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京白鹭洲公园

赵志良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赵志良 美篇号:37844102</p> <p class="ql-block">  2025年7月13日,我游览了南京白鹭洲公园。</p> <p class="ql-block">  南京白鹭洲公园,位于南京秦淮区武定门北侧,原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家族的私宅,历史上依次称为“徐太傅园、徐中山园、东园”。民国13年(1924)在修葺东园时发现了唐朝李白石刻寺文“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遂改名为“白鹭洲”。民国18年(1929),正式辟为“白鹭洲公园”至今。</p><p class="ql-block"> 现白鹭洲公园占地229.41亩,已成为5A景区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以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为主格调的文化公园。2023年12月,被南京市园林局公布为“南京市首批具有历史价值的公园保护名录”。</p> <p class="ql-block">  南京白鹭洲公园有南、北、东、西四个大门。这是公园南大门,二层门楼、飞檐翘角、青瓦压脊、门柱栉比。大门正中檐下,由当代著名书法家言恭达先生书写的“白鹭洲公园”五个大字匾额,笔力灵动流畅,金光耀眼。在门厅柱上有二幅楹联分别为:“水榭浴丹霞,时来白鹭寻知己;雨轩留皓月,何待青莲赋好诗。”</p> <p class="ql-block">  按导游图,我从南门进入公园,从公园的西边沿着大湖转一圈,沉浸式游览公园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进公园走不远,左转几步就是民国建筑“壹鉴堂”。壹鉴堂是南京白鹭洲公园的历史建筑,为明代东园的主题建筑,曾作为园主人接待宾客和举办文酒之会的重要场所。堂名称源于宋代朱熹的诗句:“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壹鉴表达对自然景致的赞美。</p> <p class="ql-block"> 白鹭洲公园一大特色景观是桥景,园内有十多座大小,形态各异的古桥,有平桥,单孔桥、多孔桥、状元桥、还有桥上建亭等。它们宛如玉带,像彩虹一样,把整个公园景点串在一起,点缀的淋漓尽致,同时也展现出了精巧的设计与美学价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烟波桥</b></p><p class="ql-block"> 位于公园南门入口附近,横跨湖泊连接主要游览区域。桥以优雅造型和倒影著称,桥身倒映着蓝天白云与水面波汶,仿佛将烟雾和水波凝结成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状元桥</b></p><p class="ql-block"><b> </b>状元桥,始建于明中期。明万历年间,焦竑客居南京,常在此桥上读书,后考中状元,晚年升任南京国学监司业,后来辞官在此园讲学,其学子多有成就。清乾隆年间,秦大士居秦淮河畔,每日来此桥攻书苦读,于乾隆17年考中状元。民间称此桥为“状元桥”。</p> <p class="ql-block">  状元桥是一座石质雕刻的小石桥,桥面刻有独占鳌头,桥栏杆刻有蝙蝠,意欲能祐学子奋发读书,福星高照,金榜题名。</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印月桥</b></p><p class="ql-block"> 印月桥为五拱桥,是公园内比较知名的桥之一。你如远望印月桥,可观赏到水面倒影如镜的景象,煞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玩月桥</b></p><p class="ql-block"> 玩月桥,是中秋赏月的好地方。据传,在古代“秦淮八艳”之首的马湘兰就住在玩月桥畔,每逢中秋之夜,南京城内甚至外地的书生士子们慕马湘兰之名前来,聚集在玩月桥头赏月赋诗或笙箫弹唱,玩月桥成为南京城中秋赏月最具人气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浣萼桥</b></p><p class="ql-block"> 浣萼桥跨越公园东门和西门之间,桥上设亭供游人休憩,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是南京为数不多的亭桥之一。桥亭柱上两边楹联是:“自古销魂地,从来风雅名”。说的这里四季都是风雅之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二水桥</b></p><p class="ql-block"> 二水桥是单孔桥,跨度83.5米,桥体由两个拱度25.5米,长度50米的空心梁组成。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桥面用大理石叠砌而成,共有22级台阶,将白鹭湖分为东西二部分。桥名取自李白诗句“二水中分白鹭洲”而得名。二水桥外观雅致,拱度温柔,具有很强艺术美感,让游人流连忘返,赞叹不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壁画栈桥</b></p><p class="ql-block"> 这是古老的石桥与精美的壁画,共同勾勒出一幅引人入胜的桥梁景观画卷。栈桥蜿蜒向前延绅,壁画上所描绘的南京秦淮河畔的白鹭洲前世今生,典故传说的故事。游人漫步其间,能感受到秦淮河畔的悠悠岁月和往昔的风华与沧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壁画栈桥可直通“烟雨轩 ”。烟雨轩是公园的核心建筑,飞檐翘角,清秀雅致,1988年复建。我记得上学时候到夫子庙,这里是必经之地,我都要在此歇脚。烟雨轩是市民休闲赏景的好地方,从轩内可远眺碧绿湖面,近赏白鹭掠水,游船泛波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  在印月桥南岸水边立着一尊徐辉祖身穿盔甲满目愤慨的塑像。徐辉祖是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子,文武全才。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他率军抵抗重创燕军。朱棣攻克南京称皇后要置于他死地。在这紧要关头,徐辉祖的姐姐朱棣的徐皇后挺身而出,拿出了朱元璋给徐家的免死铁券,朱棣无奈,只得将徐辉祖监禁于此,一代名将至死未踏出白鹭洲一步。</p> <p class="ql-block">  湘兰苑,是明末南京“秦淮八艳”之首马湘兰当年的故居,原名“因是奄”。苑内分前后两进,中有天井,为典型的明清江南建筑风格。现不对游客开放。</p> <p class="ql-block">  马湘兰(1547—1604),名守真,苏州人。因家排行老四,人称“四娘”。她能歌善舞,喜诗会画,特别是一手兰花画得神形具备,所以“湘兰”就成了她的代称。她自幼拜江南才子王百谷为师,经过王白谷悉心调教及口授心传,教马湘兰写字,绘画,唱歌无一不精,将她培养成了苏州有名的才女,后来到南京谋生,成了秦淮名妓。</p> <p class="ql-block">  在公园西门处有座具有风情的“长板桥”,在明末清初,这里曾是秦淮河上佳丽们学习各种技艺的地方。现桥上站着“秦淮八艳”塑像,她们是: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婉。她们的故事能流传至今,主要以才情,民族气节和传奇人生而闻名,受到后人的广泛赞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白鹭洲公园游船穿梭于夫子庙景区。</p> <p class="ql-block">  这是白鹭塔(原名白塔),建于明宣德六年(1431),南京工部利用建大报恩寺的剩余材料在旧院与东院之间建回光寺,并置有一塔,名“白塔”。后在清晚期被毁。2006年在此重建七层白塔,因在白鹭洲公园而改称“白鹭塔”。</p> <p class="ql-block">  与白鹭塔相距不远的东面是鹫峰禅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鹫峰寺始建于明代天顺五年(1461)由宦官进宝创建,明英宗朱祁镇书赐额“鹫峰寺”,以纪念唐高僧鹫峰大师而得名。明清以来,鹫峰寺屡经兴衰,到民国末年寺内殿宇大多被毁,1999年重修复原。现寺大门上悬挂的“鹫峰禅寺”匾额为茗山法师题写。</p> <p class="ql-block">  白鹭洲鹫峰寺,1982年就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鹫峰禅寺在明清时期就成为著名宝刹,也成为南京一大景观,古典小说《儒林外史》中就有“到鹫峰禅寺吃茶”的故事。如今寺庙经几度重新修复一新,寺内香火更加旺盛。</p> <p class="ql-block">  鹫峰禅寺布局紧凑,从大门进入中轴线东西两侧,分别采用两层厢房的设计,两边配有僧房。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建了一座大雄宝殿,走廊与大雄宝殿二层相通。寺建筑外观都是黄墙黛瓦红柱,在寺庙中是“脸部价值”最高的寺庙。人们在这里享受到日常生活中得不到的清净宁静</p> <p class="ql-block"> 鹫峰禅寺经过修复,焕然一新。古朴庄严,金碧辉煌的寺庙隐现在苍松秀水之间,为白鹭洲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春在阁,建于明代,其建筑风格典雅别致。这里曾经是文人墨客们的聚集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如今成为吸引游客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携秀阁,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南京任职期间宴请友人的场所之一。该建筑在明代被纳入徐达家族的园林(即东园),成为文人雅集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  观澜亭是白鹭洲公园内特色景点,位于二水桥与白鹭岛相连之处。在亭内可观赏周围美景;亭内还常举办文艺专题演出。</p> <p class="ql-block">  在观澜亭旁,有徐达的六世孙徐天赐与《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二尊塑像。他俩生前是对密切好友,常在一起饮酒赋诗。吴承恩是当时国子监的太学生,文名响彻南京;徐天赐是文武全才,对吴承恩才华十分欣赏。徐天赐在东园过六十、七十大寿,吴承恩都来庆祝,还留下文章,以示祝寿。</p> <p class="ql-block">  “节义清廉”石碑,这是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为表彰开国将领徐达而立,现置于南京白鹭洲公园的东园故址。碑文记载了徐达的军事成就和节义品质,成为明代官方表彰功臣的重要实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美丽的白鹭洲公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谢 谢 观 赏 !</i></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i>2020年7月16日制作</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