们扒着门缝望了又望,不见鸟儿的身影,老公忍不住念叨:“不会在林子里遇着意外了吧?”“你晾衣服动静是不是太大了?”后来干脆把阳台门帘拉得严严实实,洗的衣服宁可在客厅里搭衣架阴干,也不敢往阳台送——毕竟那窝里藏着几条小生命呢。</p><p class="ql-block"> 我们打趣道:“你说这鸟也真行,搭个窝就把咱们家的生活节奏全打乱了。当年养儿子都没这么紧张,这俩小家伙,比独生子女还金贵!”</p><p class="ql-block"> 门帘隔开了视线,却隔不断那份牵挂。偶尔听见外面传来熟悉的鸣叫,就知道它们回来了,心里便松快几分。原来被一窝鸟“打乱”的日子,藏着这么多细碎的惦念。</p><p class="ql-block">因为鸟儿来去不定时,我们没法及时拍照片,于是架起另外2个相机,一个对准鸟巢,一个对准桑树,第三个用来拍视频来观察鸟儿的行动。可谓是大费周章啊。</p> <p class="ql-block">7月14日清晨,我被一阵格外急促的鸟鸣惊醒。扒着门帘缝隙往外看,桑树枝头竟热闹起来——花蜜鸟夫妇比往常活跃了十倍,翅膀扇动的频率快得像小扇子,嘴里似乎都衔着什么。</p><p class="ql-block"> “快来看!”我喊来老公,对准桑树的相机早已忠实地记录下这一切。晚上把照片导进电脑放大,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公鸟的喙尖夹着条翠绿的小虫,母鸟嘴里则叼着只蠕动的白色幼虫,它们正歪着头往巢的方向张望。</p><p class="ql-block"> 原来小家伙们已经出壳了!那些藏在巢底的“小月亮”,竟悄悄变成了嗷嗷待哺的雏鸟。难怪这几天它们总在外面奔波,哪是什么“约会”,分明是在为孩子们捕猎。</p><p class="ql-block"> 我忽然想起前几日的担心,忍不住笑出声。那些飞远的时光,那些桑树间的穿梭,全是为鸟父母的忙碌。相机里的画面还在闪烁,两只小小的鸟儿驮着沉甸甸的爱,正匆匆赶向那个藏着新生命的阳台角落。</p> <p class="ql-block">鸟爸爸衔出来一团白色物件,上网一查原来是雏鸟的大便。花蜜鸟爱干净,从来不在阳台上大便,也会清理它们的小巢。</p> <p class="ql-block">为何鸟妈妈还在蹲窝?还不得其解。</p> <p class="ql-block">7月16日,花蜜鸟夫妇连续几天,衔着虫穿梭的身影,总引得我们猜测巢中藏着多少个小生命。于是趁鸟夫妻外出未归,我们举着手电筒凑到鸟巢口。光束穿过鸟巢编织物的缝隙,看到里面一只雏鸟,光秃秃的皮肤,细弱的脖颈撑着圆脑袋,正不安地扭动着。它闭着眼,绒毛还没来得及舒展,像颗刚剥壳的花生米,却已在小小的世界里努力挪动。</p> <p class="ql-block">这份悬念在第二天有了答案。如往常一样我们架起带长焦的相机,不停地观察巢口。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撞见两个毛茸茸的小脑袋从巢口探出来,嫩黄的喙张得圆圆的,像两朵待放的花苞。它们的眼睛还蒙着层蓝膜,显然什么也看不清,可那急切的模样,分明是嗅到了亲鸟的气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两只呢!”老公轻声惊呼。话音未落,鸟爸爸停在巢边,将喙里的小虫递进其中一只雏鸟嘴里。另一只立刻叫得更急,嫩黄的嘴张得更大,几乎要从巢里跌出来。鸟爸爸不仅带来了食物,还低下头,小心翼翼地将巢里的粪便衔走——原来雄鸟也在分担育儿的责任啊。</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一整天,花蜜鸟夫妇的身影几乎没有停歇。它们频繁地飞出又飞回,翅膀带起的风在树叶间打着旋。巢里的两只雏鸟,只要听到翅膀振动的声音,就会条件反射般张开嘴,那与生俱来的求生欲,像颗种子,在亲鸟的呵护下,正悄悄生根发芽。</p> <p class="ql-block">母鸟深喉喂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