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以实干笃行 助力民营经济腾飞<br> <br>4月16日,福建省省长赵龙在《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发表的《积极促进新时代民营经济健康发展》一文,犹如一场及时雨,润泽着福建民营经济发展的广袤田野。文章紧密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论述,结合福建实际,为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了清晰思路与有力举措,值得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并结合工作实际积极践行。<br> <br>民营经济,作为福建经济发展的活力源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回首过往,福建民营经济在改革开放的春风中蓬勃兴起,从最初的家庭作坊式经营,逐步发展为涵盖制造业、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多领域的庞大产业集群。众多知名闽商企业如安踏、达利园等,不仅在国内市场大放异彩,更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福建经济发展的亮丽名片。这些企业的成功,不仅彰显了福建民营企业家的拼搏精神与创新智慧,也凸显了民营经济在稳定经济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br> <br>当下,民营经济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调整、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赵龙省长在文章中指出,要深入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这无疑为福建民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br> <br>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作为。对于从事政务服务相关工作的人员而言,要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比如,在企业开办环节,可通过线上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注册登记、税务登记、社保登记等业务的同步办理,将原本繁琐的流程压缩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在项目审批过程中,建立并联审批机制,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让企业无需在各个部门之间来回奔波。同时,加强政策的精准扶持,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规模民营企业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让政策真正惠及企业。<br> <br>金融支持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金融工作者要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针对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可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供应链金融等特色金融产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与政府部门、担保机构的合作,建立风险分担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放贷风险,提高其为民营企业服务的积极性。同时,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进行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挂牌,为企业发展注入更多资金活力。<br> <br>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民营企业也不例外。在科技研发领域工作的人员,要加强与民营企业的合作,助力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政府可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促进高校、科研机构与民营企业的深度对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鼓励民营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培养和引进创新人才,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例如,在福建的电子信息产业中,民营企业通过与高校合作,开展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等项目,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br> <br>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服务工作的人员,要为民营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人才支持。一方面,加强与高校、职业院校的合作,根据企业需求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另一方面,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民营企业。为人才提供住房、子女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保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让人才能够安心在企业工作,为企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br> <br>诚信守法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基石。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民营企业的监管与引导,推动企业诚信经营、依法纳税。建立健全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对诚信守法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对违法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并纳入失信黑名单,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惩戒机制。引导企业加强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营造公平竞争、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br> <br>赵龙省长的文章为我们提供了行动指南。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文章精神,立足本职工作,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金融支持、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人才保障、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入手,积极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力量。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福建民营经济必将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勇争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添强大动力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