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首都—伊斯坦布尔</p><p class="ql-block">“一个人若只能看世界一眼,这一眼应该看向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Istanbul),原名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博斯普鲁斯海峡南口西岸,扼黑海入口,为欧亚交通要塞,成为地跨欧亚两洲的现代化城市。</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欧洲文化之都和2012年欧洲体育之都;该市的历史城区在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梦幻与神圣的交织|伊斯坦布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是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标志性奥斯曼古典建筑的巅峰之作。建于1609-1617年,以其六座宣礼塔、象征伊斯兰六大信仰,宏伟穹顶结构和蓝色伊兹尼克瓷砖内饰闻名,为世界文化遗产与重要宗教地标,也被称为“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的墙壁镶嵌21,043块手工烧制瓷砖,纹样以几何图案和阿拉伯书法为主题,其中米哈拉布(礼拜壁龛)周围饰有金箔,釉彩在光线变幻下呈现梦幻蓝色调。</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260扇彩色玻璃窗引入自然光,与内部瓷砖反射交织,营造宁静神圣氛围。</p><p class="ql-block">著名书法家塞义德·卡希姆·古巴利创作的经文铭文遍布内部,增强宗教庄严感。</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的内部设计更是让人叹为观止。巨大的穹顶有数万个小块瓷砖拼接而成,每一个经过精心打磨,呈现出美丽的几何图案。仰望着穹顶的时候,感觉仿佛置身于星空之中,无比壮观。站在清真寺面前,感受到了它那独特的宁静与庄严。它不仅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在这里,时间仿佛静止,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蓝色清真寺仍以庄重的姿态,诉说着信仰、艺术与时间的永恒对话。</p> <p class="ql-block">与时空相遇,中世纪的奇迹,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高达54.8米。它是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的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公元537年完工。1453年以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1935年改为博物馆,1985年列入世界文化遗产。</p> 穹顶左右两侧为天使画像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教堂内部空间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福的画像。</p> <p class="ql-block">穹顶画为中期拜占庭艺术《坐在宝座上的圣母和她腿上的圣婴耶稣像》</p> <p class="ql-block">穹顶墙壁上画为帝王献礼:中间为怀抱圣婴的圣母玛利亚,右边为君士坦丁一世,罗马的创立者,左边为查士丁尼一世。旁边的题词揭示了其各自的身份:“君士坦丁,圣人中的伟大皇帝”和“查士丁尼,被铭记的光荣的皇帝”。(马赛克壁画)</p> <p class="ql-block">墙壁上画为基督普世君王像:基督身穿深蓝色长袍坐于宝座,左手持《圣经》,右手赐福。金色背景中希腊文铭刻“我是世界之光”。</p> <p class="ql-block">苏丹艾哈迈德广场的古埃及方尖碑(与圣索菲亚大教堂一墙之隔)</p> <p class="ql-block">历史长河中的明珠—托普卡普老皇宫</p><p class="ql-block">托普卡普老皇宫(Topkapi Palace)是奥斯曼帝国时期最重要的皇宫,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苏丹艾哈迈德区,紧邻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古罗马竞技场。 </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 是位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普卡帕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p> <p class="ql-block">皇宫始建于1465年,历时近400年(1465-1856年),融合奥斯曼、拜占庭及巴洛克建筑风格,是奥斯曼帝国历史上的行政、教育和艺术中心,曾作为25位苏丹的居所。 </p> <p class="ql-block">皇宫由四个庭院及其他矮小的建筑物组成,昔日有大约四千人居住,以往的皇宫覆盖著一个广大的海岸地区。在多个世纪以来,皇宫经过扩建和整修,例如1509年的地震及1665年的火灾后,皇宫都进行过维修。</p> <p class="ql-block">奥斯曼帝国灭亡后,托普卡帕宫于1924年4月3日在政府政令下变成帝国时代的博物馆。托普卡帕宫博物馆由文化旅游部管理。</p><p class="ql-block">皇宫里有大量的屋宇和厅堂,但现今只有最重要的部分开放给公众,皇宫由部门的职员以及土耳其军方的武装守卫把守。托普卡帕宫是奥斯曼建筑的代表作,包含大量的盔甲、奥斯曼的缩画、伊斯兰的书法原稿、壁画以及奥斯曼的珠宝宝物。</p> <p class="ql-block">托普卡帕宫是一个博大的综合体,在结构上并非独立统一的。各式低矮的建筑环绕庭院,以回廊及通道互相连结。超过两层高度的建筑物不多,树木、花园及水池散布其中,让居住在皇宫里的人耳目清新,还提供休憩用地。建筑物都围着庭院,人们都以庭院为中心生活。门窗都向着庭院,拥有开放的环境,在夏季时能提供清凉的空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