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17日)后,中央红军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合,而土城成为这一战略的关键节点。</p><p class="ql-block"> 会议结束后,红军向赤水河方向转移,土城因其地理位置成为红军北上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 四渡赤水的发源地:土城是一渡赤水的主要渡口,毛泽东在此调整战略,放弃原定北渡长江计划,转而采取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这一决策使红军摆脱了国民党40万大军的围堵,成为长征史上的关键转折。</p> <p class="ql-block"> 青杠坡战斗与一渡赤水:1935年1月28日,红军在土城以东的青杠坡与川军郭勋祺部激战。</p><p class="ql-block"> 由于情报失误(原以为敌军仅4个团,实为6个团),战斗异常惨烈,红军一度陷入险境。朱德亲临前线指挥,干部团英勇作战,最终红军决定撤出战斗,于1月29日从土城浑溪口一渡赤水河,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p> <p class="ql-block"> 红色文化遗址集中地:土城保存了大量长征遗迹,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住居,红军总司令部、女红军街、四渡赤水纪念馆等。这些遗址见证了红军在土城的军事行动和群众工作,如今成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p> <p class="ql-block"> 川黔锁钥与军事要冲:土城自古为“川黔锁钥”,是赤水河中游重要码头和兵家必争之地。红军在此的战斗和渡河行动,不仅关乎当时战略成败,也为后续四渡赤水的成功奠定了基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