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江之上;煤船、险滩与独特的水上运输

<p class="ql-block">郁江之上;煤船、险滩与独特的水上运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苏 兵</p><p class="ql-block">郁江煤矿,坐落在郁山镇郁江上游约十几公里处,其所在河边有个极具特色的地名——小灶河。站在小灶河江边,仰头望去,一座雄伟笔挺的大山映入眼帘,它宛如一把利剑,直插云端。这座大山尤为独特,有三处明显外凸的部分,恰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杰作,故而人们形象地称其为“三层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郁江煤矿巧妙地处于半山的二层岩与三层岩之间,宛如镶嵌在山间的宝石。二层岩上有一个幽深的矿洞,三层岩下同样也有一个矿洞。从这两个矿洞开采出的煤炭,通过工业索道运输。那上下的四条索道,犹如四条黑色丝带,从山间延伸至河边的平坝区。当地人称这种运输方式为“放跑”。在小灶河,堆积的煤炭如连绵小山,蔚为壮观。随后,这些煤炭再由轨道滑车运往停船的码头上方。滑车将煤炭倒入滑槽,煤炭便如黑色溪流般,直接流入岸边的船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日复一日,每当黎明破晓,天色渐亮,几十条造型独特的蛇船便会整齐地排列在滑槽下方,等待装载煤炭。而后,它们顺着郁江水流,朝下游的盐厂方向缓缓驶去。船工们摇着船橹,顺江而下,在河岸两边,人们能清晰地看到一长串煤船,一艘接一艘,有序前行,这独特景象成为那个时代一道别样的风景线。每艘船的前后各有一名船工,他们奋力划桨,船桨与江面碰撞,发出“哗哗”的声响。当船行驶到滩口或转弯处,前后的船工便会相互交流操作,响亮地喊出“搬倒,瓦倒”的号子,声音在江面上回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从小灶河往下游行进,首先遇到的是陡脊坝滩,继续前行便到了四步滩。四步滩,顾名思义,这里有四个接连不断的滩口,江水湍急,充满挑战。船只顺利通过四步滩后,便会进入一片宽阔的水域——狮子塘。之所以叫狮子塘,是因为塘岸山形奇特,远看犹如一只威风凛凛的狮子盘踞在那里。而且,对于狮子塘岸的狮子岩,清康熙版本《彭水县志》有记载:郁山镇之尾,两江合流,有石悬石壁间,状如狮身,若狮之俯而饮诸河也,曰金狮戏水。而所谓的两江就是狮子岩对面胡家坝有一条小溪汇流入狮子塘。小溪名拱桥溪,是因为溪水上一座石拱桥而得名。这座古石拱桥康熙版本《彭水县志》也有记载。狮子塘也是该河段最深的水域,据说,在那最深的石岍内,生活着体型巨大的鱼。然而,因水太深,从未有人真正见过那些大鱼,这为狮子塘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经过一段平静的河段,便来到了险滩棺木盖。船只小心翼翼地驶过棺木盖,继续前行就到了张家嘴。这里是两江交汇之处,船只需要转弯走上水。此时,船工们会把摇船的船桨换成撑船的船杆,齐心协力,借助绞滩钢缆的助力,一步一步艰难地朝目的地前进,最终抵达太平桥头的盐厂码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郁江上行驶的船只不止有煤船,还有各种各样的船只川流不息。有运输郁江边乡场工副食品的物流船,盐运船。郁江沿途各地河岸还有星罗棋布的砖瓦窑、石灰窑,砖瓦石灰运输船通过水运将货物运到郁山镇、彭水县城。还有带篷的运客船,以及在狮子塘停靠的打鱼篷船,有的打鱼篷船用网捕鱼,有的则用鱼鹰捕鱼,鱼鹰的脖子须用绳索套住,防止它把捕捉的鱼吞进去,因为它吃饱后就不再捕鱼了。</p> 郁江之上;煤船、险滩与独特的水上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