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学深悟透“两个毫不动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br> <br>在3月16日出版的第6期《求是》杂志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重磅发表。这篇文章犹如一座灯塔,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为各类市场主体提振信心,对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深入学习领会这一重要论述,并将其融入工作实践,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和从业者义不容辞的责任。<br> <br>从理论维度看,“两个毫不动摇”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关键构成。公有制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战略安全、推动重大科技创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则以其灵活的市场机制、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广泛的就业吸纳能力,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二者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共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这一科学论断突破传统观念束缚,从理论高度厘清了两者关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新奠定基石,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理论遵循。<br> <br>回顾历史,“两个毫不动摇”方针是党在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智慧结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腾飞,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各类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公有制经济通过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发挥主导作用,支撑着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和战略科技突破;非公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市场竞争中迅速崛起,成为活跃市场、拉动消费、促进就业的重要力量。正是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调动不同所有制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我国才创造出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两大奇迹”,书写了举世瞩目的发展篇章。<br> <br>聚焦当下工作实际,“两个毫不动摇”的实践价值更是体现在各个领域。对于从事国有企业工作的同志来说,深入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工作重点。在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要将党的领导深度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确保企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强做优主业,需精准把握国家战略需求和市场趋势,加大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投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更多世界一流企业。比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有企业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产业整合能力,引领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优势地位。<br> <br>在民营企业工作的从业者,同样肩负着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当前,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是重中之重,要积极落实国家出台的各项支持政策,解决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人才等方面面临的实际困难。例如,在市场准入方面,推动破除各类隐性壁垒,实现“非禁即入”,让民营企业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融资方面,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同时,民营企业自身要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坚持守法经营、创业创新,加强自主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br> <br>从宏观经济管理和政策制定角度来看,政府部门要持续完善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一方面,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坚决打击不正当竞争和垄断行为,为各类企业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制度和法律层面保障不同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和安全感。此外,还要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引导,通过产业政策、科技创新政策等引导企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br> <br>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重要文章,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将其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举措,立足本职岗位,在各自领域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贡献力量,为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让“两个毫不动摇”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续写经济发展的辉煌篇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