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仓

GXY

<p class="ql-block">很多年夏季不曾回福州,这一回六月底七月初,还不到最热的三伏,身体的感觉彻底刷新了我对福州夏天的认知。</p><p class="ql-block">走在大街上,空气的温度超过体温,身上出汗,脸上燔灼,高温高湿叠加,真实感受到的热度又比天气预报的温度高许多,体感浊气熏蒸,头首湿气如裹,惟有躲进空调房间无处遁形,这一进一出,内冷外热,毛孔乍开乍闭,土浊之身,难当区区几度温差,如此不堪!</p> <p class="ql-block">鼓岭高踞福州,离天不远,仅风口处有些许凉风</p> <p class="ql-block">牛头寨牛头清晰可见,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然而今日夏天的福州,如日中天,旧日的阴霾在阳光下,淡然无存。记忆中地上的痰迹,丢弃的纸巾垃圾,不复存在。随着物质生活的提升,精神文明的中国软件被一一刷新,真实感知老祖宗那句“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教诲。当前国际社会秩序混乱与中国社会公共秩序井然,民心取舍的一个鲜明比照。疫情后从悉尼到福州的直飞航线仍未恢复,回福州之路经停广州,一般需要三、四小时。徜徉在明亮的候机大厅,驻足目送来往行人,女士飘逸,男士休闲,衣着举止透着一个民族的自信,再不见我辈的灰头土脸,二十一世纪的中华人物,从世界的民族之林脱颖而出。</p><p class="ql-block">虽然天气对于南方来客多有不适,中国互联网的发达程度让所有外来人感同身受。躲在空调房间,进出大楼的快递小哥无时不在,精准实时追踪每一栋大楼里的每一个现代人的需求。若非出空调房间不可,中国的网约车比世界任何发达国家都经济便捷,电车普及推广,电力供应充足,高速公路网络覆盖,昔日偏远的乡村,所到之处都可以在炎炎夏日里,一头钻进空调房间。</p><p class="ql-block">在福州下了两场雨,第一场是刚到福州的第一天,热得肾水蒸腾头上涌,一阵雨来,干脆掀开雨伞上下淋透。湿透的球鞋把兄弟家的洗濯室臭气熏蒸了几天后扔了,瞧兄弟穿的凉鞋顺眼,拍个照发淘宝上,照着尺寸照着地址下单,三天到货。第二场雨是离开福州的前一天,虽然未经三伏的考验,已经热到酷了。那天正值台风“丹娜丝”来袭,从兄弟家四十层摩天楼的窗户望天际线乌云压顶,一阵雨来,一身清凉短装下楼,撑起雨伞上街,脚底刚淘来的凉鞋,见哪儿水多踩哪儿,专找水洼踩得水花雨花乱溅,比起刚回那会儿,一段日子,一阵宣泄,心里没有了热的烦躁,从容多了。</p><p class="ql-block">回家的日子,亲人的照应,亲情的自然流露,亲切的人和物,缘来相聚。老家古田的水蜜桃,只有在六月的季节最美最甜。六十年代水蜜桃的记忆,品种少量不多,农民(那时没有果农)用扁担箩筐从沿湖(那时候还不叫翠屏湖)的乡下挑来,小心翼翼放在客轮的船头,运到古田县城贩卖。那情景、那味道是从记忆的筒仓里最深层中倒腾出来的东西。再后来,到了“以粮为纲”的年代,就再没有人种树摘桃,“古田水蜜桃”这一响亮的古田品牌在这期间的断层,最早估计也要到实行改革开放那年开始恢复种植生产。所以,我这古田人半个多世纪不闻蜜桃香味,也就不足为怪了。如今的古田水蜜桃,品种数量繁多,名扬省内外。水果市场从滨河路一路摆开,烈日下的水蜜桃香味蒸腾,拎一袋熟得最透卖得最便宜的果实回家,咬一口蜜汁横流,正是童年记忆,不同的是,今日吃桃时另一边手常捧一方纸巾。</p><p class="ql-block">俱往矣,人一辈子攒下的见识,所有的爱恨情愁,十有八九尽是肤浅,中国古圣贤参天地人生之化育,有“倒仓论“以教我辈。仓者,肠胃为市,以其无物不有,谷麦最多,所以叫做仓。倒者,倾其积旧而涤濯,使之洁净,所以叫做倒仓。人的饮食,常因五味之浓而过量伤积,以至于糟粕滞痰淤血伤身。人的认知,常因七情之偏而情有独钟,以至于情见纠缠日积月深。我们生活在一个永动的天地世界,天因动而生万物,人因动而有此生,在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记忆中的那些陈芝麻烂谷子,不过痴人梦数家珍,未知此,何以与时俱进,尽天赋之年。</p><p class="ql-block">然生活中不寻常的东西,过后总记忆犹新,印象深刻的福州夏天,三省吾身而未忘,古田话“桃肥李冷”,我一日三餐六啖水蜜桃,至于伤积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