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6 大庆至绥化

张永利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是我们2025年东北自驾游的第十三天。我们将先在大庆市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几个景点,然后前往绥化县住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去参观了大庆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庆博物馆的前身为大庆展览馆,于1964年组建,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萨尔图区,是集古环境、古动物和古人类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内首家聚焦东北第四纪古生态的综合性博物馆,其馆藏化石数量、种属完整性居全国前列,填补了中国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系统收藏的空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类的生活是按照年、月、日、时、分、秒来计算时间的,而地球的地质年代是按照宙、代、纪、世、期来计算时间的。“第四纪”属于“显生宙”的“新生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今大庆地区曾被辽阔的第四纪松辽古大湖所淹没,时间长达200多万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了了解第四纪松辽古大湖的范围、形成年代及其变迁,古环境研究专家根据大量钻孔采集的湖泊沉积岩芯,通过沉积速率分析、古地磁测试和颗粒粒径分析等多种现代科学测试与分析手段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更新世早期,松辽断坳已基本形成。松辽盆地继承发展,稳定下沉,形成松辽古大湖。此时为湖泊兴盈期。其空间分布广阔,北到小兴安岭南部山前,南至渤海湾,西抵大兴安岭东部山麓,东至依通-依兰盆地东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中“1”为大兴安岭,“2”为小兴安岭,“3”为长白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经过“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到“全新世”时古大湖消失,现代湖泊湿地形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全新世,距今2500年以来,地壳相对强烈抬升,湖泊消亡,河流下切,松嫩、辽河地区大部分湖泊退缩干涸,仅在齐齐哈尔-大庆-大安地区存在现代湖泊湿地。近数十年来,由于气候转暖、冻丘消融、地下水位变化及气候干燥等影响,早期遗留湖泊逐渐沙化、盐渍化。</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世纪以来在中国东北大部分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其中包括著名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成员。这些化石充分体现了我国境内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所具有的种属丰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的基本特点。化石年代测定表明,属于第四纪晚更新世的中晚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些研究者认为猛犸象一披毛犀动物群拥有至少45个属种。大庆博物馆目前已经成功地收藏了43个属种。国内权威专家认为,大庆博物馆珍藏的东北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填补了国内该动物群化石系统收藏的空白,具有极高的学术和研究价值以及展示价值,将成为国内外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图这两具真猛犸象(“真猛犸象”是猛犸象属中最著名的物种,俗称长毛象,而猛犸象是猛犸象属所有物种的统称,包含草原猛犸象、哥伦比亚猛犸象等多个种类)化石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左侧这具骨架化石于2002年出土,身高3.5米、体长6.5米,同一个体化石含量达90%以上,头骨、肢骨、脚趾骨化石保存十分完好,系幼年雌性个体,生活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完整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上图右侧这具骨架化石于2009年出土,身高4.5米、体长7.5米,同一个体化石含量达90%以上,整体椎骨、肢骨、肋骨、脚趾骨化石保存十分完好,系中年雄性个体,生活年代为晚更新世晚期,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最完整且个体最大的真猛犸象化石骨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到的这两件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第四纪中国生物地理分布中,东北地区所发现的猛犸象一披毛犀动物群是一个独特的动物群。该动物群种属丰富、食性各异,除猛犸象和披毛犀外,还有啮齿目、食肉目、兔形目、奇蹄目和偶蹄目等众多动物成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由东北野牛化石组成的“百牛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百牛阵”旁是由105个东北野牛头骨化石组成的化石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珍藏的中国最完整的狼化石骨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具骨架是2005年在大庆市肇源县出土的,属晚更新世晚期。身长1.14米、身高0.71米。该骨架化石含量达95%以上,且为同一个体,是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第四纪最完整的狼化石骨架,被称为“神州第一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珍藏的中国最完整的最后鬣狗(“最后鬣狗”指已灭绝的斑鬣狗属物种,主要生存于距今约10万至7800年前中国更新世中晚期,是东亚地区最后存续的鬣狗科成员)化石骨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具骨架也是2005年在大庆市肇源县出土的,属晚更新世晚期。身长1.44米、身高0.8米。该具最后鬣狗骨架化石含量达90%,并且是同一个体,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第四纪最完整的最后鬣狗化石骨架,被称第四纪“中华第一鬣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观完大庆博物馆后我们去游览了果成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成寺(原果成精舍)是专修专弘净土宗的道场,始建于一九九一年,是由上果下成老法师一家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自筹资金苦心建立的,寺名源自老法师的法号,是大庆市唯一的佛教寺庙。寺院占地约3万至4万平方米,采用中式古典建筑风格,中轴对称布局。主要建筑包括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及钟鼓楼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寺院的山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重檐歇山顶的天王殿。内部是天王殿的标准布局:正面是大肚弥勒佛,左右两侧分立四大天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三檐歇山顶的钟楼。远处是大庆电视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三檐歇山顶的鼓楼。</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天王殿后面的三面立像,可能是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重檐歇山顶的大雄宝殿。正中供奉的是南无毗卢遮那佛,背后是南无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轴线的最后是三檐歇山顶的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又去参观了“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span style="font-size:18px;">位于大庆市萨尔图区中七路32号,</span>是中国第一个以石油工业为题材的原址性纪念馆,原为大庆石油会战指挥部所在地,为黑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陈列馆集教育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旅游功能以及人性化服务功能相融一体,成为展示大庆油田文化、石油员工风采的重要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列馆由三座独立的平房建筑构成。陈列馆内禁止拍照(对于介绍油田历史的陈列馆来说禁止拍照这点很令人费解),所以我只记住了两个重点信息:</p><ol><li>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喷出工业油流,发现大庆油田,此时正值国庆十周年大庆前。</li><li>1959年10月8日,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出把松基3井所在的大同镇改称大庆镇,油田取名为“大庆油田”。</li></ol>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陈列馆院内还有一个“703指挥所”。</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珍宝岛事件”后,大庆油田于1970年3月决定修建防空洞,又名703指挥所。该防空洞于1971年11月竣工,占地面积365平方米,内有指挥室、通讯室、办公室等近20个房间,防护等级5级,为钢筋混凝土结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去参观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纪念馆主体建筑前的广场上矗立着高6.5米、重达60多吨的王进喜花岗岩雕像。该雕像是2007年5月20日从原来的“铁人王进喜同志纪念馆”搬到现在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新馆)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进喜雕像前是一块黑底金字的“铁人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铁人王进喜是大庆人的杰出代表,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2023年10月8日是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为了纪念铁人王进喜对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丰功伟绩,大庆油田特立此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进喜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省玉门县赤金堡(今玉门市赤金镇),15岁进入玉门油矿当童工。1950年正式成为钻井工人,1956年担任1205钻井队队长,同年创月钻井进尺5009米的全国纪录,并获“钢铁钻井队”称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60年他率1205钻井队参加大庆油田会战,以“人拉肩扛”搬运设备、破冰取水等方式,5天4小时打出第一口油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第一口油井名为“<span style="font-size:18px;">萨55井”</span>。当年他们克服重重困难,仅用5天零4小时(开钻时间1960年4月14日,完钻时间1960年4月19日)就打完了这口井,创造了当时钻井生产最高纪录。该井井深1200.76米,最高日产油113吨。1960年5月26日自喷采油投产至今,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5.202万吨,是目前大庆油田为数不多的自喷井,被人们亲切称为“铁人一口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是1960年王进喜打第一口油井用的“三刮刀”钻头(国家一级文物仿真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于“铁人”的由来:“钻井闯将”王进喜一到大庆,就投入紧张的石油大会战,吃住在井场,不分昼夜,忘我大干。房东赵大娘心疼地对工人们说:“你们的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王进喜的感人事迹和大娘叫“铁人”的事,被汇报到会战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立即决定树王进喜为石油大会战第一个英雄,名号就叫“王铁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进喜提出的“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口号,以及“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奋斗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了数代中国工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9年王进喜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出席全国群英会及国庆观礼。‌‌1964年当选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69年任中共第九届中央委员。‌‌1970年11月15日逝世,享年47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离开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后我们开车上路直奔绥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大庆市的总体感觉非常好:城市现代、整洁,街道笔直、宽敞,我们去过的上述四个地方都画有正规且免费的停车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晚上6:30左右到达全季酒店绥化福和街店。今天全天行驶了233公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