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造船人的一生

葛天琳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我缓步走在上船滨江大道上,脚下的土地曾承载父亲无数个辛勤工作的日夜。这里,矗立着一个巨大的锚链,是创建了150多年的上海船厂曾经的辉煌岁月的象征。我轻轻抚摸着那粗壮的铁链,仿佛触碰到了父亲那波澜壮阔的一生。尽管工厂已搬离拆并,父亲也已仙逝八年,而在我心中,却留下了永远的眷恋。</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父亲生于湖南长沙湘江之滨,自幼聪慧,勤奋好学,是家中长子。少年时,他曾投身抗日救国的童子军,胸怀家国,志在四方。中学毕业时,他考入浙江大学,但因十三岁便失去母亲,为减轻家庭负担,他毅然选择迁至重庆的吴淞商船学校——不仅因免食宿,更因那里通向他心中向往的大海。</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随着吴淞商船学校并入上海交大重庆分校,父亲在即将毕业之际,面对抗战形势的日益严峻,毅然响应国家号召,投笔从戎,加入国军炮兵部队,担任美军顾问翻译,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抗战胜利后,父亲重返校园复读,两年以后完成学业,于1947年毕业,随后进入上海招商局,正式成为一名新中国的造船工人,开启了他与船厂不解之缘的新篇章。</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为了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父亲服从安排,放弃自己热爱的船舶设计专业,转而自费钻研冶金、翻砂与铸造工艺。他边学边干,勤勉不辍,最终成为冶金铸造领域的专家,为船厂的铸铁炼钢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在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的艰难岁月里,父亲始终坚守岗位,修船造船,克勤克俭,生活简朴,工作忘我。他的身体日渐消瘦,健康每况愈下,却从未停下奋斗的脚步。</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十年浩劫”期间,父亲遭受不公正待遇,被迫离开技术岗位,接受监督劳动,还曾被打伤住院。但是他忍辱负重,坚定信念,在逆境中赢得了工人们的信任与保护。尽管身患高血压、心脏病、胃大出血等疾病,几度病危,他却始终咬牙坚持挺住,坚信自己是无辜的,终于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nbsp;粉碎“四人帮”后,父亲获得平反,政策得以落实,他重返铸造技术岗位,担任铸锻分厂技术科长,重新焕发出工作的激情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自八十年代起,父亲被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并担任公司职称评审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上海造船事业的腾飞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 他曾率团赴欧洲考察,走访德国、瑞典、丹麦、芬兰等国,学习先进造船技术,引进关键设备。他始终秉持节约理念,精打细算,为国家和企业节省大量资金,受到厂部表彰。</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在技术革新与发明创造的道路上,父亲屡获国家与企业嘉奖;他被评为船舶公司先进生产者,并在六十岁那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他多年的愿望。</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父亲六十五岁退休后,依旧心系造船事业,担任高级技术顾问与翻译,继续为我国造船业走向世界贡献力量。他以志愿者的姿态,热心传帮带,不计报酬,不要名利,直至八十高龄,仍活跃在技术一线。在社区,他也被评为优秀退休党员,深受尊敬。</p>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在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父亲的抗战老兵身份得以确认,他的爱国精神获得海峡两岸的共同认可,成为那段峥嵘岁月的见证者。</p> &nbsp; &nbsp; &nbsp; &nbsp;父亲是一位普通的爱国者,也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亲人、热爱上海、热爱祖国造船事业的光荣造船人。他陪伴母亲走过了金婚五十年,哪怕母亲病卧在床十三年,他实在不离不弃每天陪伴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料,直到母亲安详离世。 <p class="ql-block">&nbsp; &nbsp; &nbsp; &nbsp;2017年,父亲走完了九十四年的人生旅程。平凡人生,无私奉献,功在国家,无上光荣!</p> <p class="ql-block">在二十一世纪以后,上海船厂已迁往崇明岛,融入中国船舶总公司,翻开新的历史篇章。作为两代造船人,我和父亲共同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变。如今,十万吨、几十万吨的巨轮驶向深海,中华民族的造船梦远洋梦崛起梦正在实现,这足以告慰父亲在天之灵!</p> <p class="ql-block">江水滔滔,奔向海洋;</p><p class="ql-block">巨轮航行,存载梦想;</p><p class="ql-block">百年伟业,铸就辉煌;</p><p class="ql-block">赤子之心,熠熠放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