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简 叙 </p><p class="ql-block"> 郑州的发展历史悠久, 尽管在近代才崛起,但它名列中国八大古都之一。这座城市因铁路的修建而迅速发展,被誉为“火车拉起来的城市”。在历史上,郑州曾是多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特别是夏朝时期,郑州登封曾是夏朝的都城,因此郑州被誉为是我国有了国家概念后的第一个首都,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3000年。</p><p class="ql-block"> 此外,郑州还是轩辕黄帝的故里,少林寺、嵩阳书院等文化古迹所在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郑州的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丰富的历史人文景观和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郑州不仅是一个因铁路发展而崛起的现代城市,也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底蕴的古都,同时也是一个融合了传统与现代、自然与人文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 被火车拉来的城市 </p><p class="ql-block"> 郑州乃是商都、绿城,也是八大古都之一,同时也是一个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今谓绿城,是河南省辖地级市、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以及国家中心城市。它位于河南省中北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全市总面积为7567平方千米。郑州不仅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而且是中国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京广线(北京至广州)和陇海线(兰州至连云港)在此交汇,使其获得了“火车拉来的城市”之称。</p><p class="ql-block"> 郑州的历史悠久,人文始祖黄帝、许由、杜甫、韩非、白居易等历史人物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使得郑州的历史文化底蕴极为丰富。同时,郑州也是八大古都之一,东有开封、西有洛阳,雄峙中枢,控御险要,展现了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郑州不仅是一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城,也是现代交通枢纽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 筆趣郑州·华夏织梦</p><p class="ql-block"> 何谓郑州?时下流行乃是火车拉来的城市,或是商都、绿城,又或者是八大古都之一?</p><p class="ql-block"> 说起郑州,华人都会有个答案,炎黄二帝、轩辕故里,是全球华人的心灵故乡;天地之中、大美中原,是钟灵毓秀的特殊偏爱;嵩山、少林,是海外各界对中国功夫的无限神往;商都、绿城,是古老热土昌盛繁荣生生不息的绵延;烩面、胡辣汤,是日夜缠绵在舌尖挥之不去的乡愁;全国文明城市、国际枢纽城市、国家中心城市;是现代、潜力、机遇、活力这些名词的具体象征……如果非要一个答案,估摸会是:郑州是一座让人离不开、放不下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郑州城市简历,中文名:郑州,拼音:Zhèng zhōu,别号:夏商古都、商都。性格:温柔、敦厚、包容、幽默、忍耐。自我评价:华夏文明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活动范围:7446.2平方公里,家族成员:1100万,接头暗号:0371,联络密码:450000,专属座驾:豫A,语言特长:中原官话、郑州话,家庭住址:黄河下游、河南省中北部。最喜欢的花:月季,最喜欢的树:法桐,代步工具:地铁、小汽车、电动车、公交车、人力11路。</p><p class="ql-block"> 郑州自然属性,境内海拔:100米左右,西部超过110米,地处华北平原南部、黄河下游,东经112°42′—114°14′、北纬34°16′—34°58′。郑州市地处中原腹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位于中国地貌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接过渡地带,地势西南高、东北低。</p><p class="ql-block"> 郑州家庭成员,郑州市总面积7446平方公里,现辖6区5市1县,及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郑东新区、郑州经开区、郑州高新区。</p><p class="ql-block"> 郑州历史,自旧石器时代起,这里就是古人类生息繁衍的重要地区。进入新石器时代以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在这里确立。</p><p class="ql-block"> 约公元前21世纪,中国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世袭制朝代夏王朝确立。五帝谱系在这里产生,华夏民族共同体在这里形成,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就是从夏王朝的建立开始,</p><p class="ql-block"> 后人常以“华夏”自称,使之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夏定都阳城,即今天的郑州登封。所以说郑州是我国有了国家概念后的第一个首都,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引领中华风气之先超过3000年。</p><p class="ql-block"> 而在夏王朝确立的更早以前,轩辕黄帝出生于郑州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p><p class="ql-block"> 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历史长河中的政权历次更迭,即从三皇五帝,夏,商,两周,秦,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辽,两宋,金,元,明,清予以认可被视为的正统朝代中,郑州名称不断的变化,但始终处在政治权利中心,直至1948年,郑县解放,设置郑州市,1954年,正式成为河南省省会。</p><p class="ql-block"> 郑州文化,郑州乃是中国思想启蒙的圣地,百家争鸣三教融汇于此,8000年裴李岗文化,在这里唤醒东方文明;6000年大河村文化,在这里赋予了这个文明最初的色彩;5000年黄帝文化,在这里奠定中华文明基本规制;3600年商都文化,在这里传承延绵不息的华夏薪火。郑州名胜,全市有世界文化遗产2项1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拥有黄帝故里、商城遗址、天地之中等众多历史人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 二七纪念塔和中原福塔</p><p class="ql-block">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包括二七纪念塔和中原福塔。</p><p class="ql-block"> 二七纪念塔,位于郑州市二七区二七广场,是一座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建立的纪念塔。它不仅是郑州的名副其实的标志性建筑,也是郑州历史记忆和文化特质的体现,赋予了郑州精神动力,成为人们认识、走进、了解郑州的重要窗口和城市的名片。二七纪念塔始建于1951年,原为木制灯塔,后于1971年在原址上重建,以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大罢工中牺牲的工人领袖。</p><p class="ql-block"> 中原福塔(FU Tower),又名河南广播电视塔,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航海东路与机场高速交汇处,是河南省和郑州市的著名景点。它高268米,加上顶部桅杆天线高达120米,总高度为388米,由塔座、塔身、塔楼和桅杆四个部分组成。中原福塔的设计寓意着鼎立中原和花开五福,福泽中原。</p><p class="ql-block"> 此外, 郑州还有其他重要的建筑和景点,如绿地中心千玺广场,它是郑东新区CBD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高280米,设计灵感源自嵩山宝塔。这些建筑和景点共同展现了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城市的现代化风貌和历史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 郑州大玉米楼</p><p class="ql-block"> 其正式名称为绿地中心千玺广场,是位于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CBD的一座标志性建筑。该建筑因其独特的外形和地理位置,成为了郑州的新地标,被誉为“中原第一高楼”。</p><p class="ql-block"> 大玉米楼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河南嵩山嵩岳寺塔。它的总高度为280米,共有61层,其中包括地下4层和地上57层。 </p><p class="ql-block"> 大玉米楼的功能规划包括商业用房、写字楼、酒店等。其中,1至3层为商场,5至35层为写字楼,38至56层为五星级酒店,而58层则是观光层,提供了一个俯瞰整个郑州市的机会。此外,大玉米楼的59层是一个私人会所,提供了高端的休闲和社交场所。</p><p class="ql-block"> 大玉米楼的建造历时5年,由上海绿地集团下属企业河南绿地中原置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22亿元人民币进行开发。该建筑不仅是一个商业和办公中心,也是郑州的文化和旅游景点之一。它的灯光秀和独特的建筑造型使其在夜晚尤为引人注目,成为了郑州夜空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p class="ql-block"> 此外,大玉米楼还经历了一次谣言的风波。在2023年的一次风暴后,有视频显示大楼似乎发生了倾斜,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然而,管理部门迅速澄清,表示大楼并没有因为风暴而倾斜,证实了这是一则谣言。</p> <p class="ql-block"> 国际现代化综合枢纽</p><p class="ql-block"> 郑州作为内陆城市,是一座“被火车拉来的城市”,从当初的郑县发展而来,这一切都是因为铁路。普铁时代,郑州可以说是全国铁路的“心脏”,而如今,这种地位更为坚实。</p><p class="ql-block"> 米”字高铁,河南“米”字高铁交会郑州,真正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p><p class="ql-block"> 郑州站:特等站,亚洲最大的客运站之一,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交汇处。 郑州东站:特等站,全国第二大高铁站,是京广高铁、徐兰高铁以及郑济高铁、郑合高铁、郑渝高铁,郑太高铁八个方向的交汇处。 郑州北站:特等站,亚洲最大的火车编组站。 圃田西站:特等站,郑欧班列的起点,是亚洲最大的货运站之一。郑州南站:(在建)特等站,郑州城际铁路系统中心。</p><p class="ql-block"> 郑州区位居中,枢纽是郑州发展的最大比较优势,从铁路时代到航空、高铁时代,郑州一脉相承地荷载着国内交通枢纽地位,也是国家战略选择郑州的主要考量。</p><p class="ql-block"> 2016年,郑州市获批全国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建设郑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2016年,郑州市获批全国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工程城市。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建设郑州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p> <p class="ql-block"> 中部地区·中心城市 </p><p class="ql-block"> 郑州市,其简称“郑”,史谓“天地之中”,古称商都,今谓绿城。河南省辖地级市、省会、特大城市。国家发改委支持建设的国家中心城市,中国中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综合交通枢纽,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p><p class="ql-block"> 地处河南省中北部,黄河中、下游分界处,全市总面积7567平方千米。地形总趋势是西南高、东北低,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境内有大小河流124条,地跨黄河、淮河两大流域。</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12月,郑州市辖6个区、5个县级市、1个县,市人民政府驻中原区中原西路233号。截至2023年末,郑州市常住人口1300.8万人,城镇化率为80%。</p><p class="ql-block"> 1954年10月30日,河南省政府由开封迁往郑州,郑州市成为河南省省会。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六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会员。截至2021年末,郑州市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97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8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个。乃是全国公、铁、航、信兼具的交通枢纽,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3种运输方式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截至2023年9月,郑州市有2座航站楼、2条跑道、162条航线、6个火车站、2条铁路干线、6条高铁线、11条地铁线路、11条高速公路、37条BRT线路。</p><p class="ql-block"> 2023年,郑州市地区生产总值13617.8亿元,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165.8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785元。</p> <p class="ql-block">附注:部分图片拍摄游历当下及积年积攒,部分图文来自网络综合,添页观世察史究性,纯粹学习交流,虔诚开心度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