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人物如璀璨星辰,照亮了人类精神的天空。苏东坡便是这样一位集才华、智慧、豁达、深情于一身的传奇人物。近日我阅读了林语堂先生所著的《苏东坡传》,对苏东坡的生平和思想有了更深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东坡是北宋的文学家,他品格高尚,才情卓著,心胸豁达,开朗幽默,能文能武,把世界上最优美的评语加到他身上,都不为过。他官做得再大,也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了不起,该开玩笑开玩笑,该写诗还写诗。被贬往穷乡僻壤,也没有认为天会塌下来,仍能苦中作乐,娱情山水。做军人,带兵带得不错,为地方官,修水堤、搞城建,很有一套。在领导面前,从不低声下气,该说段子说段子,不在乎领导给小鞋穿。夫妻情似海,在前妻去世十年,还含悲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的名篇,至今读之,仍催人泪下。兄弟情谊如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就是他写给弟弟苏辙的,成为千年形容亲情、友情、爱情的最佳祝词。读了这本书,我心中充满了感慨,不仅深刻认识到对苏东坡的伟大之处,而且在人生、处世、情感等方面有许多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感悟之一:用心感受生活,才能写出打动人心的作品。</b><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东坡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其诗词、散文作品流传千古。他的作品风格豪放与细腻并存,涵盖了人生各个阶段的情感层面,从青春的豪情壮志到中年的沧桑感慨,再到晚年的豁达超脱,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无不展现出他卓越的艺术创造力。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尽显他壮年时期的豪迈气概和报国热情。那时的他,虽已过而立之年,却依然怀揣为国效力的壮志,渴望在战场上建立功勋。这种豪情,不仅仅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更是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亲人的思念。上阕“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里,以天问开篇,将他对宇宙的好奇和对人生的迷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下阕“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又展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态度和对亲人的美好祝愿。这种将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创作手法,使他的诗词具有了超越时代的魅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他的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每一个字都仿佛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来便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我从中感悟到,真正的文学创作源于生活,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只有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能创作出打动人心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感悟之二: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才能收获人生的智慧。</b><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东坡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磨难。他多次被贬,仕途不顺,生活也时常陷入困境。然而,他却始终保持着豁达超脱的心态,将苦难视为人生的一种历练,在困境中寻找生活的乐趣。被贬黄州期间,是苏东坡人生中的低谷。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在黄州的土地上找到了心灵的归宿。他在东坡上耕种,自称“东坡居士”,过起了自给自足的田园生活。“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首《定风波》便是他在黄州时所作,充分体现了他面对人生风雨时的从容与淡定。他不惧外界的喧嚣和困难,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迎接生活的挑战,这种豁达的精神令人敬佩。在被贬惠州时,他又写下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诗句。尽管身处偏远之地,生活条件艰苦,但他却能发现当地美食的乐趣,以一种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在苦难中寻找快乐的能力,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苏东坡的人生经历中,我领悟到了豁达超脱的重要性。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如果一味地抱怨和消沉,只会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深渊。而像苏东坡那样,以乐观的心态去看待问题,将困难视为成长的机遇,我们就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收获人生的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感悟之三:真情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应该用心经营每一份感情。</b><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东坡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更是一位重情重义的人。他对亲人、朋友和百姓都充满了深厚的感情。他与弟弟苏辙的感情深厚,兄弟二人相互扶持,在仕途上共同进退。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他对弟弟的思念之情溢于言表。而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也经常通过书信交流,分享彼此的生活和感悟。这种兄弟情谊,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显得尤为珍贵。他对朋友也真诚坦率,与佛印和尚等人的交往充满了趣味和智慧。他们之间的斗嘴和玩笑,不仅展现了苏东坡的幽默风趣,更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在与朋友的相处中,他从不虚伪做作,而是以真心换真心,这种交友之道值得我们学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东坡还心系百姓,无论身处何地,他都积极为百姓谋福利。在杭州任知州时,他主持修建了苏堤,改善了当地的水利条件,造福了一方百姓。他的这种为民情怀,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苏东坡对亲人、朋友、百姓的深厚感情,我更加懂得了珍惜人间真情的重要性。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常常忽略了身边的亲人和朋友,忘记了去关心和爱护他们。而苏东坡的故事提醒我们,世间最珍贵的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这是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真善美,真情是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用心去经营和维护每一份感情。</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 感悟之四:保持独立人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坚定、自信。</b><span style="font-size:22px;">苏东坡一生坚守自我,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独立的人格。在政治上,他敢于直言进谏,不畏权贵。即使因此而遭到排挤和打压,他也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在新旧党争中,他既不认同旧党的因循守旧,也不赞同新党的激进变革,而主张循序渐进地进行改革,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这种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的精神,使他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在生活中,他也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兴趣爱好。他喜欢饮酒赋诗、品茶论道,不受世俗的束缚。他的这种生活态度,体现了他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苏东坡身上,我感悟到坚守自我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压力,很容易迷失自我,而只有坚守自己的内心,保持独立的人格,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自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7月16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图片源自网络)</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