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法国之行系列(3)

冬阳之光

<p class="ql-block">第五天清晨,我们告别了贝桑松这座历史名城,驱车前往充满艺术气息的奥尔南村(Ornans)。沿途风景如画,仿佛一幅缓缓展开的法国乡村画卷。此行不仅是一次地理上的迁徙,更是一场穿越历史与艺术的心灵之旅。</p> <p class="ql-block">奥尔南村,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画派的奠基人——古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的故乡。这位以真实描绘生活而闻名的画家,正是在这里汲取灵感,创作出震撼世界的杰作《奥尔南村的葬礼》。如今,这幅名画静静陈列在巴黎奥赛博物馆,成为艺术史上的不朽篇章。</p> <p class="ql-block">站在奥尔南村的高处远眺,连绵起伏的汝拉山脉(Jura Mountains)宛如一幅天然油画,正是库尔贝笔下《奥尔南村的葬礼》中那片沉静而庄严的远山。自然与艺术在此交汇,令人顿生敬畏。</p> <p class="ql-block">奥尔南村坐落在法国东部勃艮第-弗朗什-孔傣-杜省(Doubs)的杜河(La Loue)畔,四周青山环抱,宛如镶嵌在山水之间的一颗明珠。这里的每一缕风,似乎都带着历史的低语与艺术的芬芳。</p> <p class="ql-block">漫步村中,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小镇保留了大量16至18世纪的石头建筑,斑驳的墙面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中世纪的钟声仿佛仍在耳畔回响。这里不仅是库尔贝的故乡,更是一座活着的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我们也参观了库尔贝的故居,触摸这位艺术巨匠曾生活过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故居不远处,便是库尔贝博物馆。据说馆内收藏了他众多重要画作与手稿,是了解其艺术生涯的绝佳窗口。可惜因行程紧凑,我们未能入内细览。</p> <p class="ql-block">离开奥尔南村后,我们继续南下,抵达罗纳河-阿尔卑斯大区的布尔格(Bourg en Bresse),参观了享有盛誉的布鲁王家修道院(Monastère Royal de Brou)。这座法国国家古迹,是勃艮第-弗朗什孔泰大区最重要的文艺复兴遗产之一,被誉为欧洲王室纪念建筑的典范,与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西班牙埃斯科里亚尔修道院齐名。</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由萨伏依公爵夫人玛格丽特·德·奥地利(Margaret of Austria)于1506至1532年间主持修建,以纪念早逝的丈夫萨伏依公爵菲利贝尔二世。她亲自从低地国家(今荷兰、比利时)挑选建筑师与艺术家,不惜重金聘请他们前来萨伏依,只为打造一座承载永恒之爱的建筑奇迹。</p> <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出身显赫,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之女。然而,她的命运却充满了政治的无奈与情感的波折。三次婚姻皆由父亲安排,每一次都牵动欧洲权力格局的变迁。她最终以尼德兰总督、查理五世摄政的身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一国之母,权倾一时。</p> <p class="ql-block">她第一次婚姻始于三岁,被送往法国作为“童养媳”。然而,未婚夫查理八世为夺取布列塔尼,竟迎娶了她未来“丈母娘”——布列塔尼的安娜,使她年幼即遭“休弃”。</p> <p class="ql-block">十二岁那年,她被送回故乡,画中少女愁眉不展,眼神中尽是无助与孤寂。那是一段被命运摆布的童年,也是她人生悲剧的开端。</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婚姻,她奉父命嫁给西班牙王储阿拉贡的胡安,成为双王伊莎贝拉与费尔南多的儿媳。却未料丈夫数月后猝然离世,她再度成为寡妇。</p> <p class="ql-block">第三次婚姻,她终于遇见真爱——萨伏依公爵“美男子菲利贝尔二世”。他们琴瑟和鸣,共度三年幸福时光。然而命运弄人,丈夫英年早逝,她再次陷入无尽哀思。</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主厅内,三座大理石棺椁静静安卧:玛格丽特(左)、菲利贝尔二世(中)、以及菲利贝尔的母亲(右)。三者之中,菲利贝尔居中,象征着她心中永恒的爱与敬意。</p> <p class="ql-block">菲利贝尔的陵墓雕刻极为精美,繁复的纹饰与细腻的线条,仿佛在诉说着一段深情不渝的爱情。那不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爱的极致表达。</p> <p class="ql-block">而玛格丽特的陵墓则偏居一隅,风格朴素,与丈夫的奢华形成鲜明对比。然而,正是这份低调,更显她内心的深情。</p> <p class="ql-block">她亲自参与陵墓设计,菲利贝尔的雕像枕上布满雏菊花,象征着她与他永不分离的誓言。两人虽分葬两地,但头部皆侧向对方,仿佛在永恒的静默中遥遥相望。这座修道院,因此被誉为“欧洲的泰姬陵”。</p> <p class="ql-block">玛格丽特的陵墓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头戴王冠的王后形象,威严而庄重;下层则素面朝天,秀发垂落,赤足而立,仿佛回归本真。</p> <p class="ql-block">她的一生,正如墓志铭所写:“大起大落,成就强者。”她不仅是政治的牺牲品,更是情感的守护者,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除了陵墓,修道院内的圣坛装饰精美,其工艺之精湛,可与西班牙萨拉戈萨大教堂媲美,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内巨大的彩绘玻璃窗,中央描绘着她与菲利贝尔的婚姻,两侧则是她所统治的领地徽纹,色彩斑斓,光影交错,宛如一幅流动的历史画卷。</p> <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入住了Domaine du Gouverneur高尔夫球酒店,在优雅的环境中享受了一顿精致的晚餐,为这一天的旅程画上圆满句号。</p> <p class="ql-block">第六天清晨,我们踏上前往法国中央高原的旅程。沿途风景如画,山峦起伏,田野如毯,仿佛置身于一幅未完成的风景画中。</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我们抵达奥弗涅地区,参观了伊索瓦(Issoire)罗曼教堂。这座教堂是奥弗涅五大著名罗曼教堂中保存最完好、装饰最精美的一座。</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于12世纪初,约在1130至1150年间完成,坐落于早期修道院遗址之上,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信仰。</p> <p class="ql-block">它为纪念奥弗涅第一位主教、基督教化象征人物圣奥斯特雷莫尼乌斯(Saint Austremoine)而建,是当地信仰与文化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教堂建筑呈拉丁十字平面,钟塔高耸入云,外墙以马赛克式彩色火山石装饰,几何图案繁复而有序,展现出独特的地域风格。</p> <p class="ql-block">步入教堂内部,19世纪修复时揭露出的壁画令人惊叹,尤其是中殿天花板上的装饰画,生动再现了中世纪宗教图像语言。</p> <p class="ql-block">教堂内部的圆柱柱头雕刻着大量圣经故事、植物、动物与幻想生物,兼具教育与象征双重功能,是中世纪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每年,这里吸引着无数游客与朝圣者前来参观,感受信仰与艺术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驱车前往Viaduct de Garabit,这座高架桥是电影《卡桑德拉大桥》的取景地之一。大家纷纷在此拍照留念,记录下这段旅程中的特别时刻。</p> <p class="ql-block">傍晚时分,我们抵达中央高原的Hôtel le Château d'Orfeuillette古堡酒店,在这座19世纪城堡改建的精品酒店中,享受了融合现代艺术风格的奢华体验。</p> <p class="ql-block">酒店于2010年翻新,将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以“奢华与当代设计”为亮点,打造出传统与创新碰撞的诗意空间。</p> <p class="ql-block">酒店共有11间风格各异的客房与套房,每间都独具特色。团友们兴致勃勃地互相参观,欢声笑语中,旅途的疲惫悄然消散。</p> <p class="ql-block">晚餐是地道的中央高原风味:土豆泥奶酪混合配以小牛肉,香气扑鼻,令人食欲大开</p> <p class="ql-block">城堡坐拥在广阔的庄园上,风景如画,岁月静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