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大院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在我们绛县有一座驰名三晋的文化大院——申家百和院。这座文化大院有不同风格,不同文化内涵的八座大院组成,特别是获得国家专利,体现优秀传统文化之精髓的百和壁更是别具一格,今天清欢就带大家走进绛县申家坡村,领略申家百和院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未进大门,清欢已经被浓浓的文化气息包围,院主人修整如新的上世纪曾供全村百姓生活用水的水井;寓意不同的内涵的“和”字石匾;包含人生“福、禄、寿、喜、财”全部幸福生活内容的“五福照壁”;迎接来自四面八方光临贵府亲朋好友的拴马桩,还有大门两侧著名书法家张豪雨的墨宝“胸怀和字仁忠谋发展,心念共赢孝义奔前程”这些景观不仅彰显了文化大院的内涵,更显现出主人感恩图报、热情好客、至情至性的文人风骨。</p> <p class="ql-block">推开百和院大门,映入眼帘的百和壁煞是耀眼,我的视线从百和壁中间“书圣”王羲之清朗俊逸的“和”字像四周缓缓展开,正、草、隶、篆、行从领袖到平民,从书圣到到学者的100个书写不同的“和”字跃然于一壁之上,它们各领风骚而又相互兼容,共拥千秋书法洒脱之笔锋,齐鸣天下太和之希翼。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的精髓,是五千年来一直流淌着的历久弥新的一道主流。从三皇五帝的和合万邦,到晋文公的化干戈为玉帛。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从金代的“满堂和气生嘉祥”到现代的“家和万事兴”,特别是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从古至今无不渗透着和文化的色彩。创建者以“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乡村、和谐家庭”之理念,心系国运,又梦牵梓里,吸取我国千年照壁文化精髓,奏响了时代进步的音符。</p> <p class="ql-block">获得国家专利的“百和壁”的建成填补了我国百和壁建筑史上的一个空白,它以独特的设计,精湛的雕工,成为绛县乃至三晋大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申家百和院一步一景,景景有文化,字字有深意。关注清欢下期继续带你游览百和院风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