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兰行摄之旅:赴一场色彩与信仰的邀约

古月山风

<p class="ql-block">  当湖南的湿热还萦绕在衣角,我们已跟随湖南旅游摄影协会崔主席的脚步,与十二位摄影老师一起踏上了斯里兰卡的土地。6月18日至27日,十天的行摄之旅,从尼甘布的晨雾到加勒的落日,每一寸光影都成了镜头里的诗。</p> <p class="ql-block">尼甘布鱼市:人间烟火的第一帧</p><p class="ql-block"> 清晨五点的尼甘布,渔船刚靠岸,鱼市便炸开了热闹。渔夫们赤着脚搬运渔获,金枪鱼在晨光里闪着银亮的光,潮湿的海风混着鱼腥气,却藏着最鲜活的生活肌理。镜头追着他们黝黑的臂膀、吆喝的笑脸,每一帧都是未经修饰的人间烟火。这里没有滤镜,只有最真实的生命律动。</p> <p class="ql-block">狮子岩:千年王朝的落日剪影</p><p class="ql-block"> 爬上Sigiriya的红色岩壁,才懂为何它被称为“天空之城”。公元5世纪的宫殿遗址藏在巨石之巅,风化的壁画上,天女的衣袂仍似飘在云端。傍晚时分,夕阳为岩石镀上金边,远处的丛林在暮色中渐次隐去,按下快门的瞬间,仿佛与千年的王朝撞了个满怀。</p> <p class="ql-block">丹布勒石窟寺:岩壁上的信仰之光</p><p class="ql-block"> 穿过幽暗的石窟,15米高的金佛在烛火中静静伫立。岩壁上的壁画历经千年不褪色,佛陀的微笑在光影中若隐若现。信徒们赤脚跪拜,诵经声与快门声奇妙地交融。在这里,镜头不再只是记录,更成了与信仰对话的方式——每一缕透过窗棂的光,都是神明洒下的温柔。</p> <p class="ql-block">康提:佛牙寺的月光与湖风</p><p class="ql-block"> 康提湖的水波映着佛牙寺的金顶,夜晚的寺庙更显庄严。信徒们捧着莲花祈福,诵经声随着晚风飘远。皇家植物园里,百年老树遮天蔽日,阳光透过叶隙洒在草坪上,成了天然的柔光滤镜。在努沃勒埃利耶的小镇,红茶庄园漫过山坡,九孔桥的铁轨伸向云雾深处,随手一拍都是英伦风的童话感。</p> <p class="ql-block">荒野寻踪:雅拉与本达拉的自然乐章</p><p class="ql-block"> 在雅拉国家公园的越野车上颠簸,我们踏上寻找猎豹的旅程,只可惜我眼神不好,等我看见时,它已逃往灌木丛中,只拍下它的部分身子。本达拉的湿地里,各种鸟类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梅花鹿成群成对栖息,大象、水牛、猴子,鳄鱼等比比皆有,原来生态的摄影不需要技巧,只需要耐心寻找和等待,在动物们最自在的时候按下快门。</p> <p class="ql-block">美瑞莎:高跷渔夫的海上芭蕾</p><p class="ql-block"> 美瑞莎的海边,渔夫们踩着木桩,像舞者般在海浪中保持平衡。他们手持鱼竿静候沙丁鱼上钩,身影在落日里成了剪影。海浪拍打着礁石,夕阳把海水染成橘子汽水的颜色,这一刻,时间仿佛慢了下来。这场景要低角度拍,让天空和海面托着他们,像海上的孤勇者。</p> <p class="ql-block">加勒古城:殖民风的落日余晖</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站的加勒古城,荷兰古堡的城墙在夕阳下泛着暖光。灯塔、钟楼、殖民时期的建筑错落有致,海浪拍打着城墙根的礁石,鸥鸟在天空盘旋。坐在城堡的石阶上,看夕阳沉入印度洋,十天的旅程像电影般在脑海回放:鱼市的喧嚣、石窟的静谧、荒野的心跳、古城的浪漫……原来斯里兰卡的美,从不止于风景,更在于每一处都藏着故事。</p> <p class="ql-block">后记:镜头之外,心之所向</p><p class="ql-block"> 十天的行摄结束,存储卡装满了光影,心里却装着更多温暖。“摄影的意义,就是让走过的路有迹可循。”在斯里兰卡,我们不仅拍下了宝石之国的色彩,更记住了那些笑容——渔夫的、信徒的、游客的…他们的眼里都闪着比阳光更亮的光。</p><p class="ql-block"> 这不是终点,而是下一次出发的序章。毕竟,最美的风景永远在路上,最动人的故事永远在镜头里,在心里。一路走来,不仅拍下了不少精美的照片,也收获了各位老师们的热情帮助和情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