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与万军会长的相识,算来已有近十年。2015年冬,我从天津休假回武汉,经同乡战友相邀,去湖北省陕西商会参加年会。初见时,他作为会长站在台上致辞,一米七五的个头,身形挺拔如秦岭劲松,匀称的体态透着常年奔波的精干。散场后战友引荐,他快步迎上来握手,笑着说"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口亲切的陕南话瞬间拉近距离。那时我便觉,这位1972年出生的商洛同乡,眉宇间既有秦人的爽朗,又透着汉水滋养的温润,身上有种让人信服的干练与热忱——后来才知,他不仅有着研究生学历的深厚积淀,更在民盟盟员的身份里,藏着对社会事务的热忱担当。</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后来渐渐了解,彼时的他早已在武汉商界闯出了一片天地。从国企下海到江城创业,他的脚步踏遍了减速机械、医药中间品、智能停车系统等多个领域,如今更执掌着中法文化艺术交流(武汉)有限公司,在商海与文化界都游刃有余。1994年,22岁的他从陕西减速机厂被派来武汉考察市场,背着样品跑遍三镇工业区,在汉正街附近盘下三十平米门面,把家乡的机械产品摆进了江城。1999年成立的武汉优耐特减速机械有限公司,如今的产品已走进中央电视台新建演播大楼,单是那里80%的减速机,都印着"武汉制造"的标签。这股子做实业的较真与实力,在他拓展的每一个领域都清晰可见:2010年扎进医药中间品研发,产品漂洋过海闯进欧美市场;2012年瞄准智慧城市,智能停车系统在武汉三镇落地生根。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在他手里都做得有声有色,为地方产业发展添了不少底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19年我从天津正式退休,回武汉定居后,与万军会长的往来愈发频繁。作为湖北省工商联常委、秦商总会副会长,同时掌舵着拥有700多家会员单位、10余万陕籍商人的湖北省陕西商会,他身上的担子早已跨越了地域与行业。但每次去商会,总能看到他要么在会议室和会员探讨商机,要么正张罗着下一场企业家沙龙,周身的忙碌里透着一股把事情做实的韧劲。他常说"商会不是衙门,是陕商人在湖北的家",这话从不是空谈——早在商会成立第一年,他就带着大家办起了第一家众筹合伙制企业"山陕面馆",既是老乡们的落脚地,更是两省困难人士的救助点,那句"有难处就来找商会",成了多少漂泊者的定心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自2014年率众创办湖北省陕西商会起,他便带着队伍把"秦商"的牌子越擦越亮。2016年推动商会党支部成立,这份对党建工作的重视,让他在2021年荣获"湖北省支持商会党建工作的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带领团队到多地商会学习,完善制度让商会快速走上正轨;牵头组织百余场小型专题讲座、企业家沙龙和行业对接会,让做建材的老乡遇上搞工程的乡党,让湖北的智能技术引进老家陕西。小到为会员企业牵线搭桥,大到整合资源助力鄂陕两地经贸往来,桩桩件件都透着实在。难怪商会能接连斩获"全国杰出商会""湖北省杰出商会"的称号,这背后是他把十万秦商拧成一股绳的执着,像极了陕南人修梯田的智慧——你帮我垫土,我帮你引水,最后连成一片能养人的好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万军会长的担当,更藏在那些不轻易言说的善举里。2015年的"全球秦商慈善奖",早已为他的公益之路写下注脚。2020年疫情突袭武汉,我在家中隔离时,听说他率先捐出10万元现金,紧接着带动亲友捐出55万元,更发动商会与老乡们七批物资接力,173.3万元的口罩、防护服如及时雨般送抵一线。电视上见他给1204名援鄂陕西医疗队成员送热乎饭,隔着屏幕都能听见他喊"乡党们,咱陕西的肉夹馍管够",而他同时呼吁全球秦商驰援湖北的举动,更汇聚起约5亿元的磅礴力量。那时他还不忘家乡,第一时间给商洛市爱心济困协会定向捐赠10万元——作为这个协会的会长,这份牵挂早已刻进日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这些年,他的公益清单越拉越长:蔡甸区群丰村的土路变坦途,襄阳的陕籍老人有人陪护,商洛的暴雨灾区收到救灾款物……2021年西安疫情,他带着120台空气消毒机冲进三家医院,15000只N95口罩送进陕西科技大学,45万元物资与33万余元现金,在"荆楚秦人在行动"的号召下汇成暖流;2022年春节前,22万元生活物资又送到了西安的高校与物流园。算下来,他个人捐款已超220万元,这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信念,刻在秦商骨子里,更被他融进了作为陕西省政协商洛市第四、五届政协委员的履职中——2021年"优秀政协委员"和"商洛市经济协作联谊会优秀个人"的荣誉,正是对他这份担当的最好见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24年之夏,一场洪水冲毁了家乡商洛市杨斜镇赤水峪的大桥,他闻知后积极捐款并协调各方,让新桥很快横跨两岸。乡亲们为它起名"万军桥",立碑铭记——这份被刻进石头里的感念,恰如他2016年"全球秦商最具影响力新锐人物奖"的荣光,都是岁月对赤子之心的馈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常和他聊起家乡的山山水水,聊起在鄂陕商的未来。看着他身为湖北省法学会理事,在商与法的边界上为企业护航;看着他以中法文化艺术交流公司董事长的身份,架起跨文化的桥梁。每次谈起规划时他眼里的光,便知这份秦商风骨,早已在他身上长成了根深叶茂的担当。有这样的会长掌舵,想来无论企业还是商会,都定会在时代浪潮里,走出更稳健、更长远的路。</p><p class="ql-block">(图片素材由陕西商会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