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锦溪古镇位于昆山南郊的淀山湖畔,是一座有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以“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奇和沈从文笔下“睡梦中的少女”的诗意形象闻名。</p> 锦溪古镇
锦溪(旧称陈墓),位于昆山市西南隅,距古镇周庄8公里。东临淀山湖,西依澄湖,南靠五保湖,北有矾清湖、白莲湖,“东迎薛淀金波远,西接陈湖玉浪平”。故锦溪历来有“金波玉浪”之称。远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已有先民生存繁衍,创造了灿烂的史前文明。史载,南宋建都临安时,宋孝宗的宠妃陈妃病殁水葬于此,为怀念陈妃,孝宗赵昚在五保湖畔钦旨建庙,为陈妃诵经护坟,锦溪亦因此被宋朝皇帝御旨改名“陈墓”长达800余年。1993年,恢复锦溪古名。古镇原有一溪,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江面,满溪跃金,灿烂若锦带,所以得名锦溪。如今,拥有众多名胜古迹的锦溪,仍然以如诗如画的水乡风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若隐若现的陈妃水冢,风铃悦耳的文昌古阁,蛟龙卧波的十眼长桥,以及“三十六座桥,七十二只窑”的传说,全国首创的古砖瓦博物馆,都令中外游客流连忘返。 锦溪,亦自古为文人骚客荟翠之地。南宋名人卫径、诗人梦窗、特别是明人沈周、高启、文征明、祝允明、唐伯虎等辈都为之留下了诵景思物的千古诗文。锦溪,因溪得名,湖荡密布,古桥联袂。有着“36顶桥,72只窑”美丽传说的古镇,桥梁密度,举世罕见,不足1平方公里的老镇区就有古桥36座,而且大多数古桥保存完好,桥柱、楹联、碑刻保存俱全,形成了锦溪独特的“桥文化”。 莲池禅院 <p class="ql-block">锦溪得名于“一溪穿镇而过,夹岸桃李纷披,晨霞夕辉尽洒水面,灿若锦带”的景致。古镇被“五湖三荡一溪”环抱(淀山湖、澄湖、五保湖等),形成“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的水乡画卷。沈从文以“睡梦中的少女”形容其朦胧恬静之美,既呼应了古镇晨雾中如团扇半掩的婉约,也暗喻其未被现代喧嚣惊扰的纯真。</p> “镇为泽国,四面环水”,“咫尺往来,皆须舟楫”是锦溪的写照,水巷、河埠、拱桥、骑楼、廊坊、街市二千余年的历史。 陈妃水冢 <p class="ql-block">五保湖中的陈妃墓“永不沉没”,是南宋历史的神秘符号,也是文人怀古的灵感来源。</p> 十眼桥 古镇景区 虽然锦溪有着江南古镇常见的水巷、石桥和长廊古宅,而且不如附近的周庄、同里那么出名,但这里却更清净,生活气息也更浓郁、更淳朴。走在水巷边,时常可见当地的阿叔阿公们坐在长廊里喝茶聊天,一派悠闲的市井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