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洒丹青写精神 ‍文字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古代文字从象形到符号化的趋势,对后续书法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盛翠

<p class="ql-block">篆书作为书法体系,其源头可确定为商朝的甲骨文,历经西周金文、战国大篆,最终在秦朝定型为小篆。这一演变过程体现了古代文字从象形到符号化的趋势,对后续书法发展产生深远影响。</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嬴政)是首位完成统一文字的帝王。秦朝建立前,各诸侯国文字差异巨大,导致交流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书同文”政策,由李斯等人主持,以秦国文字为基础</p><p class="ql-block">创制“小篆“作全国标准文字,取代了六国异体字和复杂写法。这一举措对文化传承、政令推行和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他帝王如汉武帝、唐太宗等虽对文化有贡献,但并未统一文字。</p> <p class="ql-block">李斯为了推广统一的文字,亲自写下了《仓颉篇》七章,作为学习的课本,供人临摹。此后不久,李斯又采用了秦代一个叫程邈的官员创作的另外一种书体,打破了篆书的曲折回环,形成新的一种书体,这就是隶书。直到魏晋时期被楷书所替代。李斯的功劳,身在千秋,福泽万代。</p> <p class="ql-block">1716年</p><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最初于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由武英殿刊刻出版‌,是清代官方编纂的大型汉字辞书。</p><p class="ql-block">成书与出版背景</p><p class="ql-block">《康熙字典》的编纂始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由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余位学者历时六年完成,旨在修正明代《字汇》《正字通》的疏漏,并集历代字书之大成。康熙皇帝钦定书名,并于1716年由内府武英殿刻印成书,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以“字典”命名的工具书。</p> <p class="ql-block">1953年10月</p><p class="ql-block">《新华字典》最初于1953年10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音序排列版,1954年8月出版部首排列版。</p><p class="ql-block">初版出版时间</p><p class="ql-block">《新华字典》作为新中国第一部现代汉语字典,其编纂工作始于1950年8月,由新华辞书社(后并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1953年10月‌,首版音序排列版正式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4年8月‌,部首排列版相继面世。‌‌‌‌</p> <p class="ql-block">出版机构变迁</p><p class="ql-block">‌早期阶段(1953-1957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负责出版,叶圣陶参与审订,魏建功主持编纂。‌‌</p><p class="ql-block">‌商务印书馆接管‌:1957年6月,第1版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此后所有修订和再版均由商务印书馆承担。‌‌‌‌</p><p class="ql-block">版本更新与影响</p><p class="ql-block">‌修订频率‌:截至2023年7月,已修订至第12版(2020年出版),累计印行超6亿册,是全球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p><p class="ql-block">‌历史意义‌:初版收字6800余个,最新版扩展至约1.3万字,内容持续反映时代变迁(如收录“二维码”“打卡”等新词)</p> <p class="ql-block">书法字体的主要分类</p><p class="ql-block">‌篆书‌。</p><p class="ql-block">分为大篆和小篆,是汉字早期形态,线条瘦劲挺拔,保留象形特征。大篆包括金文、籀文等,小篆为秦朝统一文字,结构匀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隶书‌。</p><p class="ql-block">由篆书演变而来,字形宽扁,讲究“蚕头雁尾”,汉代达到艺术高峰,影响后世深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楷书‌。</p><p class="ql-block">又称正书,由隶书简化形成,横平竖直、结构端正,是现代汉字手写标准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书‌。</p><p class="ql-block">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分为行楷和行草,书写流畅且易辨认,兼顾实用性与艺术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草书‌。</p><p class="ql-block">分为章草、今草和狂草,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强调抒情与速度。‌‌‌‌</p> <p class="ql-block">王羲之被尊为“书圣”,核心原因在于他承前启后,集真草隶篆行诸体之大成。他的书法既保留篆隶的古朴,又融入行草的灵动,成为后世行书创作的典范。《奉橘帖》中“瘦硬通神”的笔法与《兰亭序》的“气韵生动”,均体现了技法与艺术的极致追求。</p><p class="ql-block">盛翠的十字绣艺术《兰亭序》</p><p class="ql-block">绣艺术部分展示</p> 篆书 <p class="ql-block">甲骨文无私</p> <p class="ql-block">青岛文脉</p> <p class="ql-block">文/作者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盛翠</p><p class="ql-block">2025年7月16日早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