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四下基层”为笔,绘就人民满意新画卷

燎原

<h3>以“四下基层”为笔,绘就人民满意新画卷<br> <br>2月19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周祖翼在福州会见参加第五届福建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的受表彰对象代表,这一举措彰显了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也激励着广大公务员要始终牢记使命,当好人民公仆。而全面落实“四下基层”制度,正是我们践行使命、为群众谋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关键路径。<br> <br>“四下基层”,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大力倡导并身体力行形成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它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情怀、鲜明的问题导向和务实的工作作风,是我们密切联系群众、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法宝。<br> <br>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是让党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不能让政策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中,而要走进群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党的政策讲清楚、讲明白。例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为了让农民群众了解国家的惠农政策,我们可以组织政策宣讲团,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开展面对面的宣讲活动。结合当地实际,讲解农业补贴、产业扶持等政策如何落地实施,让群众知晓政策、用好政策,激发他们参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创造高品质生活奠定政策基础。<br> <br>调查研究下基层是科学决策的前提。只有深入基层,才能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和实际困难,才能为解决问题提供准确依据。在城市规划工作中,为了打造更宜居的城市环境,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应深入社区,倾听居民对交通、教育、医疗、绿化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民意,再根据调研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使城市建设更符合群众的期望,切实提升群众生活品质。<br> <br>信访接待下基层体现了对群众诉求的重视,是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重要渠道。在基层工作中,信访问题关乎群众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我们要主动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带着感情和责任去倾听群众呼声。比如,在处理邻里纠纷、征地拆迁等信访问题时,工作人员深入现场,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积极协调各方,依法依规解决问题,将矛盾化解在基层,让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条件。<br> <br>现场办公下基层则能提高工作效率,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在一些重点项目建设中,常常会遇到各种难题,如果只是在办公室研究讨论,可能会导致问题拖延。相关领导和部门应深入项目现场,实地查看工程进度,现场协调解决资金、土地、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当场敲定解决方案,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推动项目顺利进行。这样不仅能加快项目建设步伐,还能让群众看到政府办实事的决心和行动力,增强群众对政府的信任。<br> <br>在工作中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创造高品质生活,当好人民公仆,我们要时刻保持对群众的敬畏之心,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增强服务群众的本领,善于运用创新思维和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将“四下基层”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工作习惯。<br>  <br>省委书记会见受表彰对象代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要以“四下基层”制度为指引,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满意”的承诺,在为群众谋福祉、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道路上不懈努力,为推动地区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书写让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