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短暂的拉脱维亚游览观光结束后,我们乘车离开拉脱维亚,前往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位于欧洲东部,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首都维尔纽斯不仅是该国最大城市,也是东欧国家中面积最大的老城之一。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9年荣获欧洲文化之都的称号。</p><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市是立陶宛的主要旅游城市,保留完好的老城,风格各异的教堂、独特特色的古堡。自1990年脱离苏联独立以来,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城市规模不大,人口稀少,游客不多,宁静而舒适。</p><p class="ql-block">在维尔纽斯游览了以下核心景点:维尔纽斯主教座座堂、维尔纽斯老城区、圣安娜教堂、特拉凯城堡、对岸共和国等。虽然游览时间不长, 其历史底蕴与现代风貌交织的独特气质给我留下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大教堂是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旧城的核心地标,建于1387年,建筑融合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与巴洛克风格特征。该教堂曾在苏联时期被改为美术馆,1991年立陶宛独立后恢复宗教功能。教堂内保存14世纪末哥特式水彩壁画及14至200世纪教堂用具。教堂旁的钟楼高57米,内存17座钟表,原为13世纪的瞭望塔,现为城市著名地标。</p> <p class="ql-block">教堂旁57米高的钟楼,上午10:30响起了悦耳的钟声。</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建筑装饰以及错落有致的水彩壁画非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是一座世界性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最有价值的历史文化遗迹都集中于此,老城区遍布红瓦屋顶的巴洛克风格建筑,小街里砖石鹅卵石铺就的街道,让人仿佛步入中世纪梦境。</p> <p class="ql-block">远眺维尔纽斯老城</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老城街景</p> <p class="ql-block">维尔纽斯保留的无轨电车也是一道独特风景。</p> <p class="ql-block">圣安娜教堂是立陶宛维尔纽斯老城的罗马天主教堂,是维尔纽斯老城中的地标性建筑,被誉为哥特式建筑艺宛中的明珠,是立陶宛著名的哥特式建筑晚期作品。</p><p class="ql-block">圣安娜教堂最初是木质结构,在1419年的一场大火中被摧毁。后于1582年重建,整个教堂全部用红砖砌成,外观整座教堂布局均匀,色调和谐,像由线条和角塔构成的绚丽多姿的立体图案。据说:拿破仑东征时路过此地,被圣安娜教堂的精美所吸引,想将它“放在手掌中带回巴黎”。圣安娜教堂顶端有主塔,又有若干个小棒护,如众心捧月,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圣安娜教堂旁边的人物雕塑是立陶宛民族复兴时期的核心诗人马伊罗尼斯。</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西郊的特拉凯城堡,建于十四世纪末,中古时代特拉凯城堡曾是立陶宛大公国的首都,更是东欧地区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堡。城堡四周被红砖建成的高墙及塔楼包围,依托加尔瓦湖心岛上,四周被碧波荡漾的加尔瓦湖环绕,湖光山色,风景宜人,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处秘境,远观宁静而美丽。自建成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p> <p class="ql-block">特拉凯城堡外面由两度木桥连接,走过这两度木桥进入城堡内。城堡面积不是太大,但城墙十分坚厚。这座城堡不仅见证了历代大公爵的辉煌时刻,也承载着沉重的历史印记。如今,它转变为历史博物馆,供游客们在此探寻历代公爵的往昔岁月与生活痕迹。</p> <p class="ql-block">立陶宛“对岸共和国”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老城区边缘,横跨维尔尼亚河,它既不是一个正式的国家,也不是立陶宛政府正式承认的行政区划,而是一个由当地艺术家和自由思想者于1997年4月1日愚人节“宣布独立”建立的象征性“国家”。这里有自己的“总统”、“国旗”、“宪法”、“军队”和货币,都是象征性的,其“宪法”以幽默著称,例如其中一条规定:“每个人都有权懒惰”。另一条则写到:“每只狗都有权当狗”。具有幽默和艺术性质。尽管“对岸共和国”并非真实国家,但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众多游客,如今已成为维尔纽斯的重要地标和旅游景点,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城市文化表达。</p> <p class="ql-block">我们走过维尔尼亚河上面这座桥,就进入了对岸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进入对岸共和国“国门”时,桥头路牌提醒游客进入该区需保持微笑,违反者可能被扔进河里,车辆限速20公里/小时,超速同样面临惩罚。</p> <p class="ql-block">对岸共和国的标志性手掌图案代表该国的宪法理念。手掌旁边的字母是立陶宛语,意为河对岸的缩写。</p> <p class="ql-block">对岸共和国宪法墙,刻有41条幽默宪法条文,季节性变色手掌雕塑是标志性景观。夏季手掌为黄色,但没有变色,还是冬季的蓝色。</p> <p class="ql-block">“对岸共和国”广场中央的“乌祖皮斯天使”雕像。</p> <p class="ql-block">一只青铜猫也成为“国民吉祥物”。</p> <p class="ql-block">这座石碑是“对岸共和国”的标志性艺术纪念碑,名为《献给播种者的诗人》。</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对岸共和国”的街道上,人少而宁静,道路两旁有艺术家工作室及售卖木雕,陶器等手工艺品商店。</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咖啡店门前坐坐,感受其宪法所言:“每个人都有不匆忙的权利”。</p> <p class="ql-block">“对岸共和国”游览完毕,波罗的海三国之行就圆满结束了。将乘邮轮从立陶宛克莱佩达港出发去北欧~瑞典。</p> <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咖啡姐摄于立陶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