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这张画像,是谭谈工友,从涟邵煤田走出来的著名矿工画家康移风所作。)</p> <p class="ql-block"> 细读谭谈的中篇小说《山道弯弯》,仿佛置身于山间小径,听一位长者娓娓道来身边的故事。文字质朴,却蕴含着两种动人的美——“朴素的美”与“含蓄的美”。</p><p class="ql-block"> 金竹的“朴素的美”,源于外婆的言传身教。她在《田螺姑娘》的故事中长大,身上既有传统美德的沉淀,又闪耀着时代精神的光辉。作为山村妇女,她不计较个人得失,默默承担起长嫂的责任,无私奉献的精神令人动容。与凤月的奔放和“识时务”相比,金竹的形象更显纯粹与高尚。</p><p class="ql-block"> 而二猛的“含蓄的美”,则让人心生敬佩。这个看似粗犷的汉子,内心却细腻温柔。他主动请求下井工作,默默承担家庭的重担;为了不让嫂子为难,厂里放假也不回家,而是带着干粮在自留地翻地种菜。他的爱,既是对矿上的大爱,也是对家庭的小爱,无声却深沉。</p><p class="ql-block">山道弯弯,蜿蜒曲折,恰如人心与人性。盘旋的山路,既是对自然的敬畏,也是对内心坚韧的隐喻——它教会我们接纳生活的起伏,欣赏过程之美,在迂回中积蓄前行的力量。</p><p class="ql-block">社会终究是温暖的。虽有秃二叔、凤月之类的人物,但更多的是像金竹、二猛这样善良朴实的普通人。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人性的光辉,让山道上的每一步都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这无限延伸的山道,不正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慢慢走过的人生大道吗?</p> <p class="ql-block">(《山道弯弯》,被各地改编为多种地方戏曲。有江苏人民广播电台改编的广播剧《金竹》,上海、甘肃电视台改编的电视剧《山道弯弯》,云连港京剧团改编的京剧《翠竹青青》。湖南湘乡剧团改编的花古戏《碧螺情》,望城剧团改编的花古戏《新螺女》等等。影响较大的是湖南花古戏《碧螺情》,连演百场不衰,受到湖南省政府奖励。河北梆子剧团改编的河北梆子《苍岩月》,被文化部调到北京演出。《人民日报》发表剧评和剧照。此两张剧照,就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的《苍岩月》的剧照。)</p> <p class="ql-block"> 金竹的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王妍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七八岁的金竹,秀丽,端庄,一弯柳叶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她已是三岁女孩欢欢的妈妈。这一天,她牵着欢欢的小手,一次次地漫步至黑水溪畔,殷切地期盼着她的挚爱、欢欢的父亲——年满三十的大猛归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盼 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客车一辆接一辆地驶过,却未见大猛的踪迹;欢欢在溪边嬉戏捉蟹,说要为爸爸准备下酒佳肴;母女俩在等待的间隙讲起了《田螺精》的故事,故事余音未了,大猛的身影依旧未现,金竹的双眸已显疲惫,双脚也麻木不堪,就连年幼的欢欢,也体会到了等待的煎熬。</p><p class="ql-block">二猛回来了,听说哥哥还没回,放下为哥哥庆生的两瓶酒、一块肉,就又转身去接哥哥。可是,天全黑了,二猛走到九十亭,还不见哥哥,又打转身回家,哥哥还是没有回来。</p><p class="ql-block"> 一辆汽车,拐了一个“之”字,又一个“之”字,奔着山脚而来,金竹见汽车在村口黑水溪旁边停住,从汽车上跳下来好多人,心想肯定是大猛带了朋友来喝酒,赶紧回屋去烧茶、温米酒,寻出散落在各屋的凳子,擦拭干净,整齐摆放在桌子四周。做完这一切,她端着煤油灯,到外边去迎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绝 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进屋的人没有欢乐、喧嚷的言语,大家默默地接过金竹递来的茶,气氛沉重,大猛仍未现身。矿工会苏主任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头不自觉地低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二猛带着大队村支书来了,金竹问二猛:“你哥呢?”,二猛的头也低低地埋下去了。</p><p class="ql-block"> 金竹感觉到了什么,一种不祥的预感在她的心头涌动。</p><p class="ql-block"> 在金竹的不断追问下,苏主任沉重地说:“王大猛,他是个好同志,也是个出色的矿工!”</p><p class="ql-block"> “他,今天下午,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光荣献身了!”</p><p class="ql-block"> 金竹感到天旋地转,仿佛排山倒海般的力量冲击着她的心灵,万钧雷霆在心中炸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希 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竹把去煤矿工作的机会让给了二猛,积极撮合着二猛与表妹凤月的婚事,二猛进矿区后头一次回家,就到自留地里找到嫂嫂,抢过嫂嫂手里的耙头,帮着挖土,并将第一个月拿到的工资买的绿色毛线,送给嫂嫂金竹,金竹坚持要二猛把毛线去送给凤月;二猛还给小侄女买了一件漂亮的花衣裳,欢欢高兴得跳了起来。</p><p class="ql-block"> 看着二猛与凤月终于一起去门外散步了,金竹又是欣慰又是莫名的、说不上来的感觉。是希望二猛与凤月发展顺利?还是希望能和欢欢、二猛一起就这样生活下去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失 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凤月听说二猛下井当采煤工了,又恢复了之前的那些条件。一边是势利绝情的凤月,一边是无私心善的嫂嫂,二猛的心,早已倾倒到了嫂嫂这一边。可是,嫂嫂说她已经有了对象,是秃二叔给她找的鳏夫,二猛气得冲出了家门。</p><p class="ql-block"> 秃二叔继续来找金竹磋商二猛与凤月的婚事,背着金竹,秃二叔甚至和凤月母亲还在盘算万一二猛出点事,凤月就能顶职当工人了。这些话,如同晴天霹雳,让金竹瞬间泪如雨下,痛哭失声。</p> <p class="ql-block">(1981年10月,西安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影《山道弯弯》,在湖南郴州开机。图为导演郭阳庭和编剧谭谈在开机现场。)</p> <p class="ql-block">(谭谈回矿看望工友,给工友们赠送自己的新著。)</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时候,凤月因工作疏忽,导致代销店起火,二猛冲进火场扑火,却意外摔断右腿。凤月照顾了一段时间,听说二猛有可能落下终身残疾,尽管二猛是因自己受的伤,但她还是借口头痛回家休息再也没有过来了,甚至趁机嫁给了丧偶的赵科长,去当军官家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展 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猛依旧躺在医院的病床上,而凤月已攀上高枝,远离了这一切。金竹坐在昏黄的灯光下,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如潮水般涌来,她思索了一整夜。村里的流言蜚语,二猛未来的生活,像巨石般压在她的心头,她该如何抉择?想了一夜,金竹想通了,坚定地带着孩子,踏上了去往医院的路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感 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金竹,是集一切美好品德的化身,现实中,这样的人有没有?有,但真的很难做到这么完美。如果换成我,我会怎么做?是选择亲自去接替那份工作,还是冒险将工作的机会让给小叔子呢?而未来的妯娌,虽是自己的表妹,却又是如此势利薄情之人,如果凤月嫁给二猛,将来,二猛必受制于凤月,自己和欢欢,靠着那点抚恤金,日子可想而知地艰难。</p><p class="ql-block"> 幸亏凤月的不仁不义,使得二猛若与她结合,未来的日子或许将充满苦涩,尤其在与完美嫂嫂的对比之下,更显得不堪设想。幸亏凤月重利轻义,另觅高枝,让互有好感的叔嫂能给欢欢一个完整的家。</p><p class="ql-block">在过去宣传“五讲四美三热爱”的时代,自然是歌颂金竹像田螺姑娘式的无私奉献,自然是鄙视凤月自私自利的选择。然而,在当今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人的选择,只要不妨碍他人的权益,不违背伦理道德,且符合自身的价值观念,都应是值得尊重的,无可厚非。</p><p class="ql-block">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让追逐利益的人去逐利,让追求精神共鸣的人去共鸣,让每一个人,都去做自己。</p> <p class="ql-block">游海燕,株洲市渌口区作协会员、青龙湾读书会资深书友,热爱文学阅读,多篇读书心得体会刊登于《渌湘》。</p> <p class="ql-block">王妍媚,株洲市作协会员、青龙湾读书会资深书友,热爱阅读和摄影。有阅读感想以及摄影图片刊登于株洲文艺公众号和《渌湘》。开通了个人公众号,不定期推介和读书有关的美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