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进步的底层逻辑

太公后裔

<p class="ql-block">老码头里荒弃的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类进步的最底层逻辑是人类的“三好”——好奇、好色及好吃懒做。虽然这是“本性驱动”的狡黠表达,但这三者恰恰像三根隐秘的发条,无时无刻不悄悄推着世界往前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奇是探路的灯。古人抬头看月亮时,不会只觉得它圆,总会琢磨那上面到底有什么。这种“想知道”的冲动,让我们从结绳记事走到量子计算,从仰望星空到踏上火星。就像孩子总爱问“为什么”,人类对未知的好奇,从来都是推开新大门的第一只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好色藏着生命力的密码。对美的向往,不止于欣赏,更会催生出创造。古人打磨玉石、绘制壁画,未必是为了实用,更多是想把眼里的美留下来;现代人设计时装、雕琢建筑,也是在用巧思回应心中对“好看”的追求。而对异性的吸引,推动着我们完善自己——健身、学习、展现魅力,这份动力甚至悄悄优化着整个群体的状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至于好吃懒做,更像偷懒的智慧。想少走路,于是有了马车、汽车、高铁;嫌做饭麻烦,催生了电饭煲、预制菜、外卖软件;连算算术这种费脑筋的事,都被计算机包圆了。人类总在想“怎么能更省力、更舒服”,这份对安逸的追求,反倒成了发明创造的催化剂,让我们从繁重的重复劳动里抽出身,去做更有价值的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这么看来,那些人人诟病看似“不务正业”的本能,其实早就在暗中为进步铺路了。毕竟,驱动世界的从来不止宏大的理想,而是藏在基因里的那份鲜活的欲望。</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