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火焰山因《西游记》而闻名。孙悟空与铁扇公主斗法的故事吸引了众多读者,也使人们对火焰山不熄的火焰产生了好奇:有人猜测是煤炭在燃烧。可几百年过去了,为什么还在烧呢?</p><p class="ql-block"> 这次火焰山之行,终于知道了火焰的来源。</p><p class="ql-block"> 火源一,封闭性盆地效应。火焰山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span style="font-size:18px;">盆地最低点低于海平面154米,</span>周围被博格达山等高山环绕,阻碍热空气扩散,<span style="font-size:18px;">形成类似“高压锅”的热量储存结构。加之年日照时数超过3000小时,几乎天天晒太阳,且山上的红色沙岩特别易吸热,热量越聚越多。</span></p><p class="ql-block"> 火源二,大陆干旱性气候。年降水量不到17毫米,而蒸发量高达2800多毫米,极端干燥,缺乏水汽蒸发带来的降温作用。气温升高不降雨,热量聚集不发散。</p><p class="ql-block"> 在巨大的高压锅内,夏天气温高达47.8摄氏度,地表高达89度。好在空气干燥,不像扬州,空气潮湿,一热就出汗,汗流浃背,身上湿漉漉的。在火焰山脚下,<span style="font-size:18px;">身上的汗还没有流出来就被晒干了。</span>沙窝里煮鸡蛋,也是火焰山的一景,好多游客现场尝鲜,称赞不已:沙窝里晒熟的蛋很嫩。</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的塑像,将神话故事具象化。还有一根高达12米的金箍棒形状的温度计,成为大世界基尼斯之最,也是游客拍照留影的标志物。</p><p class="ql-block"> 因为火焰山实在太热,也实在单调,只有借助人造景点来增加一点人气。</p> <p class="ql-block"> 大山如屏,横陈天际。烈日当空,热焰蒸腾。令我震憾的是,大山脚下,开阔场地上的几只骆驼,任凭曝晒,雕塑一般坚守岗位 ,沙漠之舟就如此耐受吗?</p><p class="ql-block"> 还有几面在热风中猎猎抖动的鲜红的旗帜,它们成了真正的燃烧着的火焰。</p><p class="ql-block"> 明朝人陈诚有诗云:一片青烟一片红,炎炎气焰欲烧空。春光未半浑如夏,谁道西方有祝融。初春时节就如同夏天,可见这里的“火焰”是何等旺盛?!</p> <p class="ql-block">汪曾祺先生在《天山行色》中对火焰山有精彩的描写,现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 火焰山,前人记载,都说它颜色赤红如火。不止此也。整个山像一场正在延烧的大火。凡火之颜色、形态无不具。有些地方如火方炽,火苗高蹿,颜色正红。有些地方已经烧成白热,火头旋拧如波涛。有一处火头得了风,火借风势,呼啸而起,横扯成了一条很长的火带,颜色微黄。有几处,下面的小火为上面的大火所逼,带着烟沫气流,倒溢而出。有几个小山岔,褶( zhe )缝间黑黑的,分明是残火将熄的烟怠( tai )……火焰山真是一个奇观。”</p><p class="ql-block"> 李裕民</p><p class="ql-block"> 2025-0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