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瞩绘蓝图,笃行不怠促融合——宛城区城乡融合规划发展

姚老师

<p class="ql-block">作为城市发展战略的核心制定者与执行者,南阳市规划局肩负着引领宛城区迈向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在未来十年,宛城区的城乡融合规划将立足全局、着眼长远,以科学的理念、创新的思维和务实的举措,构建起城乡一体、协同共进的发展新格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把握时代脉搏,明确发展方向</p><p class="ql-block"> (一)顺应国家战略导向</p><p class="ql-block"> 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宛城区将紧紧围绕国家战略目标,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例如,在产业布局上,引导城市产业向乡村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有机结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契合区域发展定位</p><p class="ql-block"> 宛城区作为南阳市中心城区主城区,在南阳市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未来十年,宛城区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强化核心引领作用,积极承接城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加强与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同时,注重与南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实现区域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共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回应民生发展诉求</p><p class="ql-block">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宛城区将聚焦民生关切,着力解决城乡居民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问题,提高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通过完善城乡基础设施,改善城乡生态环境,提升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和幸福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优化空间布局,构建融合格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强化区域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1. 加强与中心城区的融合:宛城区将进一步加强与南阳市中心城区在交通、产业、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城市道路、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向宛城区延伸,实现无缝对接;推动中心城区的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向宛城区辐射,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产业协同创新,引导宛城区与中心城区形成产业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p><p class="ql-block">2. 促进与周边县区的联动:积极与周边县区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区域协同发展的典范。加强与社旗县、唐河县等在产业发展、生态保护、交通建设等方面的协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例如,在产业方面,共同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跨区域延伸;在生态保护方面,建立区域生态保护协调机制,共同守护绿水青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统筹城乡空间规划</p><p class="ql-block"> 1. 优化城乡生产空间:根据宛城区的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划分城乡生产空间。在城市,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在乡村,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旅游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加强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土地利用效率。</p><p class="ql-block">2. 完善城乡生活空间:以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优化城乡生活空间布局。在城市,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在乡村,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p><p class="ql-block">3. 保护城乡生态空间: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加强对自然保护区、湿地、林地等生态空间的保护。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工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同时,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建设绿色城市、美丽乡村,实现生态空间的互联互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推动乡村振兴发展</p><p class="ql-block"> 1. 加强乡村产业培育:加大对乡村产业的扶持力度,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例如,支持红泥湾镇庞庄村的食品产业、黄台岗镇范蠡村的山桐子产业等做大做强,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品牌。同时,积极发展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p><p class="ql-block">2. 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条件。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统一、制度并轨,逐步实现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服务。</p><p class="ql-block">3. 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和引进: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宛城区将加强乡村人才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城市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提供创业扶持资金、住房保障、子女教育等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科技人员等投身乡村建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推动产业融合,增强发展动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促进产业协同发展</p><p class="ql-block"> 1. 推动城乡产业互补融合:立足宛城区的产业基础,引导城市产业向乡村延伸产业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例如,城市的制造业企业可以在农村设立生产基地或配套加工厂,利用农村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农村的特色农产品可以通过城市的销售渠道和加工企业,实现增值增效。同时,加强城乡产业之间的技术、人才、信息等交流合作,促进产业协同创新。</p><p class="ql-block">2.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积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对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大健康等新兴产业的扶持力度,引进和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和项目。例如,建设智能制造产业园区,吸引相关企业入驻,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数字农业,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打造产业发展平台</p><p class="ql-block"> 1. 建设产业园区: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提高园区承载能力。加大对产业园区的招商力度,吸引优质企业和项目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例如,打造输变电装备制造产业园区、光电印刷新材料产业园区等,推动主导产业集群发展。</p><p class="ql-block">2. 培育特色小镇:结合宛城区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和产业特色,培育一批特色小镇。通过特色小镇的建设,推动产业、文化、旅游等融合发展,打造具有独特魅力和竞争力的城乡融合发展平台。例如,建设以中医药文化为主题的小镇,发展中医药产业、康养产业和文化旅游产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创新产业发展模式</p><p class="ql-block"> 1. 发展“互联网+”产业: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农村电商,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新业态。例如,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帮助农民将农产品直接销售到全国各地;支持企业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控制。</p><p class="ql-block">2. 探索共享经济模式:积极探索共享经济在城乡产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例如,发展共享农业,让城市居民参与到农业生产中来,体验农耕乐趣,同时增加农民收入;在城市,发展共享办公、共享物流等业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完善基础设施,夯实发展基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p><p class="ql-block"> 1.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加强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以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综合交通网络。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国省道等干线公路的建设和改造,提高公路通行能力;积极配合南阳市轨道交通建设,实现城乡轨道交通的互联互通;加强与南阳姜营机场的对接,提升航空运输服务水平。</p><p class="ql-block">2. 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加大对城乡公交的投入,优化公交线路布局,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实现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开通城乡公交专线,方便城乡居民出行。同时,加强公交站点的建设和管理,完善公交配套设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共建共享</p><p class="ql-block">1.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能源供应,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提高农村供电可靠性和稳定性。推进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农村的应用,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例如,建设农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推广天然气下乡,为农村居民提供清洁、便捷的能源服务。</p><p class="ql-block">2. 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加强城乡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保障能力。推进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农田灌溉保障水平;加强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安全。例如,实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信息基础设施覆盖城乡</p><p class="ql-block"> 1. 加快5G网络建设:加大对5G网络建设的投入,实现城乡5G网络全覆盖。推动5G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例如,建设5G智慧工厂,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控制;发展5G智慧农业,利用5G技术实现农业生产的远程监控和管理。</p><p class="ql-block">2.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信息化水平。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例如,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为农民提供电商培训、农产品销售等服务;开展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强化保障措施,确保规划实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加强组织领导</p><p class="ql-block"> 成立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规划局牵头,相关部门和乡镇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和考核评价机制,将城乡融合发展工作纳入各级政府和部门的绩效考核体系,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加大政策支持</p><p class="ql-block"> 制定出台一系列支持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文件,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加大财政资金投入,设立城乡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城乡产业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提升等项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拓宽资金筹集渠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强化规划实施监督</p><p class="ql-block"> 加强对城乡融合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建立健全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定期对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加强对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违法行为的查处,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同时,加强公众参与,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提高规划实施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未来十年,南阳市宛城区城乡融合发展前景广阔、任重道远。市规划局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绘制城乡融合发展的宏伟蓝图,扎实推进各项规划任务的实施,为宛城区实现经济繁荣、城乡协调、人民幸福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奋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