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日军大肆侵犯我中华领土,屠杀我万众百姓,中华民族置身于地狱之中。可见这日本有多么的可恨想侵占,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样的场景在电视里的战争片里看到过。那个年代确实每天过得很恐慌,惊慌失措,担惊受怕,能存活下来,真的是万幸中的万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现在在中国属于和平时代,作为年轻人,我们要奋发图强,把自己所有的潜力挖掘出来做贡献和钻研自己领域,将来国家有需要定能全力而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读到这一小片段,里面有一个章节就是杨绛从外国回到了中国的上海暂且定居下来之后在家里照顾公婆家一家老小。婶婶称她:“为上的厅堂,下的厨房,入水能游,出水能跳。”读到这里感觉那个时代有这样的称赞,对自己是满满的肯定,但是从自身来看,自己的时间很少,而且身体很疲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绛刚嫁到钱锺书的家中,他的公婆是想让杨绛做妇女做家庭主妇!😂但是杨绛的父亲就说:“钱家很奢侈,我花了这么多的心血培养女儿,竟给你们全家当一个不要工钱的老妈子。”听到这句话显然说出了不愿意让女儿像其他的家庭主妇一样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可见那时候杨绛的父亲杨荫航杭的认知是很超前的,女儿不要做家里的全职家庭主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杨绛的三姨妈腾出一间房子,留给杨绛父亲兄弟姐妹亲居住。杨绛也非常地贴心,给父亲买点心分门别类装在不同的罐子里,看看哪个罐子吃的最多就说明他喜欢哪个,但是他的父亲知道其中的深意,并未道出实情。杨绛去当私教,杨绛的父亲看照顾照看阿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孤岛之上是无处可逃的恐慌,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哪怕是赴汤蹈火,也足以慷慨无憾在无助的年代多的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能够活下来真是足够幸运,在不安的世上,家人便是最大的慰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