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申城探新观万象</p><p class="ql-block">吴地寻幽品古风</p> <p class="ql-block">2025.7.13</p> <p class="ql-block">7月13日的日课程安排告知:</p><p class="ql-block">6:30叫早</p><p class="ql-block">7:00~7:45早餐(1楼凭房卡)</p><p class="ql-block">7:50~8:30前往拙政园</p><p class="ql-block">8:30~10:00拙政园研学</p><p class="ql-block">10:10~:10:30苏州状元博物馆</p><p class="ql-block">10: 30~11:30状元博物馆研学</p><p class="ql-block">11:30~12:00前往午餐餐厅</p><p class="ql-block">12:00~13:00午餐</p><p class="ql-block">13:00~13:30前往苏州北站</p><p class="ql-block">可能因为不可抗力有细微误差,参考为主🌹</p><p class="ql-block">💗明日研学当地气温</p><p class="ql-block">苏州:24℃~32℃,小雨 请注意增减衣物,带好雨具。</p><p class="ql-block">今日苏州段酒店入住须知:</p><p class="ql-block">1.酒店名称:苏州钻石假日皇冠酒</p><p class="ql-block">2.前台电话:68315999</p><p class="ql-block">3.早餐时间:7:00-10:00</p><p class="ql-block">4.早餐位置:客房一楼西餐厅</p><p class="ql-block">5.就餐方式:自助餐(凭房卡用餐)</p><p class="ql-block">6.WiFi账号:房间号</p><p class="ql-block">7.WiFi密码:88888888</p><p class="ql-block">8.空调开关:在进门墙上的空调面板右上角,需要手动触摸</p><p class="ql-block">9.自动马桶需要插房卡使用</p><p class="ql-block">10.房卡每间房1张</p><p class="ql-block">[玫瑰]特别注意:明天为退房日,需要各位同学把房间的房卡交给各班带队老师</p><p class="ql-block">下来早餐时,可以把行李放在各车固定摆放位</p> <p class="ql-block">苏州拙政园</p> <p class="ql-block">探索中国园林的瑰宝,苏州拙政园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致的园林景观闻名于世。以下是《拙政园漫游地图》中精选的27座建筑物,带你领略这座古典园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见山楼:这座建筑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美的景观而闻名。</p><p class="ql-block">🌿 梧竹幽居:在竹林的掩映下,这座建筑显得格外宁静而优雅。</p><p class="ql-block">🌈 浮翠阁: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致的装饰而备受游客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与谁同坐轩:这座建筑的名称就让人联想到一种诗意的生活状态。</p><p class="ql-block">🏞️ 荷风四面亭:亭子四周种满了荷花,夏日里荷香四溢,景色宜人</p> <p class="ql-block">雪香云蔚亭:亭子四周云雾缭绕,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别有洞天半亭:这座亭子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景观而备受游客喜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卅六鸳鸯馆北馆:馆内陈列着各种鸳鸯,是观赏和了解鸳鸯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 十八曼陀罗花馆南馆:馆内种植了各种曼陀罗花,四季都有不同的花色和花香。</p> <p class="ql-block">这些建筑不仅是拙政园的一部分,更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瑰宝。每一座建筑都有其独特的故事和魅力,值得细细品味。</p> <p class="ql-block">《见山楼》</p><p class="ql-block">原名梦隐楼,是一座江南风格的民居式楼房,重檐卷棚,歇山顶,坡度平缓,粉墙黛瓦,色彩淡雅,楼上的明瓦窗,保持了古朴之风。</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前身为明代文徵明《拙政园三十一景图》未载的"梦隐楼",现存建筑形态定型于清咸丰年间。1860年忠王李秀成改造为办公居所,更名"见山楼"以消除原名消极意象。</p><p class="ql-block">1951年拙政园修复时完整保留建筑本体与周边山水格局。</p> <p class="ql-block">维护修缮</p><p class="ql-block">2007年3月19日启动十年来首次全面修缮,重点修复木构件漆层、屋面排水系统及门窗构件。工程采用传统地仗工艺,使用天然桐油与矿物质颜料恢复建筑原貌,历时半个月于4月初完工。</p> <p class="ql-block">远香堂</p> <p class="ql-block">《远香堂》是苏州拙政园中部花园的主体建筑,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若墅堂旧址之上,由沈德潜题写隶书匾额。</p><p class="ql-block">该建筑采用四面厅形制,面阔三间,四面绕以回廊,青石台基与荷叶纹柱础保留明代建筑遗风。</p><p class="ql-block">其名源自周敦颐《爱莲说》"香远益清",北侧荷池夏季荷花盛开时清香远溢,形成核心景观。</p><p class="ql-block">作为全园观景中枢,四面长窗可览东接绣绮亭、西连倚玉轩、北望雪香云蔚亭的立体景观体系,窗棂设计形成天然景框实现四季景观变换。</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始建拙政园时,原址建有若墅堂,与北岸梦隐楼形成对景。</p><p class="ql-block">清乾隆三年(1738年)蒋棨修复拙政园后改建为远香堂,现存柱础经考证可能包含清初吴三桂女婿王宅遗物。</p><p class="ql-block">远香堂作为拙政园中部主体建筑,建于原若墅堂旧址上,为四面厅结构,堂北平台宽敞,池水清澈,夏日荷花盛开时清香远y送,堂名因荷而得。1938年曾有楹联调整至枇杷园玲珑馆,保留"曲水崇山"联记录其历史功能。</p> <p class="ql-block">建筑形制</p><p class="ql-block">建筑主体特征包含:</p><p class="ql-block">四面厅结构:庭柱置于外围廊下,堂内无遮挡,实现360度观景47</p><p class="ql-block">明代遗存:青石屋基与覆盆莲花纹柱础区别于佛教莲花纹饰13</p><p class="ql-block">清代改建:采用落地长窗设计,砖细坐槛保留明代工艺34</p><p class="ql-block">空间尺度:面阔三间约9米,北侧临水平台延展观景视野27。</p> <p class="ql-block">景观布局</p><p class="ql-block">建筑四向构成不同景域:</p><p class="ql-block">北向景观:荷池与东西假山对峙,西山雪香云蔚亭植梅,东山待霜亭栽橘,两山间设溪桥连接47</p><p class="ql-block">东向轴线:经黄石假山过渡至绣绮亭,形成色彩对比46</p><p class="ql-block">西向水系:通过曲廊连接倚玉轩、小飞虹廊桥,引入小沧浪水院景深4</p><p class="ql-block">南向屏障:入口处以黄石假山阻隔视线,遵循"先乎取景,妙在朝南"造园理念。</p> <p class="ql-block">保护现状</p><p class="ql-block">截至2021年10月,建筑本体除屋脊粉刷层剥落外保存基本完好。荷花池延续传统栽培技艺,每年夏季仍保持"香远益清"的意境特征3</p><p class="ql-block">。现存建筑格局完整呈现清代中叶后期风貌,被纳入拙政园整体文物保护体系。</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p><p class="ql-block">拙政园占地面积78亩(52000平方米)。拙政园与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苏州留园一起被誉为中国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拙政园始建于明正德四年(公元150,明代弘治进士、明嘉靖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聘著名画家、吴门画派的代表人物文征明参与设计蓝图,历时16年建成,</p><p class="ql-block">后屡易其主,并几度入官,迭经兴衰分合。1860年至1863年曾属太平天国忠王府。1951年整修。</p> <p class="ql-block">全园分东、中、西、住宅四部分。住宅是典型的苏州民居,现布置为园林博物馆展厅。东部明快开朗,以平冈远山、松林草坪、竹坞曲水为主。主要景点有:兰雪堂、缀云峰、芙蓉榭、天泉亭、秫香馆等。中部为拙政园精华所在,池水面积占1/3,以水为主,池广树茂,景色自然,临水布置了形体不一、高低错落的建筑,主次分明。主要景点有:远香堂、香洲、荷风四面亭、见山楼、小飞虹、枇杷园等。西部主体建筑为靠近住宅一侧的卅六鸳鸯馆,水池呈曲尺形,其特点为台馆分峙、回廊起伏,水波倒影,别有情趣,装饰华丽精美。主要景点有:卅六鸳鸯馆、倒影楼、与谁同坐轩、水廊等。</p> <p class="ql-block">1961年,拙政园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7年12月,作为苏州古典园林典型例证,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拙政园与留园、网师园、环秀山庄共同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2007年,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虎丘)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p><p class="ql-block">外文名</p><p class="ql-block">Humble Administrator’s Garden2</p><p class="ql-block">气候条件</p><p class="ql-block">亚热带季风气候</p><p class="ql-block">景点级别</p><p class="ql-block">AAAAA级</p><p class="ql-block">保护级别</p><p class="ql-block">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批准单位</p><p class="ql-block">国务院</p><p class="ql-block">著名景点</p><p class="ql-block">见山楼、听雨轩、小飞虹</p><p class="ql-block">地理信息</p><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东北街178号</p><p class="ql-block">占地面积</p><p class="ql-block">52000 m</p> <p class="ql-block">命名</p><p class="ql-block">明正德四年(1509年),因官场失意而还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址拓建为园,取晋代潘岳《闲居赋》中“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一作“此”)亦拙者之为政也”意,名为“拙政园”。</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今园址一带,三国时有吴郁林太守陆绩的宅第,东晋时有高士戴颐宅。唐末,诗人陆龟蒙宅也在这里“不出郛郭,旷若郊墅”,其地低洼,有池石园圃之属。北宋时,山阴簿胡稷言在此建五柳堂,其子峄又取杜甫"宅舍如荒村"句,名其居曰如村,可见地甚荒旷。</p> <p class="ql-block">历史沿革</p><p class="ql-block">今园址一带,三国时有吴郁林太守陆绩的宅第,东晋时有高士戴颐宅。唐末,诗人陆龟蒙宅也在这里“不出郛郭,旷若郊墅”,其地低洼,有池石园圃之属。北宋时,山阴簿胡稷言在此建五柳堂,其子峄又取杜甫"宅舍如荒村"句,名其居曰如村,可见地甚荒旷。</p> <p class="ql-block">元朝时期</p><p class="ql-block">元大德年间(1297—1307年),在此创建寺院。</p><p class="ql-block">元延祐间(1314—1320年),奏赐大弘寺寺额,又尝别创东斋。元末寺毁,而东斋独存。</p><p class="ql-block">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据苏,此处属其婿潘元绍的驸马府范围。</p><p class="ql-block">中亘积水,浚治成池,弥漫处“望若湖泊”。园多隙地,缀为花圃、竹丛、果园、桃林,建筑物则稀疏错落,共有堂、楼、亭、轩等三十一景,形成一个以水为主、疏朗平淡,近乎自然风景的园林,“广袤二百余亩,茂树曲池,胜甲吴下”。</p> <p class="ql-block">明朝时期</p><p class="ql-block">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文征明依园中景物绘图三十一幅,各系以诗,并作《王氏拙政园记》。</p><p class="ql-block">王献臣死后,其子一夜赌博将园输给徐氏。徐氏子孙后亦衰落,园渐荒废。</p><p class="ql-block">明崇祯四年(1631年),园东部荒地十余亩为侍郎王心一购得。</p><p class="ql-block">崇祯八年(1635年)落成,名“归田园居”,中有秫香楼、芙蓉榭、泛红轩、兰雪堂、漱石亭、桃花渡、竹香廊、啸月台、紫藤坞、放眼亭诸胜,荷池广四、五亩,墙外别有家田数亩。园中多奇峰,山石仿峨眉栈道。20</p><p class="ql-block">据清雍正六年(1728年)沈德潜作的《兰雪堂图记》,当时园中崇楼幽洞、名葩奇木、山禽怪兽,与已荡为丘墟的拙政园中部适成对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p><p class="ql-block">清初顺治四、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p><p class="ql-block">清初顺治四、五年(1647—1648年)间,钱谦益(牧斋)曾构曲房于此,安置名妓柳如是在内居住。清兵入苏,园为镇将所占。</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年(1653年)以二千金将园廉售于大学士海宁陈之遴。陈得园后重加修葺,备极奢丽。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花时巨丽鲜妍,为江南所仅见。但陈长期在京,购园五年后即获罪被谪辽东,客死于谪所,始终未见园中一花一木。年(1647—1648年)间,钱谦益(牧斋)曾构曲房于此,安置名妓柳如是在内居住。清兵入苏,园为镇将所占。</p><p class="ql-block">清顺治十年(1653年)以二千金将园廉售于大学士海宁陈之遴。陈得园后重加修葺,备极奢丽。内有宝珠山茶三四株,花时巨丽鲜妍,为江南所仅见。但陈长期在京,购园五年后即获罪被谪辽东,客死于谪所,始终未见园中一花一木。</p> <p class="ql-block">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p><p class="ql-block">清初顺治四、清朝时期</p><p class="ql-block">道光年间,王氏子孙尚居其地,但已渐荒圮,大部变为菜畦草地。</p><p class="ql-block">清初顺治四、五年(1647—1648年)间,钱谦益(牧斋)曾构曲房于此,安置名妓柳如是在内居住。清兵入苏,园为镇将所占。</p> <p class="ql-block">清康熙三年(1664年)又改为兵备道(安姓)行馆,未有改作。之后,园被发还给陈之遴子,卖与吴三桂婿王永宁。</p><p class="ql-block">在此以前,园主虽屡有变动,但大都仍拙政园之旧。至王永宁则大兴土木,易置丘壑,园的面貌与文征明图记中所述已大不相同。园内建斑竹厅、娘娘厅,为三桂女起居处。又有楠木厅,列柱百余,石础径三、四尺,高齐人腰,柱础所刻皆升龙,又有白玉龙凤鼓墩,穷极侈丽。王常在园内举行盛宴,令家姬演剧,时人有“素娥几队出银屏”“十斛珍珠满地倾”之句。后王永宁因吴三桂举兵反清,惧而先死,家产籍没,雕龙柱础及楠木柱石等尽输京师。陈其年曾有诗云:“此地多年没县官,我因官去暂盘桓,堆来马矢齐妆阁,学得驴鸣倚画阑”。可见园的破败景象。</p><p class="ql-block">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拙政园改为苏松常道新署,参议祖泽深将园修葺一新,增置堂三楹、重门三楹。</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苏松常道缺裁。</p><p class="ql-block">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帝玄烨南巡曾来此园。同年编成的《长洲县志》中写道:“廿年来数易主,虽增葺壮丽,无复昔时山林雅致矣”。</p> <p class="ql-block">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张获得文徵明《王氏拙政园记》石刻碑拓,重摹上石,又得文徵明、沈周遗像,为之建“拜文揖沈之斋”。张氏以巨款经营多年,追求奢丽,部分失去了拙政园疏朗闲适的特点。但张与其孙紫东俱爱好昆曲,所构卅六鸳鸯馆,其顶层结构为“卷棚顶”,音响效果甚佳。昆曲前辈俞振飞常随父“曲圣”粟庐来此园游憩度曲。</p> <p class="ql-block">清宣统三年(1911年)11月21日,江苏都督程德全曾通告全省,在此园召开江苏临时省议会。此时八旗奉直会馆已改称奉直会馆。由于八旗奉直人游宦于苏的日益减少,会馆经济不佳,于是对外开放,收取游资。园中开辟茶室,并曾辟娱乐场,以唱滑稽戏、说书等招揽游客。日常祗数十人入游,唱戏时可增至二、三百人。</p> <p class="ql-block">中华民国时期</p><p class="ql-block">民国八年(1919年)左右,奉直会馆房宅(现苏州博物馆处)曾辟作时疫医院。</p><p class="ql-block">民国十七年(1928年)九月与廿三年(1934年)十月间,又二度被借作戒烟所。之后,还曾做过区公所。现工艺美校部分房宅在民国九年左右,售与李鸿章之侄、清末云贵总督李经羲。经李以巨款翻修,甚为精致。李不久即殁,子孙无人居苏,房屋后曾抵押与某银行。</p> <p class="ql-block">民国十九年(1930年)七月十五日,园内回廊因年久失修,突然坍倒,压伤游客两人。此后,坍倒的回廊一直用木头支撑。见山楼后的木桥,也断裂不能通行。至抗战爆发前夕,一代名园已衰落至“狐鼠穿屋,藓苔蔽路”的境地。</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冬,日本侵略军飞机几度轰炸苏州。远香堂受震破损,南轩被焚毁,园内到处亭阁倾圮,枯苇败荷,荒秽不堪。</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伪江苏省省长陈则民见奉直会馆大部分房屋幸存未毁,即租用拙政园为伪省政府办公处。还向张氏借租了补园。其间曾稍加修葺。陈群任伪省长时,又在西花园建日本式木屋一所,专门接待日军将领、特务头目等在内吃喝玩乐。</p><p class="ql-block">园的东部,即“归田园居”久已荒废,部分变为荒地,部分散为民居,与中部花园以墙隔绝。进出由道观弄(1958年砌断)与东北街相通。园内殡舍数间,棺柩杂陈,又有破旧民房十余间,荒地一片。至伪江苏省政府教育厅占用时,将园东部花园与中部花园打通,造小洋房一所,供伪官居住。又将土墩上小亭(名补拙,现放眼亭)稍加修葺。余则野草遍地,荒芜依然。</p><p class="ql-block">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盘踞在拙政园的伪省政府随之瓦解。</p><p class="ql-block">1946年9月,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从四川璧山迁苏,借拙政园为校舍。中部花园和房屋部分为办公教学区及学生宿舍,东部花园作为教职员宿舍,并将园外菜地(现天泉亭处)买下,辟作操场。西部的补园仍属张氏。</p><p class="ql-block">1948年,社会教育学院因校舍不足,又向张氏后人张逸侪租借了西部花园和部分房屋。</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p><p class="ql-block">1949年,苏州解放后,社教学院并迁无锡。拙政园及前部房屋由苏南行政区苏州行政区专员公署使用。</p><p class="ql-block">1951年11月,苏州专员公署根据中央关于保护历史文物的一贯指示,将拙政园划归苏南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管理,专员公署另迁新址。文管部门立即修缮,延请专家名匠,规划整治,山、水、桥、亭、厅、堂、墙、门,务期按原样修复。</p> <p class="ql-block">1952年10月,工程竣工,同年11月6日,整修后的拙政园中部花园和西部花园正式开放。东部暂为花圃和职工宿舍。园前的房屋,中间部分(现博物馆)归苏南文管会使用,东面(现工艺美校)为苏南区苏州图书馆(1951年11月迁入),西面(现平江区医院)为洪泽小学。</p><p class="ql-block">1954年,市园林管理处成立后,从苏南文管会接管了拙政园,年底开始又大加整修。之后,在东部花园重筑围墙,逐步浚池叠石,植树莳花。</p> <p class="ql-block">1959年下半年起,又对东部花园进行大规模修建,新建了大门、芙蓉榭、涵青亭、秫香馆等。</p><p class="ql-block">1960年9月完工。至此,拙政园中、西、东三部重又合而为一,成为完整统一而又各有特色的名园。</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拙政园也逐年修缮整治,日益展示其疏朗自然、清新旷远的风格。不期十年动乱,拙政园成为“破四旧”的对象而被迫关闭。此后,一度改名为“东风公园”,虽仍对外开放,但厅堂的陈设布置已撤除一空。倒影楼后放置滑梯等物,改为“儿童乐园”。直至粉碎“四人帮”后,拙政园能够逐步得以治理。</p> <p class="ql-block">1976年拙政园征用土地九亩八分,扩大花圃面积。</p><p class="ql-block">1979年以来,对园内建筑、假山多次进行了维修,碑刻、匾额、楹联、家具陈设等也陆续恢复。</p><p class="ql-block">1980年,以4万元和木材26立方米大修远香堂。</p><p class="ql-block">1985年,大修香洲、浮翠阁。13</p><p class="ql-block">1988年3月30日,工艺美校搬出李宅,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投资120万元进行整修。</p><p class="ql-block">1989年4月25日竣工。至此,拙政园宅园合一。</p><p class="ql-block">1992年9月,在拙政园的原住宅部分(李宅原工艺美校所用部分)中轴线建成了中国第一座以园林为专题的博物馆。该馆按四进厅堂布置成“园原”、“园史”、“园趣”、和“园冶”四个展厅,展现苏州园林在2000多年历史中的历程和风采。</p> <p class="ql-block">苏州状元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