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贞/简谈泼彩荷花

兰竹斋书画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吴建贞,中书协会员,省美协会员,曾任广东书协理事、广东省国际华人书法研究会副会长、广州市美协理事、华农珠江学院及中大南方学院客座教授。先后为全国各地公益题写匾额700余块,举办个展4次,出版书画作品集4本,书画艺术被中国新闻网、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广东南方电视台、南方论坛、香港书画报等主流媒体报道。</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泼彩荷花为张大千首创,其融合了国画写意与工笔技法,通过色彩与墨韵的自然交融展现荷花的灵动,成功将传统泼墨与西方抽象相结合,开创了"色墨相彰"的新境界,突出表达了荷花"出淤泥不染"的象征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张大千作品</p> <p class="ql-block">自张大千之后,我国涌现出多位泼彩荷花代表性艺术家,各有特色,异彩纷呈,从多方面拓展了泼彩荷花的表现维度,为中国传统画荷展开了新的境界。如刘海粟的中西合璧,以钴蓝与朱砂碰撞表现荷塘,形成油画般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刘海粟作品</p> <p class="ql-block">刘小刚的"现代重彩荷花",以矿物颜料堆叠形成浮雕质感,以金箔与石青的层叠表现荷叶光影‌;</p> <p class="ql-block">刘小刚作品</p> <p class="ql-block">范凤清以敦煌壁画色彩重构泼彩语言,形成宗教壁画般的庄严美感‌;</p> <p class="ql-block">范凤清作品</p> <p class="ql-block">恩师昆仑子将泼彩与泼金等技法相结合,以宏大的构图展现荷花的生命力,营造出梦幻般的视觉效果,其独创之泼金技法,增加了荷之高贵、荷之纯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昆仑子作品</p> <p class="ql-block">  近年广东书画家吴建贞也将视角投向泼彩荷花,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努力探索新法,创作了一批泼彩作品,深受同行好评和市场认可。</p> <p class="ql-block">  吴建贞认为,要画好泼彩荷花,增强荷花题材时代性,从技法和观念上应当把握以下环节:</p><p class="ql-block"> 一、墨彩分层处理‌:先沒以浓墨勾勒荷叶轮廓,待半干后泼石青、石绿等矿物颜料,利用宣纸渗透性形成自然流淌的肌理‌。需严格控制干燥时间,避免色彩浑浊‌。</p><p class="ql-block"> 二、做好‌动态控制‌:通过垫高画纸或局部喷水引导颜料流动方向,营的立体层次‌。泼彩后需保留三分之一墨色以凸显色彩对比‌。</p><p class="ql-block">‌ 三、细节补充‌:待底色干透后,以工笔技法精细描绘花瓣脉纹、莲蓬等细节,形成泼洒与勾勒的视觉平衡‌。</p><p class="ql-block"> 四、注重在材料技法、跨媒介融合等方面进行探索。材料方面,除了环保丙烯颜料和特殊纹理媒介剂外,还可尝试混合媒介创作,如将水墨与油画颜料结合,或引入拼贴、拓印等综合手法,打破单一媒介的限制‌。</p><p class="ql-block"> 五、注重主题拓展:现代创作荷花除了表现其清雅高洁,可以将视角转到生态主题,如表现荷花与水鸟、昆虫的生态关系,或反映环境污染对荷塘的影响,赋予作品当代社会意义‌。</p><p class="ql-block">‌ 泼采荷花艺术探索永无止境,画家需要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观念、拓展新主题、尝试新材料、探索新技法,将个人生命体验与时代精神注入创作,才能使荷花这一古老题材焕发恒久艺术魅力。</p>