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浅论长育村村名与南诏国建立之间的渊源关系</p><p class="ql-block"> 作者/张永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200多年前,白子国国王张乐进求的女儿三公主“金姑”,她爱上了当时还是长工的细奴逻。尽管白子国国王和王后不赞成这门亲事,但细奴逻凭借个人智慧化解了种种刁难。最终,以大鹏金翅鸟(猎鹰)降临在其肩膀上(传说细奴逻是受过观音菩萨的点化)让国王意识到这是天意,于是便将三公主嫁给了细奴逻。不久后,国王禅让王位给细奴逻,南诏(蒙舍诏)由此诞生。</p><p class="ql-block">皮逻阁是蒙舍诏(因蒙舍诏在其它五诏之最南端,所以称为南诏)的第四世王,他在位期间统一了六诏,建立了以云南为中心的少数民族奴隶制政权——南诏王国,并臣属于唐王朝,成为唐王朝的西南屏障。</p> <p class="ql-block">一、南诏国的建立</p><p class="ql-block">白族最圣洁的伟大圣母,白族群众世世代代对其表达崇拜、纪念、铭记其美德懿范,崇拜其“宁死不屈、忠贞不二”之精神,故尊称为“白洁夫人(柏节夫人)”、“白洁圣母(柏节圣母)”或“白洁圣妃(柏节圣妃)”。</p><p class="ql-block">“柏节”乃气节“刚烈、忠贞、秉直”的形象代言。“白洁夫人”,原名小翠(法名:慈善),娘家是浪穹诏著名铁匠之女。因家有青锋宝剑,父亲被害。其父遇害之前把小翠(慈善)拜寄到剑术绝顶的师太门下,成就了一代女侠——慈善。</p> <p class="ql-block">邓赕诏主皮罗邆去大山深处打猎途中发现并邂逅了慈善,召其入邓赕诏为“圣妃”。</p> <p class="ql-block">蒙舍诏诏主皮逻阁以星回节“祭祖”为名,邀请其余五诏主共聚巍山的龙圩山松明楼祭祖饮酒,共议大事。故意把其它五诏主灌醉之后,以摔杯为号令,令手下人纵火焚烧松明楼,熊熊烈焰划破夜空。南诏诏主皮逻阁却安然无恙,其它五诏主皆面目全非,烧成焦炭。</p> <p class="ql-block">唯独慈善在邓赕诏诏主出发之前,劝其别去祭祖赴宴,恐防不测。可“祭祖”乃孝道也!不去即是不仁、不义不孝是也!故而非去不可!慈善为其夫君在手臂上戴了个铁钏有辟邪之用意。几天以后,信使官传回丧报消息说:在星回节“祭祖”当日,“六诏主喝醉后迷糊之中,打翻了油灯,松明楼因而失火,付之一炬,六位诏主生死未明。”慈善悲痛欲绝,星夜兼程地赶往蒙舍诏(南诏),徒手在松明楼的灰烬中刨灰挖夫,直至十指鲜血淋漓,挖出手臂上戴有铁钏的焦糊之尸便是邓赕诏主。其余四诏主,焦糊如炭,无法辩识。</p> <p class="ql-block">蒙舍诏(南诏)诏主谋夫夺妻,逼迫慈善为妃妾。慈善用了缓兵之计,要求南诏诏主皮罗阁用一百天的时间为期限:第一,准予自己运邓赕诏主尸骨回邓赕诏办理丧事,并为其举办国葬礼遇。第二,皮罗阁必须<span style="font-size:18px;">为邓赕诏主皮罗邆披</span>麻戴孝追悼。第三、自己要守孝一百天。一百天之后,南诏王可以明媒正娶来迎亲,娶接自己去南诏为妃。都一一得到了应允。</p> <p class="ql-block">慈善回到邓赕诏之后,招兵买马,加固城池。并派遣贴身丫鬟带着自己的独子远走他乡,并嘱咐一定要把王子抚养长大,习文练武。但永远不要报仇,只要健康快乐,无忧无虑地活着即可。</p><p class="ql-block"> 贴身丫鬟带着孩童(太子)就来到了长育村的大山箐里,躲在刺材茂密、荆棘丛生的山箐里隐姓埋名,隐藏起来养育,便是藏育。因白族人对汉语拼音的平舌音与翘舌音不会区分,读出就是同一个发音。再加上各种因素,“藏(cang)育”便变成了“长(chang)育”。</p> <p class="ql-block">白洁夫人(慈善)不仅不嫁南诏王,而且在南诏王来迎亲之时遭遇到白洁夫人将领的突然伏击,差一点丧命在邓賧诏。慈善因浴血拼杀、顽强抵抗,弹尽粮绝,惨遭失败,跳河殉情自尽,与亡夫地下团聚。</p> <p class="ql-block">“火烧松明楼”是发生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星回节”这一天。彝族为庆祝“火烧松明楼”蒙舍诏统一了六诏,建成了新的“南诏王国”的胜利而举行节日狂欢。因此彝族群众的火把节是“星回节”(六月二十三至六月二十五)三天。</p> <p class="ql-block">白族群众的火把节是农历六月二十五这一天,是为纪念火烧松明楼的悲愤和慈善徒手刨夫的刚烈与忠贞不二的精神。其间赛马、摔跤、耍火把、赛龙舟是战争、报信、以及寻找白洁夫人尸身的宏壮场景的追忆。用凤仙花给小孩包捂红手指甲,就是对白洁夫人徒手刨夫十指鲜血淋漓,痛不欲生、肝肠寸断、声嘶力竭的惨状,刻骨铭心的深深纪念。同时“火把节”也是稻花香时节能驱邪祈福;直到金秋时节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祭祀祈祷活动。同时在古代“火”也是一种文明的崇拜,象征着热烈、光明、希望和生命之光,也举行“祭火大典”活动。</p> <p class="ql-block">“火烧松明楼”之后,南诏王皮逻阁统一了六诏成为新的“南诏王国”国主。南诏王皮逻阁因“白洁夫人”的气节和精神而深深撼动,便把“邓賧诏”城池赐封更名为“德源城”;城址所在的山赐封为“德源山”。这名字从那时一直沿用至今天。</p> <p class="ql-block">二、长育村村名之由来</p><p class="ql-block">大理市双廊镇长育村的本主庙是“白洁圣妃-诃黎帝母‘金像殿’”也叫“太子庙”,庙里供奉着邓赕诏之圣妃慈善的金身和她的儿子(太子)是也!村名“长育村”白族话叫“主因”。</p> <p class="ql-block">(一)、汉语“长育(藏育)”与白族语“主因”之间是“音译”和“意译”的组合关系</p><p class="ql-block">汉字“长”翻译成白族语叫“主”,“藏”翻译成白族语也叫“主”,所以“长”与“藏”,“音译”成白族语都叫“主”(注:以长育村白族群众的口音为准)。汉字“育”与白族语“因”从“意译”上是一个意思。因汉语“育”的意思是抚育、培育;而白族语的“因”是吃饭、吃东西的意思(当然也有“村”之意),所以有“养育”、“抚育”之意,故而汉语“育”的意思与白族语“因”的汉语意思几乎等同。所以长育(藏育)翻译成白族话就叫“主因”。</p> <p class="ql-block">(二)、汉语“长育(藏育)”与白族语“主因”之间是“承先启后”关系</p><p class="ql-block">汉语“主”字的意思和白族语皆为同一个意思,暨是“主人”的意思;白族语“因”字译成汉语是“村”的意思,所以白族语“主因”译成汉语暨是“主人村”之意。</p><p class="ql-block">在其它村落的认知里看来,“藏育主人的村”,就叫“主村”。汉语“主村”翻译成白族话就叫“主因”。所以“藏育村”翻译成白族话就叫“主因”(承先启后的关系)。</p><p class="ql-block">因为“藏育”的对象是“主人”(因邓賧诏已被南诏所灭,太子理所当然地成为臣民们尊认的唯一合理合法的“主人”)。藏起太子供养抚育其长大的村叫----藏育(长育)村是也!也有长期奉养、长久养育之意。</p><p class="ql-block">又因为白族人民对汉语拼音的平舌音与翘舌音不会区分(这当然也包括长育村的白族群众),所以“藏(cang)”与“长(chang)”,读出就是同一个发音,暨“藏育”便是“长育”,再加上汉语“藏(cang)”与“长(chang)”的“音译”成白族话都叫“主”(注:以长育村群众的白族语“口音”为准)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故而倒推之:白族话“主因”,不管是“音译”与“意译”的组合,还是“承先启后的翻译关系”翻译成汉语都叫 “藏育”暨“长育”是也!</p><p class="ql-block">在“火烧松明楼”之后慢慢地形成的“长育村”(藏育村),白族话就是“主因”!</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长育村村名与南诏国建立之间的渊源关系。</p> <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21日撰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